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河北省蛋鸡产业发展报告

2014-04-15李会庆刘文科范志刚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鸡粪鸡场蛋鸡

李会庆,刘文科,范志刚

(河北省蛋鸡产业体系经济与发展团队,河北石家庄050050)

在经历了速生鸡和H7N9禽流感风波后,2013年河北省蛋鸡产业深陷亏损局面,蛋鸡生产萎靡不振,持续低迷的行情令养殖户和养殖公司喘不过气来,蛋鸡产业行情的不稳定,对行业企业的负面影响固然很大,但同时也加快了企业分化整合的速度,使蛋鸡产业进入了一个行业不断发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不断改变的新阶段。

1 蛋鸡产业发展现状

1.1 养殖规模

据调查统计,我省有原种和祖代鸡场6个,存栏原种2万套,祖代鸡存栏约24万套;父母代种鸡场92家,年存栏种鸡390万套,其中省内培育品种4.5万套,地方品种3万套。

我省蛋鸡养殖目前仍然是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要产业特征,据有关调查统计,我省饲养5000只以上的蛋鸡规模场占总场户数的15.6%,占存栏量的45%,种鸡场饲养三万只以上的占饲养量的40%左右,规模化程度较低。

1.2 生产形势

1.2.1 鸡蛋价格

2013年1月份鸡蛋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在9.5元/千克以上;2月份价格开始出现回落,截止到3月底回落至8元/千克;4月中旬至6月下旬,鸡蛋价格长期在8元/千克以下区域徘徊,6月底至7月中旬跌落到7.34元/千克后触底反弹,快速攀升,8月份蛋价在8.30元/千克左右盘整,8月末受节日效应的拉动,快速飙升,9月中旬涨至9.76元/千克,较年初高0.2元,与2012年同期相比低0.12元,期间部分地区零售价突破10元/千克;10月份以后开始连续回落,价格又回到8元/千克以下,11月底价格回升为8.2元/千克。

1.2.2 引起鸡蛋价格大幅波动的因素

引起鸡蛋价格上下大幅波动的因素,一是季节性消费影响;二是疫病、疫情影响;三是节假日消费因素;四是突发事件影响。

1.2.3 鸡蛋的销售

养殖场生产的鸡蛋主要是养殖者通过自由市场自主销售,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我省生产的鸡蛋除省内消费外,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及北京、天津、内蒙等省市,占生产量的80%以上,属于外销型生产省份。

1.2.4 淘汰鸡价格

受“速生鸡和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我省今年淘汰鸡价格持续低迷,最高价为10元/千克,最低达7元/千克,为近几年价格最低。

1.2.5 雏鸡价格

今年的商品蛋雏鸡价格比去年下降明显,平均价格2.76元/只,同比下降10.96%。

1.2.6 饲料价格

玉米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在2.20~2.30元/千克区域上下浮动;豆粕价格处于近几年历史高位,均价为4.17元/千克,蛋鸡配合饲料价格比去年略有偏高,平均价格为2.8元/千克,同比增长5.2%。

1.2.7 产业盈亏情况

“速生鸡和H7N9禽流感”事件对我省今年蛋鸡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由于鸡蛋价格长期处于低位,淘汰鸡价格偏低,而养殖成本如饲料价格、劳动力工资、防疫费用等不降反升,使绝大多数蛋鸡养殖场在今年很长时间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

1.3 主要饲养品种

我省目前蛋鸡饲养的主要品种有:引进品种有海兰、罗曼、尼克、伊莎、海赛等,国内培育品种有京红、京粉、农大3号以及京白939等,地方品种有太行鸡、绿壳蛋鸡等。其中海兰系列占饲养总量的79%,京红、京粉占9.1%,罗曼占7%,地方品种占1.7%,其他品种均不足1%。

1.4 我省地方品种资源

我省主要地方品种资源有太行鸡(河北柴鸡)和坝上长尾鸡,是我省特有的优质家禽资源。

坝上长尾鸡产地为河北省坝上地区,中心产区主要在坝上地区的张北、沽源、康保三县,尚义、丰宁、围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商都一带也有分布。坝上长尾鸡目前主要处于自繁自养状态,总存栏数约15000只,该品种现处于濒危状态。

太行鸡主产于河北省太行山区沿线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分布于河北省各地。太行鸡在河北省历史悠久,但尚未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目前,赞皇县天然公司柴鸡养殖场太行鸡群体达5万只,其中成年公鸡1000多只,成年母鸡15000只,未成年鸡45000只。金凯牧业有限公司有5000只雏鸡,同时拥有保种群体成年鸡1300余只。

