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中黄30在河西地区的表现及栽培要点

2014-04-15李宝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黄武威市套种

李宝林,韦 瑛

(甘肃省武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武威 733000)

中黄3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作母本、中黄1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摘荚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6015),200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审豆2009001),2011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北方春大豆区高产创建主栽品种。2007年甘肃省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

1 特征特性

中黄30属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品种,平均生育期124d。有限结荚习性,圆叶,紫花,棕毛。株型收敛,株高70cm左右。主茎节数15个,有效分枝1.1个;结荚均匀,底荚高13cm,单株有效荚数48个。单株粒数107粒,百粒重18.1g;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微弱光泽,褐脐,大小均匀、整齐,商品性好。耐旱耐瘠,抗倒伏性强,落叶性好,不裂荚。早春作物受灾后补种及与其它作物套种,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丰产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含粗蛋白39.53%、粗脂肪21.44%;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灰斑病。

2 在河西地区的种植表现

2008年武威市首次引进种植,其中武威市农作物良种繁育场种植4hm2,折合产量为3255.0kg/hm2。2009年起,中黄30在武威市的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其中2009年种植290.00hm2,折合产量为3360.0kg/hm2;2010年种植580.00hm2,折合产量为3420.0kg/hm2;2011年种植1040.00hm2,折合产量为3560.0kg/hm2;2012年种植2146.70hm2,折合产量为3580.7kg/hm2。中黄30在河西地区的引进推广过程中,涌现出一些高产典型,如2008年民勤县双茨科乡三杰西村四组一农户单种0.23hm2,折合产量达4065.0kg/hm2;2009年凉州区下双乡河水村一组一农户在地膜玉米茬免耕直播0.12hm2,折合产量达4152.0kg/hm2。2012年10月7日,以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邱家驯教授任组长的专家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院在肃州区铧尖乡集泉村一组指导种植的孜然套种中黄30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实收面积为713.4m2,现场打碾称重计产,折合产量达4347.0kg/hm2,创造了间套种大豆全国高产纪录。

3 适种方式

甘肃省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适宜单种,或与玉米、孜然等作物套种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整地、施肥

适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播前精细整地,做到土绵、墒足,结合整地施优质农家肥60t/hm2、磷酸二铵225.0kg/hm2、尿素112.5kg/hm2做底肥,以确保全苗。

4.2 精细播种

春播适宜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单种或新果园套种行距为40~50cm、穴距20~25cm,每穴点播2~3粒种子,播种深度5cm,种植密度25.5万~37.5万株/hm2,用种量60~75kg/hm2。播前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mL,对水1.5~2.5kg拌种50kg,待种子阴干后播种。

4.3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缺苗及时补种,力争做到苗匀、苗齐、苗壮。苗齐后一般不再间苗。全生育期灌水3~4次。肥力中等地块一般不追肥,肥力较差地块可在花荚期随灌水追施尿素75kg/hm2左右,或叶面喷施2~3g/kg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4.4 虫害防治

7月上旬至8月下旬大豆红蜘蛛危害严重时,可用15%哒螨灵(牵牛星)乳油600~750mL/hm2,或40%炔螨特乳油600~750mL/hm2,或30%雷毙乳油450mL/hm2,或30%速克毙乳油450mL/hm2,或1.8%阿维菌素(集琦虫螨克)乳油150mL/hm2,对水225~300kg喷雾防治,喷雾时应尽量将药液喷于叶片背面,力求均匀周到。

4.5 适时收获、脱粒

9月中旬植株叶片完全脱落,茎秆颜色由青变成浅棕色,豆荚呈褐色、摇动时有响铃声时及时收获。收获时要求割茬低,不留底荚,豆秧放铺整齐,边收边运至平坦场地晾晒。若遇雨应及时在屋檐下或靠墙码垛,上盖塑料或棚膜,垛不易过高,以防发热芽变,雨后立即摊晒。

豆秧晒干后及时用小型石磙碾压脱粒,碾压时应注意保持场地周边与中央的豆秧厚度一致,以防边缘较薄碾烂籽粒。若种植面积较少,也可用棍棒捶打脱粒。

猜你喜欢

中黄武威市套种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小刺猬的秘密
镇江地区中黄1号、中黄2号适应性对比试验
6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6 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黄茶“中黄2号”的亚细胞结构透射电镜观察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