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艺术运动简论

2014-04-15许美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3期
关键词:包豪斯艺术风格家具

■许美琪

(上海家具研究所,上海 210004)

装饰艺术运动简论

■许美琪

(上海家具研究所,上海 210004)

1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装饰艺术运动又称为阿迪•代柯(Art Deco),起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首届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的国际博览会(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the Decorative Arts)的简称—Art Deco。这个博览会是装饰美术的首次国际性大展。在这次博览会中展出作品的设计师中,大多数是法国人,而荷兰风格派和德国包豪斯的设计作品却未能参展,由此足以说明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

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05年左右,1925年至1935年为其全盛时期,其中尤以1925年的博览会为代表。这次运动几乎是新艺术运动的继续,其主要特征是直线式、几何式、对称式、古典式。在这次运动中,最杰出的家具师是巴黎的鲁尔曼(Emile-Jacques Ruhlmann, 1879-1933),使用珍贵木材,以新古典主义及帝政式的设计为基础。他设计的妇人用书桌及扶手椅等,都巧妙地表现了装饰艺术运动的特色。此外,巴黎的鲁格兰(Pierre Legrain, 1889-1929)、格雷(Eileen Gray,1878-1976)、丢南德(Jean Dunand,1877-1942)等都是装饰艺术运动中著名的家具设计师。

20世纪30年代,法国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进行悉心探索,组成了现代艺术家联合团体(U.A.M),并于1930年举办了展览会。

实际上,从20世纪初期开始,欧洲大陆的设计家们就已认识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不足,试图从新艺术运动的圈子中解脱出来。当时各种流派纷呈,但是三个比较典型的派别即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荷兰的风格派(De Stiji)、德国的包豪斯学派(Bauhaus)处于主流地位。后两个派别由于脱离了传统意识的束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是过于追求形式,而未能在建立现代风格中占有主要地位。

2 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

装饰艺术运动的是自新艺术运动发源而来,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有必要追溯它的源头——新艺术运动及有关的设计改革运动和流派。

2.1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自1900年起,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上兴起了设计改革运动的高潮。促成这一高潮的主要原因是普法战争(注:1870年春,法国国内形势十分紧张。为了转移人民的注意力,消除革命危机和满足资产阶级的掠夺贪欲,拿破仑三世发动对外战争,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之后的长期和平,另一是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1-1896)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 Movement)的实践。欧洲这场设计运动是以比利时、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史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这一运动主张摆脱工业化生产对艺术的束缚,从自然界吸取设计素材,采用弯曲的线条把植物的曲线形态作为室内装饰和家具设计的构图原理,反对采用直线,也反对传统的模仿。同时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从这些方面看,这一运动仍然没能超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局限,仍然停留在对形式的追求上

这场运动遍及西欧的许多国家。涉及到绘画、雕塑、建筑、书画、印刻、家具、纺织、玻璃等方面。在法国的巴黎和南锡、德国的慕尼黑、奥地利的维也纳、西班牙的巴塞罗纳、意大利的米兰、英国的格拉斯哥等很多地方,都发展起各自独立的艺术风格。

2.1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法国新艺术运动主要集中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上,其中心有两个,即巴黎中心和南锡中心,分别称为巴黎派和南锡派。巴黎派主要有萨穆尔盝宾集团(Samuel Bing,1838-1919)、现代之家集团和六人集团。南锡派以盖勒(Emile Galle,1846-1904)为代表。

2.2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威尔德(Henri Van de Velde,1863-1957),他的作品更讲究功能性,用线虽以弯曲为主,但繁琐雕饰很少。1896年他仿照莫里斯的做法,创办了工艺美术厂,定名为工业美术建造装饰公司。1902年,他考虑到设计改革应从教育入手,接受了德国魏玛大公的邀请,来到魏玛城主办职业美术学院,并负责校舍建筑。在他的竭力要求下,1908年将这所学校改建为市立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前身。他提出设计的最高准则为:产品设计结构合理、材料运用严格准确、工作程序明确清楚。这就突破了新艺术运动只追求产品形式,不管产品功能的局限性,推进了现代设计理论的发展。

