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转型升级开创我省农村沼气行业发展新局面

2014-04-15周国珍江西省农村能源管理站

江西农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沼气江西省升级

◇文/周国珍(江西省农村能源管理站)

推动农村沼气行业转型升级,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需要,也是农村沼气行业发展现状的必然需要。“十二五”时期,江西省将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乡村、实现绿色崛起的目标,突出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开创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江西省农村沼气稳步发展,成效显著,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农村农业节能减排的有效载体。

一、农村沼气建设总体评价

1.农村沼气用户稳步增加。 一是户用沼气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2年,全省户用沼气达171万户,沼气入户率由10.2%提高到20.6%。二是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新格局。截至2012年,全省处理农业废弃物沼气工程已达5732处,集中供气沼气用户达13万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1940处。

2.管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管理推广体系日趋完善,省、市、县、乡四级农村能源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能源专岗(或兼岗)管理和技术人员1698人。二是技术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全省已建成1个省级实训基地、30个县级服务站、2735个乡村服务网点,服务已覆盖106万户沼气用户。三是产业体系规模逐步壮大。全省农村沼气产业企业数达110个,年度总产值达1.2亿元。

3.行业管理日渐规范。 一是建设管理逐步完善。出台了《江西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创先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管理方式,建立了“自愿申请,逐级上报,条件审查,专家评审,备案施工,过程监管,量化补贴,核量奖补”的项目建设和管理流程。二是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对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单位实行资格备案和年审制度。

4.建设投资逐渐多元化。 一是建设投资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全省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累计达12.8亿元,省级财政沼气工程项目“以奖代补”资金累计达1.5亿元。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户依然是户用沼气建设主体;村级集体、能源服务企业、注册服务网点和养殖企业等主体,积极投资建设和管理村级沼气集中供气站;采取业主运作的方式,由实体企业投资规模化沼气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和运营。

5.综合效益越来越明显。 一是改善了农村能源结构。沼气占农村生活用能比重达3.56%。二是促进了节能减排。全省沼气年产量可达6.3亿立方米,每年节约标煤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7万吨。三是推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省每年可生产沼渣、沼液1900多万吨,可促进19万户果园用户、45万户蔬菜种植用户、47万户水稻种植用户生产。四是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涵。沼气建设不但改善了人居条件,而且增加了建材等需求和就业岗位。

二、农村沼气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1.树立“三大理念”,在思想认识上推行转型升级。 一是树立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壮大的理念。强力推动农村沼气的区域化产业发展,实现规模效益,提升农村沼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树立民生、公益的理念。继续坚持农村沼气的民生和公益性定位,切实发挥好农村沼气的能源、生态环境、经济三大效益。三是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培育相当规模和比重的“铁杆”沼气用户;拓宽服务对象,重点服务好四大群体(沼气用户、沼肥用户、运营企业、沼气工程建设和设备生产的企业和人员)。

2.加快“两个推动”,在经营管理上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构建多元化产业主体。吸引并引导多元经济实体投资行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同时保障投资者合理、合法收益。二是推动管理职能转变。农村沼气管理部门要转变工作中“面面兼顾”的观念,把重心逐步放到行业行为监管和技术推广等职能上,将建设、运行服务等行为按市场规律交由行业协会和市场。

3.突出“三个坚持”,在产业发展上的推动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标准规范。着力完善农村沼气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建设标准建设,推行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质管理。二是坚持科技引领。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升建设水平,淘汰低水平的建设工程,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三是坚持规模发展。支持区域内(县级、乡镇、村)农村沼气产业的规模经营,为运营、服务提供优质基础平台。

三、推动农村沼气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1.以集镇、中心村为单元的规模集中供气工程建设。 支持新农村建设点、“美丽乡村”创建点的集中连片供气沼气工程,重点支持供气户数达到500户以上的集镇或中心村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气沼气工程。

2.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一是对已形成服务能力并通过年度考核合格后的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给予财政补贴,稳定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推广建设新材料、新工艺商品沼气池,在网点形成服务能力后因地制宜加密用户,同时积极带动周边户用沼气使用率,提高网点的支持力度。

3.打造精品示范点建设。 启动能源生态村建设试点示范,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4.重点支持养殖大县沼气工程建设。 以养殖污染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推进养殖大县的沼气产业化发展。

四、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因素分析

1.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有利因素。 一是投资支持持续加强。“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沼气,并给予持续稳定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江西省将沼气工程建设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支持,并升格制定“江西省省级财政农村沼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时国家在近期还会启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专项投资,将为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提供配套支持。二是法律法规保障日益加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关于规范水库养殖行为加强水库水质保护的指导意见》等已经颁布实施,《江西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在立法过程中,这些法律法规都将为农村沼气的转型升级提供法律支持。三是技术储备已到位。一批示范点和示范工程已成功建设;一些新技术(如中温发酵、高低浓度分离发酵等)和新材料(如搪瓷钢板等)实现了后发赶超。四是监管能力已具备。出台了《江西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江西省省级财政农村沼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行了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备案管理。

2.制约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不利因素。 一是各级职能部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二是各级职能部门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三是各级职能部门的执行力、落实力不够强。

五、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措施办法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发展大讨论,统一各级职能部门对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目的、方式、要求和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2.突出重点,做好规划。 坚持重点支持原则不动摇,支持重点地区发展,支持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支持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全省要制定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规划,明确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措施方法。

3.完善制度,加强落实。 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明确建设条件、监管要求、管理程序、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建设标准建设,制定各类工程的建设方案及标准、达到目的及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村能源体系建设,加大对各级职能部门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其行业归属感,提升工作执行落实力度。

4.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发展农村沼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对农村沼气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吸引经济实体等投资推动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沼气江西省升级
模拟成真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回暖与升级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水泡粪工艺制沼气及沼气的净化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