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软组织缺损及后期植皮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

2014-04-15卞娜王汝娜孙彦敏刘丹王雪杨永红程媛媛张静宋信艳尚乐韩康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科中心陕西西安70038济南军区总医院脊髓修复科山东济南250000

军事护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皮片植皮负压

卞娜,王汝娜,孙彦敏,刘丹,王雪,杨永红,程媛媛,张静,宋信艳,尚乐,韩康,2(.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全军骨科中心,陕西 西安70038;2.济南军区总医院 脊髓修复科,山东 济南250000)

车祸、砸伤等造成的四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是骨科常见的急诊创伤疾病。由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较大及污染严重,常常无法进行一期缝合,后期易出现感染、肌腱及骨质外露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处置及恢复创面,刺激肉芽生长、防止感染,为后期进行植皮手术创造有利条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6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并后期进行游离植皮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13~65岁,平均(38.6±3.6)岁;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8例,机器碾压6例,其他7例;其中合并骨折者35例。创面面积4cm×3cm~21cm×16cm。

1.2 材料 VSD敷料由比利时Ploymedies.N.V公司生产,具有良好的透气及透水特性,对皮肤无刺激,无免疫活性;生物透性薄膜由美国3M公司生产;负压引流源为中心负压吸引。

1.3 手术方法

1.3.1 急诊处理 患者局部麻醉后取合适体位,给予充分清创,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针对创面及骨折情况,给予骨折复位,并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对骨折进行固定。尽量缩小创面范围,防止血管及骨外露。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对VSD敷料进行裁剪,使敷料能够完全覆盖创面,并用4号线加以固定。乙醇擦拭周围皮肤后,再将生物透性薄膜覆盖整个敷料及周围正常皮肤,保证其密封性,将敷料引流管外口接负压,进行持续吸引,负压控制在50.0~60.0kPa。约1周后给予更换。

1.3.2 植皮手术 将敷料揭开后见肉芽创面新鲜,无血管、骨质及肌腱的外露,患者一般条件好,即可准备行植皮手术。取健侧大腿前外侧相应面积的中厚皮片,凡士林纱布覆盖后用普通纱布敷料加压包扎。取下的皮片按照网状植皮法进行植皮,再以相应大小的VSD敷料加以覆盖,并用4号线固定。乙醇擦拭周围皮肤后,再将生物透性薄膜覆盖整个敷料及周围正常皮肤,保证其密封性,将敷料引流管外口接负压,进行持续吸引。负压控制在50.0~60.0kPa。约1周后给予更换。

1.4 结果 本组55例患者在术后7~8d拆除VSD敷料后发现植皮皮片色泽正常,血供丰富,皮片成活。术后2周拆线后发现植皮皮片完全成活。2例患者急诊手术后创面感染,经再次清创换药后给予VSD敷料行负压吸引后肉芽生长良好,无渗出等感染迹象,施行游离植皮手术后,皮片成活。3例患者行植皮手术后出现少许坏死渗出,无明显感染迹象,给予积极换药后,皮片亦成活。60例患者均至少随访至植皮皮片拆线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复发及其他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立即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患肢予以抬高并制动。密切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度及末梢血运。禁止患者吸烟并注意保暖。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并定时予以翻身拍背,有效防治肺部并发症。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注意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本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2.2 负压引流系统的护理 负压吸引的关键在于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当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立即将VSD吸引外口与中心负压装置连接,并确认敷料塌陷,有液体自外管被吸引出,再将引流管进行有效固定。负压的压强应根据创面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50.0~60.0kPa。当VSD敷料面积较大时,可酌情调大压力,否则容易因引流不畅导致引流管的堵塞;当VSD面积较小时,应酌情调小压力,否则会对创面造成不良刺激,并增加患者痛苦。如连接中心负压源后,VSD敷料未充分塌陷甚至是膨胀,则应立即寻找原因。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类:(1)负压系统封闭性不好,可靠近敷料仔细听寻漏气的声音及位置,然后用小块薄膜粘贴封闭。(2)引流管由于折压或被引流物质堵塞,未能实现充分引流,造成不畅。可通过注射器逆向注入生理盐水等方式进行疏通。(3)中心负压源异常或安装不适、接头松动等。本组有3例(7%)患者术后连接中心负压源后,VSD敷料未充分塌陷;经逐一排除障碍后,引流正常。