2.3 奥地利新艺术运动

奥地利新艺术运动是以瓦格纳(Otto Wagner,1841-1918)为首的维也纳学派(Vienna School)为代表的。其中的重要骨干有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路斯(Adolf Loos,1870-1933)等人。他们的主要主张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到自由。”,在设计中强调几何学的造型,不事装饰。在这一方面,路斯是最激进的,1908年,他出版了《装饰与罪恶》(Ornament und Verbrchen)一书,其中指出,“一件简单朴素的家具比博物馆里任何一件镶嵌的、雕花的家具都美丽”,“制造装饰的国家受装饰之害甚至更重,因为装饰不再是我们文化的自然产品,所以它是落后或退化的现象。”他的这种“装饰就是罪恶”的观点,走到了批判“为艺术而艺术”的另一个极端。

2.4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是格拉斯哥学派(Glasgow School)。主要代表人物是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麦金托什主张改变工艺美术运动那种追求装饰美、追求曲线及吸取自然风格的原则,力图采用简洁的直线、明快的色彩来从事现代家具及室内设计。他设计的家具几乎一律采用直线,还采用以黑、白为主,间或有少许紫红的装饰点、面,从而改变了自莫里斯以来的设计风格。他的典型作品希尔住宅椅等,靠背高度都在140cm左右,完全为了追求高耸、挺拔的视觉效果。在麦金托什的设计中,保存有一些苏格兰的民间传统,同时已隐约可见日本风格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他的设计作品已经大部份摆脱了新艺术运动时期那种不考虑机械化批量生产、不考虑经济成本、采用大量曲线的手法,接近现代大众家具与室内设计的时代精神,承认机械生产,从机械生产这一角度出发,设计了不少新风格的家具和室内装饰,成为现代主义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一个极为典型的代表。“只有麦金托什才配为新艺术运动及反新艺术运动两种运动的拥护者及见证人。”

2.5 芝加哥学派

当欧洲各国正在为设计改革而斗争的时候,美国这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则正在大洋彼岸悄悄地发展着自己的工业设计。美国初期的产品根本没有考虑到造型设计,其设计只是单纯的实用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好用就做什么。

虽然美国在工业产品设计上只知道重视功能,提不出什么理论,但在建筑上却领先于世界各国,从而为美国的工业设计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流派就是1870年前后兴起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芝加哥学派是因1873年芝加哥大火之后,由于对高层建筑的要求而出现于芝加哥的一个近代建筑学派,创始人为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1822-1907),其主要成员是芝加哥学派的奠基人——沙利文(Louis Henry Sullivan,1856-1924)。

沙利文早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过建筑,1873年到芝加哥,曾在詹尼建筑事务所工作。1874年去巴黎美术学院工作,一年后返回芝加哥开业。沙利文最先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为功能主义开辟了道路。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服从功能”。同时他还进一步强调他的主张:“哪里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

从19世纪末期起,欧洲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设计风格传入了美国,使芝加哥学派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893年芝加哥举办国际博览会,展览的建筑除沙利文设计的交通馆以外,全部由纽约等地建筑家的折衷主义风格所控制,这种全面复活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是对刚刚兴起的新建筑思潮的一次沉重打击。从此,芝加哥学派只好让位于象征美国大工商业的“商业古典主义”风格。沙利文曾感叹道:“芝加哥展览会造成的灾难将延续半个世纪!”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沙利文的功能主义思想最终还是战胜了折衷主义和复古风格。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是沙利文的门徒,在折衷主义盛行的时期,他却为现代建筑及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赖特于1885年到1887年在威斯康辛大学土木工程系修业,1887年来到芝加哥,1888年加入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当了6年助手,1894年起独立开业。赖特的主要贡献有:

