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2014-04-15陈晖陈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4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满意度

陈晖 陈冰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论著/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体会

陈晖 陈冰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封堵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术后护理;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发育缓慢或缺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胎儿周围环境(母体宫内病毒感染、营养障碍等)及其他,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发育迟缓等临床症状[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如封堵术)因其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此外,临床表明封堵术后加强并发症等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就此对我院行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封堵术介入治疗。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在5至67岁之间,平均年龄(20.2±3.4)岁。房间隔缺损19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室间隔缺损35例。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B超、X线(胸部正位片)等常规检查,且均顺利完成了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2.1 生命体征观察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及时的给予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保持供氧的湿度和浓度合理。对患者的心率、心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如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此外,对患者尿液颜色、浓度等进行观察,指导患者多喝水。

1.2.2 一般护理术后帮助患者(特别是小儿患者)选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或血肿现象,术肢远端肤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是否异常。针对采取股动脉穿刺方法的患者,帮助其术肢伸直制动24小时,而采取静脉穿刺手术的患者则需伸直制动12小时左右。利用1-2千克的沙袋对局部压迫4-6个小时左右,1天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解除绷带。对于小儿患者来说,要重点关注,争取患儿家属的合作,加强巡查,若需要情况下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治疗。

1.2.3 并发症护理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若护理不当,易出现出血、溶血、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因此术后必须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预防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并发症有以下几点:①易导致封堵器脱落问题:术后患者若剧烈运动等易导致封堵器脱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适当活动。此外,若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内进行X胸片或B超检查,观察封堵器是否脱落并查找原因,若脱落则要采取心导管术取出,严重时进行紧急开胸手术。②出血或血栓预防。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术后给予肝素抗凝治疗,术后2-3天内要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计量为4000u,方式为皮下注射,一天2次[3]。同时帮助或指导患者观察尿液、大便颜色、牙龈、眼睑及皮肤黏膜是否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异常立即处理。此外,还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③溶血:溶血的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尿、皮肤颜色变黄等,可能由于封堵不严密、分流残余等引起。轻度患者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则要给予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采取封堵器取出术[4]。

1.2.4 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及软食,少量多餐,然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等食物。

1.2.5 出院指导叮嘱患者短期内不要剧烈运动,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不要大起大落。同时自己要多加留意尿液、大便颜色、牙龈、眼睑及皮肤黏膜等是否出血,若出现异常情况则要及时的复诊。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护理效果分为三个标准: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即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并发症基本无等;有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发症少;无效即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此外,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小儿患者由其家长代劳),包括并发症护理、护理水平、服务态度等内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统计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综合比较

观察组显效21例,占62%,有效11例,占32%,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3例,占38%,有效13例,占38%,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十分满意24例,占70.5%,满意9例,占26.5%,总满意率为97%;对照组十分满意17例,占50%,满意11例,占32%,总满意率82%。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综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共2例,出血1例,机械性溶血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共7例,出血3例,机械性溶血3例,封堵器脱落1例。

3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缝合结扎术,虽然手术效果较好,但其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5]。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封堵术为主的介入治疗手段逐渐成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相关研究表明术后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病程长、长期治疗等,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影响治疗及预后,因此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详细的告知患者封堵术的内容、目的、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以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总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要贯穿术前、术后护理中。本研究对我院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采取生命体征观察、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比对照组高18%;患者满意率为97%,比对照组高15%。由此可见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预后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此外,观察组术后出血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共7例(出血3例,溶血3例,封堵器脱落1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术后剧烈运动,造成封堵器脱落、封堵不严密,分流残余、溶血等症状,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手术水平及护理干预。

总而言之,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加以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1]尚淑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02):179-180.

[2]高喜琴.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护理体会[A].2011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崔成爱.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1261-1261.

[4]张兰香.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35):193-194.

[5]杜莉群.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09):135-135.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满意度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