2.3 引流液的护理 当术后初次进行负压吸引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如突然出现大量鲜红色血液超过300ml/h,应考虑创面有活动性出血[1],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本组病例中未见明显出血情况。

2.4 更换敷料的护理 一般来说,未出现漏气等意外的VSD可以提供7~10d的有效吸引[2]。因此根据不同的创面及患者情况,应于术后7d左右给予更换或卸除VSD负压系统。每次更换时为保护新鲜的肉芽组织,应在更换前停止吸引约30min。

2.5 肢体的护理 术后患肢应置于功能位并抬高,以利于血液的回流。同时要密切观察末梢皮肤颜色及血运,尤其是使用石膏或支具等外固定的患者。受压位置应垫软垫,以防出现压疮。同时,患肢的功能锻炼应严格遵循医嘱适量进行。因为过度的活动不但对伤情有所影响,并且是造成VSD封闭性下降、从而导致引流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情况,做到既进行了功能锻炼,又不会对创面造成不良影响。

2.6 供皮区的护理 应向患者及家属及时讲明供皮区的作用及护理要求。一般供皮区是以油砂覆盖后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如出现大量渗出、发臭及疼痛剧烈等表现时,应给予积极处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皮区愈合前,如无意外,不要更换纱布,以免造成污染。

2.7 疼痛的护理 由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可造成较为严重的疼痛,如不进行积极的处理,不但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精神症状,而且会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的形成,从而严重影响疗效[3]。应对患者的疼痛进行综合评估,并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给予舒适的体位,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在吸引早期,由于对负压吸引的不适,患者往往有比较明显的疼痛,此时可酌情降低吸引压力。

2.8 饮食的护理 创伤状态下,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加之创面有大量蛋白质被吸出,此阶段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及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以下食物应推荐食用:瘦肉、豆制品、蛋黄及新鲜水果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白蛋白等以保证每日能量的摄入。

3 讨论

四肢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是骨科常见疾病,由于创面较大、担心污染等问题常常无法一期缝合。而在植皮过程中,植皮区能否实施均匀有效的加压及制动是植皮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网眼纱布包裹碎纱布进行加压包扎,不但操作极其繁琐,而且往往由于未能均匀施压,造成部分植皮区域的失败。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Fleischmann首创了VSD技术[4],并在软组织缺损、治疗感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5-6]。近些年来,人们将负压吸引应用于游离皮片植皮固定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游离植皮的成活率[7]。

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VSD的作用原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8-11]:(1)促进了创面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可使闭塞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2)可促进创面各项修复因子的分泌和表达;(3)为创面提供了良好的湿润环境;(4)可有效抑制细菌,防止感染的发生;(5)可对创面及皮片等起到良好的加压及固定作用。因此,VSD技术可以代替反复换药和清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有效较低了创面感染的概率,提高了植皮的成功率,对四肢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整个治疗工作中,专业、严谨、有效的护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VSD技术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有其独特的要求,因此更需要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只有熟练掌握了VSD技术,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充分教育,才能真正达到VSD治疗的目的,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1]王秀.四肢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3):211-212.

[2]卢朝阳.应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VSD)治疗四肢复杂创面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9):4145-4146.

[3]王新霞,方瑛.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49-50.

[4]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5]裘华德,宋久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14.

[6]徐琰,姚元章,黄显凯.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创伤外科杂志,2001,3(4):311-312.

[7]徐海栋,赵建宁,赏后来.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大面积创面植皮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3):1673-8225.

[8]Stechmiller J K,Kilpadi D V,Childress B,et al.Effect of 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on the expression of cytokines and proteases in wound fluid of adults with pressure ulcers[J].Wound Repair Regen,2006,14(3):371-374.

[9]Venturi M L,Attinger C E,Mesbahi A N,et al.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device:A review[J].Am J Clin Dermatol,2005,6(3):185-194.

[10]Sibbald R G,Mahoney J,V.A.C.Therapy Canadian Consensus Group.A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use of vacuumassisted closure in chronic,difficult-to-heal wounds[J].Ostomy Wound Manage,2003,49(11):52-66.

[11]Rozen W M,Shahbaz S,Moris A.An improved alternative to 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as a negative pressure dressing in lower limb split skin grafting:A clinical trial[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08,61(3):3342337.

猜你喜欢

皮片植皮负压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8例严重大面积热烧伤患者行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耳后游离皮片在修复鼻小柱与上唇粘连外翻畸形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
四肢深度烧伤切削痂植皮治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