(1)草原式住宅的设计——这种住宅大都位于芝加哥的郊区的森林或密执安湖滨,是中等资产阶级的别墅。它的平面常成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着壁炉布置,卧室常放在楼上。室内空间尽量既分隔又联成一片,并根据不同的需求有着不同的净高。起居室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宽敞,以保持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他称这种建筑是“有机的建筑”。他认为,在这种建筑中,家具应尽可能地少,与建筑一体化,并应考虑到机械加工,设计出单纯的形式。

(2)赖特对机械化生产高度肯定。早在1901年他就在芝加哥的“艺术与技术”展览会上做了题为《机械的美术和技艺》的讲演,他极力强调单纯而明快的外形,推崇机械生产的外形设计。他提出:“在工业时代,有创造力的人们的责任是使质量与数量同时得到兼顾,使科学能与艺术相处”。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将机械作为自己的工具,自由充分利用。他在提出这一思想时,欧洲在机械问题上还处于认识不清楚的阶段,新艺术运动刚刚出现,现代主义还在萌芽。赖特在强调材料与机械的问题时指出:“将物体切断,成型、磨光,用机械来完成这些工序,真是令人吃惊。这种省力方式的出现,能使得贫富不同的人同时享受到磨光表面的舒适和明快的形式美。如果回想起来,谢拉顿和奇彭代尔是通过实施镶嵌细工才实现的那种上乘制品,在中世纪时期简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机械解放了木材中潜在的自然美,有史以来木材所受到的不适当的加工方法,都要坚决放弃。”

赖特的建筑和家具设计及其制造的思想在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引起重视,然而他的名声却远传到欧洲。1910年,赖特移居欧洲。

2.6 德国工业同盟

19世纪末期德国的工业水平迅速赶上了英、法,跃居于欧洲第一位。由于工业发展迅速,社会需求也日益扩大,这种需求促使德国在欧洲大陆出现新艺术运动的同时,产生了更为先进的设计改革思想家、理论家及组织,德国工业同盟(Deutscher Werkbund)就是这样一个产物,而沐迪修斯(Hermann Muthesius)又是它的代表人物。

沐迪修斯是一位建筑师和外交官,他于1896年赴伦敦任德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1913年回国。他利用在英国的机会,详细调查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状况,完全了解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本质,了解了这一运动的不足与致命弱点——对机械的否认。

沐迪修斯回国后提出了他的新的思想,他认为,一定要把机械式样作为20世纪设计运动的目标,同时提倡采用成批的生产方式。

1907年10月,沐迪修斯与诺曼、史密特三人着手组建德国工业同盟。在1908年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建筑设计师弗希尔(Theoder Fisher)在开幕词上阐明了对机械的认识,指明了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说明了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许多造型艺术家自认为时代的主宰,从而把工业设计的思想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德国工业同盟曾经为标准化生产发起一场大论战,最后以沐迪修斯的观点取得了胜利,他的观点主张:工业设计的发展必须立足在批量机械生产的基础之上,并且必然要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从世界意义上讲,德国工业同盟影响了欧洲许多国家。1910年成立了奥地利工业同盟,1913年成立了瑞士工业同盟,1915年成立了英国设计与工业同盟,1916年荷兰成立了图案设计与工业协会,瑞典则在1910年至1917年间逐步成立了工业同盟。由于这些组织的工作,从而使现代主义设计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

3 与装饰艺术运动并列的主要流派——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

自新艺术运动后,欧洲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重创,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与此同时,欧洲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自1924年起,欧洲各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生产开始上升。自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很快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大萧条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起,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各国的建筑和家具获得了新的发展,开始走上现代主义的道路。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很多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住宅供应紧缺,建筑师和家具师们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卓越有成效的探索。

3.1 风格派

1917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聚集在莱顿市,组成一个名为“风格”的造型艺术团体,史称风格派(De Stiji)。其名称来自于风格派的首倡者西奥盝范盝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1883-1931)主编的美术理论性刊物《风格》,主要成员中有著名的建筑师及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1888-1964)。