1.5 饲养方式

我省蛋鸡养殖主要以阶梯笼养方式为主,占90%以上。除了阶梯笼养方式之外,规模化养殖场中有叠层笼养饲养方式,约占8%左右,其他还有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等饲养方式。

饮水方式,在不同养殖规模下,采用乳头饮水器饮水所占比例最高,约占80%,而落后的水槽饮水方式依然存在15%左右,杯式饮水等形式依然存在。

喂料方式,以人工喂料为主导方式,约占95%,人工喂料方式所占比例随养殖规模扩大而下降,行车喂料方式所占比例随养殖规模扩大呈上升趋势,除了上述两种喂料方式外,还有链条式料线和螺旋式料线。

1.6 病死鸡处理方式

鸡场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低,小、散场户仍占多数,病死鸡采用深埋方式处理为主,随处随地乱丢现象时有发生。养殖规模越大,焚烧、化尸池和生物降解等方式所占比例增加。

1.7 蛋品消费与加工

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鸡蛋在我省主要以鲜蛋消费为主。我省对鸡蛋的生产加工类企业较少,且经营规模较小,蛋品加工能力不强。稍微做的深一点的有咸鸡蛋、风味蛋,再往下就是做鸡蛋粉,但到此没有再往下突破,而此类加工企业在我省也很少。

1.8 疫病防控

我省今年对蛋鸡常见病预防的比较好,省内没有大的疫情发生。蛋鸡发生的主要疫病以大肠杆菌病、禽沙门氏菌病、鸡支原体病、鸡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肠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为多见。蛋鸡在不同月份发病的数量差别较大,主要以12、1、2月份发病较多。

1.9 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2013年出台了《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祖代种鸡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这项政策中央财政按照每只在产祖代种鸡50元标准,对在产祖代种鸡场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河北省市县按比例另外安排资金按照每套在产祖代种鸡15元、父母代种鸡5元标准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这一政策对减低H7N9禽流感事件对我省蛋种鸡生产能力的冲击,改善我省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在今年低迷行情下的生产经营状况,使我省蛋种鸡产业尽快走出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政策,补助对象为蛋鸡存栏在2~10万只规模的蛋鸡养殖场,补贴标准50万元,今年我省有41家蛋鸡养殖场从中受益。这项政策对改善蛋鸡场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推进蛋鸡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充分保障了鸡蛋在市场上的应急供应能力。

2 蛋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

随着蛋鸡产业的不断发展,我省蛋鸡养殖企业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还新增了不少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但是就全省蛋鸡养殖现状来说仍然还没有摆脱小规模、大群体为主的生产方式。小规模生产模式下生产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不注意饲料营养调配,饲料单一。使蛋鸡生产性能得不到正常发挥,饲料转化率低,单产水平低,生产效率低,死淘率高,导致经济效益差。

小规模、大群体为主的养殖方式,制约了我省蛋鸡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万只以下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先进技术配套措施就很难推广,如自动清粪、湿帘降温、机械饲喂等一些硬件设施也跟不上,硬件设施落后,就无法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由此便不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和疫病防治,加大了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影响,使经营收入不稳定,进而影响产业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2 产品缺少知名品牌

我省在鸡蛋产品方面缺少自已的知名品牌,我省也有不少有特色和高品质的鸡蛋,虽然有些企业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影响范围有限,知名度很小,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非常少。目前,无论是生产的鲜鸡蛋还是加工产品,都还没有全国知名的品牌。

2.3 产品深加工与开发利用少

我省以鲜蛋消费为主,产品深加工与开发利用少,仅仅有一些简单加工制品,还没有对蛋壳、蛋膜、蛋清进行深度开发的进展,鸡蛋深加工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2.4 粪污处理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难题

养殖场的污染源治理工作提上了日程,成为了养鸡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我省鸡粪处理的主要方式有:一是沼汽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从新能源的角度考虑,是较好的方式,但只适用于大规模的鸡场;二是直接送有机肥加工厂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在鸡场内不需要贮粪场,场内环境比较干净,但鸡场附近必须有可接收鸡粪的有机肥厂;三是堆积发酵,这种方式需要建防渗贮粪场,发酵处理后还需要有可消纳粪肥的接收方;四是鲜粪直接还田,我省大多数鸡场利用这种方式处理鸡粪,而这种方式不利于环境保护。

当前,我省大多数鸡场被粪污处理的问题所困扰,对养鸡场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问题,还没有一个适用于大多数鸡场的处理与利用模式,鸡粪处理,仍是许多鸡场深感头痛的大问题。

2.5 疫病防控难度大

河北省蛋鸡养殖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众多规模小、标准低的养殖场(户)之间没有合理间隔,养殖场场区布局不合理,且大多数场不分区,部分养殖户消毒制度不健全和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国内外疫情时有发生,疾病种类增多,病毒变异快,导致疫病防控难度加大。

