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2014-04-15周丽君

甘肃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安全事故成因幼儿园

周丽君

〔关键词〕 幼儿园;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22—01

近年来,如何减少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已成为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将所辖县区幼儿园的安全事件,以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幼儿安全事件的成因做了认真的分析与汇总,从而为制定积极的防范措施,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

一、成因

1. 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原因。首先,3~6岁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综合协调能力较差,再加上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远不及成人,因此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往往不能作出快速的反应。其次,幼儿的肌肉发育不完善,手脚的力量较小,在进行一些大型游乐活动和从高处往下跳时,往往会因为力不从心而发生意外事故。再次,幼儿具有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在活动中他们会模仿一些成人的动作,或随着自己的喜好玩出一些花样,以满足自己感官的刺激,而他们本身对各种游戏的危险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又不愿大人老跟着自己,因此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传统的幼儿教育偏重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幼儿生命状态的积极关注和幼儿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这是造成幼儿生存自护教育弱化的主要原因。另外从家庭角度来讲,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严重,过多的保护导致孩子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旦意外事故发生,孩子便束手无策。

3. 幼儿园设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幼儿园缺乏安全意识。有些幼儿园或因资金缺乏,大型玩具长年不更换,设施陈旧,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 管理不善、制度不严是幼儿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幼儿园虽然有较完备的规章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只是将规章制度作为备查的材料或摆设搁置。例如,有的幼儿园准备了应急预案,却未做安全演练,有的幼儿园做了安全演练却只是趋于形式,未做演练后的总结和反思。

5. 幼儿园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教职工实施保育、教育过程中也常出现一些事故,如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不具备学科知识,甚或心理不健康而对幼儿造成身体或心灵的伤害。

6. 幼儿体质特殊或疾病突发。有些安全事件是由于幼儿的特殊体质或者疾病突发引起的,如先天性心脏病复发等就属此类,这样的伤害事故,是幼儿园不可预见的。

二、对策

1. 加强幼儿体能锻炼,发展动作技能。事实证明,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迅速脱险的幼儿通常是那些反应速度快、动作协调能力强的孩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体能锻炼,经常组织幼儿参加跑步、拍球、跳绳、体育游戏等活动,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2. 家园共育,树立幼儿自护意识。树立安全意识,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其次,多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也树立教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形成家园共育合力。

3. 做好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创设良好环境。《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幼儿园内严禁设置威胁幼儿安全的危险建筑物和设施。因此,幼儿园应立即停止或限期整改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对于设施存在老化的,必须要停止使用;还要更新玩教具,对大型玩具必须进行每日检查,如存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即刻检修。

4. 严格制度化管理,落实制度的执行。教育部门要按照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诸如《门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教职工管理制度》等具体的、能够操作的制度。制度一旦制定,就要严格遵照实行。

5. 加强教职员工的专业化培训,提高责任心。幼儿园教职工要做好专业化训练,要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提高工作责任心;幼儿园应开设心理咨询疏导室,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疏导,防止虐童事件的发生。

6. 做好幼儿入园登记。做好每位幼儿的入园登记,幼儿入园时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和化验。在每年体检中要组织每位幼儿积极参加;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认真做好保育工作,幼儿若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事故成因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