风格派又自称新造型派(Neo-Plasticism)、要素派(Elementalism)。在造型上主张以几何形体构成形式的美,认为用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其作品中多用垂线、水平线、长方形、正方形等线和几何形体,反对用曲线。色彩只用红、黄、蓝三原色,间或有一点白、黑、灰彩色。

风格派中对家具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是里特维尔德。他设计的家具在结构上可以说与传统家具几乎没有一点相同之处,其革新的形式及配色,真正表明他的主张及风格派的特征。1917年,里特维尔德设计了令人注目的红蓝椅(Red and Blue Chair)。这是最早的抽象形态椅子,采用了立体派视觉语言的设计手法,把造型主义的美学延伸到三维空间中,成为风格派造型结构的典型作品。这个扶手椅的水平方向构件不是直接装在垂直立柱上,而是采用螺钉接合把它们装配成一个整体,以此显示出各个部份的结构个性,框架之间的关系是经过精心计算而决定的。因此,整个设计存在着一种几何学的精确感觉,具有雕塑形态的空间效果和体量感。在色彩上,除框架涂成黑色外,座板涂成蓝色,靠背涂成红色,框架端头涂成黄色。这种组合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特点,摆脱了19世纪的象征主义手法,形成一种新的总体艺术。

按风格派的艺术理论来讲,与其说里特维尔德的家具重视生活的实用性,不如说在于把家具看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品。“把生活环境抽象化,这对人们的生活就是一种真实”。风格派的这种思想观点,决定了建筑与家具设计倾向于抽象化。他们还认为:“为把人类从自然中解脱出来,机械对于净化生活是能够做出贡献的”,并把机械生产形式积极地引进到他们设计的家具中。总之,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特色表现为全部构件的规范化,能够形成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

3.2 包豪斯学派

德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真正摇蓝,从沐迪修斯对机械的肯定,到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一直发展到包豪斯,形成了一条现代主义发展的完整路线。包豪斯不但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教育体系,同时培养了一批现代主义思想的设计大师,在产品设计的程序、理论、风格上对德国、欧美及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提出三个重要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三点使现代设计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格罗皮厄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是包豪斯的奠基人与创始人。他于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柏林一个颇有声望的艺术家庭中,早年在柏林及慕尼黑学习建筑。1910年间参加了柏林著名建筑家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的设计事务所,对于他后来的设计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1910年,格罗皮乌斯自立门户,在柏林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格罗皮厄斯在他的《全面的建筑观》一书中指出:“……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他在另一本书《新建筑与包豪斯》中对机械生产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相信工业与手工艺之间的区别主要不是由于采用了不同性质的生产工具,而主要是一个实行了劳动分工,而另一个则由每一个工人不加划分地掌握生产全过程,手工艺和大工业可以看成是正在逐步相互接近的两个极端。”“机器实行了标准化,这并不会使每个人必然变为机器人,而且相反,使人的生存从大量不必要的重负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他能更自由地在更高水平上得到发挥。”“艺术的作品永远同时又是一个技术上的成功。”

1919年3月16日,经当时魏玛政府的总理大臣批准,将魏玛美术学院与市立工艺美术学校合并建校,并起名为国立魏玛建筑学院(Des 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简称为包豪斯(Bauhaus),格罗皮厄斯担任该校校长。

包豪斯学派的核心思想是,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形式应该服从功能。

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包括实践、造型及讲座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分为预备、技术、建筑教学三个阶段。在教学方法上,他们强调“指导学生如何动手,比传授技巧更为重要”,提倡所谓客观的方法,即“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词汇授予学生,而是让他们寻找自己的方法,即使走一些弯路也行。”认为手的操作和材料性能知识,可以把学生的天才从传统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由于执政当局对包豪斯这种改革方针极端不满,怀疑其有政治色彩,强令关闭。1925 年4月,包豪斯学院迁至工业比较发达的小镇德绍(Dessau)。

1932年10月,纳粹党徒占领了德绍,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关闭了包豪斯。虽经校长密斯盝凡盝德盝罗(Mies Van Der Rone,1886-1969)的多方奔走,仍然无力回天,终于在1933年7月宣布解散。