2.6 鸡场招工难,人员结构年龄偏大

现在许多鸡场面临招工难的问题,2013年一般鸡场饲养员的工资约2000元左右,虽然相比前两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不愿意到养殖场工作,鸡场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40~60岁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新技术的使用滞后,生产水平难于提高。

3 蛋鸡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3.1 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蛋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我省蛋鸡养殖起步比较早,规模和数量曾经名列全国第一,农业部提出转变生产方式已有十几年了,但在我省进展不快,而要使行业健康发展,生产方式必须转变。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由于受土地、环保、资金等条件限制,大型集约化鸡场不一定完全适合我省省情,建议重点扶持规模在10000~30000只的鸡场,使其尽快转型,养殖结构形成橄榄型。如通过产地认证、政府出台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法规等,提高从业门槛,促使不具备健康养殖条件的散养户及早退出,减少小规模鸡场的数量,增加适度规模鸡场。

3.2 引导养殖场(户)建设标准化鸡舍,营造健康安全环境

引导养殖场(户)按照符合区域整体防疫间隔要求原则,对养殖场区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分区,设计节能环保、夏防暑、冬保温的新型鸡舍,努力实现养鸡设备的机械化。

建议有条件的新建场建设密闭型鸡舍,做到舍内环境的可控性,实行机械化养殖。

3.3 重视蛋鸡福利和鸡蛋质量安全

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的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倡导动物福利的呼声越来越高,欧盟和美国等正在实施淘汰传统的笼养方式,各国就蛋鸡福利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我省各相关部门也应就蛋鸡福利问题引起重视,开展宽松笼养、散养等养殖方式的研究,逐步改进不利于蛋鸡福利的养殖方式,尤其是蛋种鸡的养殖,应提前设计应对方法和措施。

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要加强监管力度,大力宣传正确使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尽快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并对产品建立追溯机制。

3.4 加强产业科技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近几年,饲料价格呈连续上涨趋势,使蛋鸡养殖成本不断增加,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应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开发新型优质饲料原料,研制饲料新配方,尽量减少粮食价格上涨对蛋鸡饲料的影响。

为改变我省蛋鸡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低的局面,应加大河北省蛋鸡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提高河北省蛋品的加工能力和水平,为养殖户的产品找到新的出路,以解决我省蛋品外销难的问题。

3.5 全力打造我省蛋鸡产品品牌

太行鸡是深受河北省养殖业和消费者喜爱的传统地方鸡种,非常适合散养,天然放养的柴鸡所产柴鸡蛋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越来越受到城乡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这一品种蛋鸡的鸡蛋市场需求加大,饲养量不断增加,饲养规模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由于这一品种的鸡蛋产品还没有知名品牌,关注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太行鸡养殖公司与养殖户进行横向联合,共同开发,对这一品种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销售方式,逐步将产品发展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共同打造一个广为消费者认同的知名品牌,并为生产者共享,从而把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另外,对我省一些有特色的产品及加工产品也应加大开发力度,努力创建几个有知名度的品牌。

3.6 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建立与之相适宜的鸡粪无害化处理模式

鸡粪如不进行合理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制约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蛋鸡场的鸡粪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成为目前蛋鸡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根据我省当前的蛋鸡养殖状况,建议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建立与之相适宜的鸡粪无害化处理模式。一是在养鸡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专业化大型有机肥加工处理厂,对周边养鸡场的鸡粪进行有效处理。二是利用地域优势,在沿海周边区域的鸡场与水产养殖场建立联系,把鸡粪作为水产饲料,达到充分利用鸡粪资源的目的。三是探索清洁生产方式,目前有的地方采用笼养蛋鸡发酵床养殖模式,为蛋鸡舍内处理鸡粪生产有机肥提供了一种操作方法。四是增加科研投入,大力开展研发工作,突出研究生物饲料和粪污发酵技术。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及成功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省实际的鸡粪处理利用技术和装备,依靠科技支撑实现鸡粪的合理处理和有效利用。

3.7 发挥政策作用,支持蛋鸡养殖可持续发展

蛋鸡养殖目前已成为风险较高的行业,我省蛋鸡业也逐年下滑,政府关注度仍然较低,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应对蛋鸡发展政策给予倾斜,如实行稳定鸡蛋价格的支持政策;鼓励蛋鸡产业适度扩大规模,改善产业结构,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大对蛋鸡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推行蛋鸡养殖保险;在鸡场改扩建上重点对鸡粪无害化处理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把粪污处理相关设备列入补贴范围。

猜你喜欢

鸡粪鸡场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粪喂猪注意事项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因鸡粪争吵老汉突发脑溢血当事人被判部分担责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山区规模鸡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