APP下载

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

2014-04-16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工作

闫 蓉

(宁夏大学 团委,宁夏 银川 750021)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高校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学生,他们来自学生并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广泛分布在校内各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及各类学生社团中,承担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责任。高校学生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和学生的表率,也是连结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着高级知识青年学生的骨干力量。

1 高校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1.1 高校学生干部是先进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学校活动,传承积极优良的校风校纪,宣传精髓深刻的文化思想,弘扬奋发向上的品格精神。在这些活动的组织、落实、参与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干部是最为活跃的力量,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2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大学生由于来源地域、社会及家庭背景、民族生活习惯等差异,具有不同的人生阅历、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往往包含着情况复杂的融合及冲突的力量。作为学生干部具有在第一时间内充分了解同学思想动态的优势和与学校领导及时沟通的条件,有利于化解矛盾、遏制不良态势和避免恶劣后果,从而维护校园的有序环境。

1.3 高校学生干部是师生之间的有力沟通者

尽管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常常会由于阅历不同、认识差异以及缺乏交流沟通等原因,产生一些分歧和矛盾。学生干部则可以有效沟通各方面的意见,有利于在同一问题上达成共识,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4 高校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言行的表率者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周围同学有深刻影响。作为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学生干部被关注程度常远远超过普通同学,他们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其一言一行往往成为普通同学的品评和衡量对象。

2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目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状况看,大多数是比较称职的,他们好学上进,成绩突出,思想活跃,工作积极肯干,综合素质好,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能够较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据资料显示,目前学生干部中30%以上是党员;在非党员学生干部中,90%以上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党员中,担任过学生干部的达70%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干部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能够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共同进步,能够把广大青年学生广泛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2.1 高校学生干部的参与动机多元化

为什么要担任学生干部,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回答和不同的目的,呈现出多元的动机。从目前学生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主要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服务锻炼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干部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上进取心强,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二是,功利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干部有工作热情,有干劲,但思想情绪波动大,工作中往往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以谋取个人功利为目的,如为了入党、当先进、评优秀等。一旦达不到目的就会闹情绪,或者达到了这些目的后就没有了以往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三是,尝试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干部完全是为了尝试自己的能力,体验一种经历而当学生干部,他们在顺利时热情高涨,处在逆境时就会退缩,他们想锻炼自己,但缺乏意志和毅力。这三种类型的学生干部以服务锻炼型为主流,功利型所占比例较小,尝试型为极少数。

2.2 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成绩也高低不一

对于服务锻炼型的学生干部来说其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功利型的学生干部其素质具有不平衡性。大多数学生干部的成绩居于中等偏上,也有一些学生成绩相当突出,但有个别学生干部成了补考“专业户”。

2.3 高校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在学生干部队伍中,不少人由于社会阅历浅,缺乏社会工作经验,表现出依赖性强,主动性不够,独立性差,遇到困难缺少解决的办法,工作效率偏低。有的学生干部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顾虑较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只有具备丰厚的科学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高尚的政治道德,过硬的实践能力,才能立足社会自我发展。而这类人才主要是通过高校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学生干部。必须把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和学生干部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学生干部应该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

3 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

虽然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佼佼者中的优秀分子,但他们仍然是毛坯、是半成品而绝不是成品。因此,要使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3.1 放手使用,及时指导

学校组织和各级领导对他们要予以充分信任,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学生管理中的一切经常性、事务性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形成在尊重领导意见的前提下先学生干部后老师的工作制度。政工老师、辅导员只起“舵手”的作用,及时给予指导,特别是工作方法上的指导。

3.2 组织培训,形式多样化

对学生干部定期举办工作学习研讨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学习、交流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探讨学生工作的方法、途径和载体。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干部集中进行培训,掌握大学生的特点及成长规律,了解高校发展的形势和学校管理体制。学生干部的培养要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去。

3.3 通过实践,增长才干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的活载体,要创造一定的条件鼓励和组织学生干部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如组织一些参观调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进行科技扶贫支教活动等。让他们投身到社会大熔炉中,缩短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差距,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4 总结检查,定期考核,形成竞争机制

总结工作经验,是培养学生干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干部要建立健全完善、配套的培养、使用、考核、评定奖惩和存档等规章制度。考核的办法可通过民意测评,对学生干部进行量化评分,评定工作成绩。还可通过学生干部自查互查的办法等,对工作负责、成绩显著的学生干部予以表扬和鼓励,对那些不负责任、表现较差的要及时给予批评指正,不称职者予以撤换。

3.5 优化结构,宏观调控

学生干部在校期间时间和精力有限,且主要精力还要放在学习上,任期过长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更多的同学受到锻炼,任期过短又可能影响学生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学生干部任期一般为二至三年,学生干部队伍应形成梯队结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各项工作越做越好。

3.6 开展网上教育活动

在信息时代,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素质提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学生干部的培养成长服务,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

4 总结

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学生干部的素质关系到各项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是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校风、学风,实现培养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这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应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地担负起这一重任,切实把高校学生干部教育好、培养好、管理好,这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神圣任务和光荣职责。

[1]陈静.浅谈学生干部素质培养[J].学校管理,2007,4(1):47-49.

[2]廖迎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4).

[3]聂治富.浅析建设和谐校园与学生干部的关系[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7,6(2):89-92.

[4]王慧,扈瑜.加强班团干管理 推进学风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不工作,爽飞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