包豪斯学校虽然被解散了,但是它作为现代主义设计所树立的丰碑,永远指引着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战后1956年,包豪斯1929年的毕业生马克斯盝比尔(Max Bill,1908-)创办了乌尔姆造型学院(Ulm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这所学校几乎全盘采用了包豪斯的系统进行教学,从而把包豪斯学派(Bauhaus School)承传下去。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目前已成为西方设计界的中坚力量[1]。

4 装饰艺术风格的主要派别和特点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这一时期,家具和室内装饰的发展仍然是不全面的,尽管当时有关于新艺术风格大量的书籍出版。当然这些书籍与战后时尚的复兴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一部分设计师和装饰师有关。虽然,毕维斯盝盝希尔(Bevis Hillier)在他出版于1968年的开创性的著作《装饰艺术》一书中把它描述为“在全部风格中的最后一个风格”,事实上,总是并存着各种取代它的风格流派,即使当一种风格处于巅峰状态时也是如此。1920-40年期间,装饰艺术风格的故事至少与维多利亚后期和爱德华时期一样复杂,此外,它一直很少被深入研究过。不过,还是可以作出一些基本的结论,把它们分成几大类别:

(1)豪华性的装饰艺术风格——它是一种贵族化的时尚的风格,与19世纪甚至18世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主要在法国盛行,在20世纪20年代而不是30年代达到高潮。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没落。

(2)通俗的装饰艺术风格——它是面向大众市场的,有时会变质成为一种“假摩登的”东西,诚如漫画家和建筑史学家奥斯伯特•拉卡斯特(Osbert Lancaster)所讽刺的那样。

(3)国际化的现代派——大多数是由前卫的建筑师设计的家具,开始是在法国,后来运动的中心移到德国的魏玛,也有法国;再后来随着专制政体(指德国的纳粹)的兴起,实验性的活动转移到美国。

(4)一种把工艺美术运动理念表现得比较温和折衷的派别,在英国、北欧都有这种派别,在20世纪30年代,可以看到一个被人们十分乐意接受的地方风格,有时称之为“现代瑞典派”。

(5)极端保守的历史主义派,它有许多形式,从由一些主要的室内设计师如埃尔西盝沃尔夫(Elise de Wolfe)及其她的竞争对手和后继者们所发明的标新立异的戏剧化效应设计到英国生产的廉价的用于大众市场的“都铎式”家具。

这些类别的划分决不是十分严密的,其中有许多是相互交叉的,相互影响的。

装饰艺术风格取名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首届装饰与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正如希尔所言,这是十分确切的,因为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明显清新的风格。不过,对主要的装饰艺术风格家具设计师在博览会上展示的精美作品还是持有争议的。

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人们感受到时尚圈子里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例如一些杰出的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师所设计的家具是沿着霍夫曼的风格,它不事豪华,这也宣告了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过分张扬的终结。在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可以认为是从新艺术风格发展而来,后者在许多方面与从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风格发展而成的路易十六的风格相同。最好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有着许多路易十六风格的痕迹,甚至受到帝政式风格的影响,更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看法。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在最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室内装饰中,家具采用帝政式款式并结合了俄罗斯芭蕾的色彩做法。这种做法一般把椅子和沙发的座面尽量放低,靠近地面,同时有相应的均衡调节机构,如可抬高后背。由于座面较低,所以也要求桌面较低。装饰艺术风格实际上促使了鸡尾酒桌的产生。这些低桌也反映了另一种影响,它们通常是根据东方的型式,一般来说,许多优秀的装饰艺术风格家具,特别是清漆涂饰的家具深受中国的影响。总的来说,装饰艺术风格的橱柜制造商比较喜欢采用十分豪华的材料,所有的进口木材,从颜色极浅的到极深的都受到青睐。装饰用象牙或染成绿色的马、驴、海豹等生皮。前述的后一种材料是淡绿色的有精致纹理的仿鲨鱼皮革,成为最好的装饰艺术风格橱柜制造标记。一些橱柜制造商如简弗朗哥斯盝勒鲁(Jean-Franscois Leleu)也有用珍珠做镶嵌的。为了显示出所用的材料,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通常表面都做得十分平整光滑。桌子,特别是餐桌,中间有一根粗大的中立柱,代替四条或六条的桌腿。为了使用方便或是取得整体的效果,许多家具尤其是卧房家具做成内置式的。

尽管这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让步,但是一般来说,豪华的装饰艺术风格家具是彻底守旧的。这种风格也发明了一些新的家具类型——鸡尾酒柜和鸡尾酒桌——还有一些改头换面的东西如可调节的坐类家具。但是实际上这是换一种方式来表述细木工手艺的旧概念,明确地表达它追求的不是这些少数的类型。这种类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总是不得不严格区分激进的创新与表面上的新奇,前者是极为罕见的。偶然,也可以发现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师象征性地应用“现代”材料,如表面镀铬材料,但是他们从来不会为此做得更多。最典型的是法国装饰艺术风格的橱柜制造商埃米尔•雅克•鲁尔曼(Emile-Jacques Ruhlmann),从技术水准上,他的作品堪与他的18世纪的前辈们媲美,而在某些方面,如抽屉的配合上,实际上已超过前人。在这一方面身体力行的人还有彼尔•列格日(Pierre Legrain)和莫萨尔•卡丹(Marcel Coard),他们间或做一些受非洲艺术激发灵感的家具,特别是用雕刻的木凳和椅子。这些家具反映了对其他人种艺术的兴趣,在战前,它第一次是以毕加索(Picasso)的“黑人”时期的绘画浮现。

如果装饰艺术在许多方面是一种保守的风格的话,在20世纪20年的初中期,订购这种风格的最好家具的顾客并不是特别保守的人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前还苟延残喘的旧贵族主顾现在已被另一群人代替了,但这一群人更是昙花一现。巴黎的大女装裁缝师如雅克•杜塞特(Jacques Doucet)和简妮•拉文(Jeanne Lannvin)曾热衷于这种风格,一些在戏剧界的成功人士也是如此。但是这种风格的衰落对这种私人类型的光顾的打击相当严重,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继续发展,但它已是官方的现象了。法国定班邮轮“诺曼底”(Normandie)号的公共用房间特别是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工作的一个标记,但是他们的作品更显滞重和更加浮而不实,这是由于他们的赞助人已经改变了的缘故。

通俗的装饰艺术风格传播的地域更广,它比豪华型的装饰艺术风格所遍及的社会范围要大得多。这种风格的影响涉及到各个方面,比影响巴黎的大设计师们的豪华型风格也要多。其中一个影响,在纺织品和墙纸方面要比家具大,它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他们提倡用多角的抽象图案,以致这种装饰艺术风格赢得一个绰号叫作“狂热的摩登”(Jazz Modern)。除此以外,有两种来自非欧洲文化的影响。一种是新埃及时尚,它是由于1922年发掘图坦卡蒙的墓而引发的,这种时尚主要表现在小物件和珠宝上;另一种是阿兹特克风格(Aztec Style)(注:阿兹特克人,墨西哥印第安人,有高度文化,约自公元1200年起在墨西哥中部建立帝国,1521年为西班牙人征服。),有部分是由于小说所引起的,特别是出版于1926年的劳伦斯(D.H.Lawrence)的小说《紫红色的撤旦》(Plumed Serpent),还有部分是因为寻找土著的美洲纹样。在战后的这些岁月里,理想幻灭的美国人兴起了沙文主义,反过来促使人们去搜寻这种纹样,同样沙文主义也没有能阻止阿兹特克风格越过大西洋去影响欧洲。通俗装饰艺术派的设计师借鉴哥伦布以前的艺术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采用了阿兹特克金字塔的阶梯形造型。在柜类家具中,这是经常出现的。在所有的家具品种中,最常见的是特别与当代的东西联系起来的东西,例如鸡尾酒柜和无线电收音机的盒子。对时钟、无线电收音机盒的设计也常作为专门展览的主题,对这些物品,完全是为了适应新的需要,这种发明不象以前在1914年创造的电灯的最佳设计那样,有着自我的怀旧意识,而着意表现的是当代精神。一个受到人们喜爱的装饰,并被人们认为特别适合用途的是“之”字形的闪光灯装置,它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标记,在与希特勒的SS型结合起来后,成了邪恶的同义体。

通俗的装饰艺术派设计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相当杂乱的,在最糟的情况下则堕落成为现代派的“反风格”,在兰开斯特(Lanscaster)的著作《家,甜蜜的家》中曾极度准确地把它定义为“一种从几个源头引导出来的各种元素的梦魇般的混合物”。它的基础是“狂热的风格”(Jazz Style),在凡尔赛和约以后的一段时期里,这种通俗化在短时间里得到宽容的接受。它本身就是一个俗艳的俄罗斯芭蕾舞和没有前途的庸俗化立体主义之间令人厌恶的联合的成果。其中还加上从1927年巴黎展览会上普及起来的殖民风格(style colonial)中引导出来的成分。这种对晦涩的、令人憎厌的木制品的滥用,虚情假意的简洁,完全歪曲了柯布西耶和格罗皮乌斯建筑学派的思想,木材不加涂饰,加上镀铬的平板,没有一点舒适感,使人觉得是任意妄为地胡乱使用[2]。

英国家具史学家费耶尔(Fiell)在谈到装饰艺术风格时说:“1925年巴黎举办的‘首届现代装饰与工业艺术国际博览会’,……‘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这个名称也是由此博览会而来。这是一种替代“新艺术”的风格,它从各种来源汲取装饰的灵感,包括古代埃及文明、部落艺术、抽象的几何形体、大众文化和“现代运动”。与同时代的现代主义者不同的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倡导者鲁尔曼(Emile Jacques Ruhlmann,1879-1933)仍然喜欢手工制作家具,他采用昂贵的原材料如热带木材、象牙、银子、甚至珍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依靠私人的赞助,与机器生产是不相容的,甚至是最好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家具也是与现代运动的理念格格不入的。[3]”

5 结语

装饰艺术风格当时与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并驾齐驱,但是装饰艺术风格由于其本身的保守性和本身又分成不同的派别所带来的雅俗混杂,而不能担当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重任。最终由更具现代性的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了现代家具的基础,现代家具开始形成。

(责任编辑:戴向东)

[1]董玉库.西方历代家具风格,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Edward Lucie-Smith, Furniture A Concise History,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79.

[3]Charlotte and Peter Fiell, Modern Furniture Classics since 1945,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1.

Brief Discussion on Art Deco

Xu Meiqi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欧洲古典家具走向了终结,现代家具肇始。从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人们对现代家具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新艺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格拉斯哥学派、德国工业同盟等异彩纷呈,到20世纪的20-30年代,出现了以装饰艺术风格、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为主流的设计风格,后两个派别由于脱离了传统意识的束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装饰艺术运动虽然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的特色,但是过于追求形式和本身的保守性,而未能在建立现代风格中占有主要地位。在当今我国探索自己的家具设计道路时,回顾这一段历史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

装饰艺术风格;新艺术风格;家具设计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arly of 20 century, the western classical furniture style was going to the end and modern furniture was beginning. After the art and craft movement, the modern furniture styles had been explored and various design style such as Art Nouveau, Glasgow School , Chicago School, Deutscher Werkbund and etc. flourished. In the 1920s to 1930s, Art Deco, De Stiji and Bauhaus were three mainstream styles among which, Stiji and Bauhaus broke the traditional barrier and took th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rt Deco with its conservativeness and overreach oneself in the decoration, finally, it was failed at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movement. It has important realism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is period, during we find the new ways of furniture design now.

Art Deco; Art Nouveau; Furniture Design

TS664.01

A

1006-8260(2014)03-0040-04

猜你喜欢

包豪斯艺术风格家具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百年包豪斯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包豪斯与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