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业务(OTT)模式及网络承载研究

2014-04-14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操作维护中心嵇建军

江苏通信 2014年5期
关键词:运营商节点内容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操作维护中心 嵇建军

网络业务(OTT)模式及网络承载研究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操作维护中心 嵇建军

面对汹涌而来的OTT(over the top)网络业务热潮,运营商如何在整个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如何与各方共同建立合理的合作运营模式,如何做好网络的承载准备,针对角色定位、合作运营、网络承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建议。

网络业务;模式;网络承载

1 网络业务(OTT)各方角色与定位

1.1 内容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同时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视频运营商提供内容。希望借助更宽、更大的互联网扩大覆盖范度,提升广告价值或传播效应;在更多的市场空间中自主营运,利用内容优势提升产业链中的地位。对于广电来说,身兼内容提供商和平台提供商两个角色,更希望借助集成播控平台(特别是牌照优势)增强内容获利能力,提高内容汇聚整合能力并实现产业主导能力。

1.2 以互联网视频服务商为代表平台提供商

早期发展受限于带宽、宽带用户数量、付费市场培育。现在宽带大提速,这些问题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从互联网视频领域的百花齐放,到最终剩下几家大的互联网视频运营商,均具备规模发展用户的资本能力和运营经验。核心竞争力主要有:内容集成能力,内容价值判断能力,用户聚集能力。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要满足TV(电视)屏上的视频服务体验,则进入CDN(内容分发网)基础建设资本门槛还是较高;互联网下的视频付费模式,目前来看还不足以达到收支平衡,需要具备强大的资本支持,并且需要持续投入,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1.3 以广电等集成提供商为代表平台提供商

他们是内容汇聚者,牌照所有者。希望和产业链多厂家合作,快速扩大用户规模,通过扩大自身媒体影响力,提升广告价值。同时希望能复制IPTV(互联网电视)模式,获取用户前向内容收费和增值业务收益。由于整个互联网视频乃至互联网电视的产业链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目前主要收益来源于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及机顶盒厂家缴纳的相关费用。更多希望在IPTV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取更多利益。

1.4 网络运营商

网络和用户是运营商核心竞争力所在。在网络方面,已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包括宽带网络和CDN;由于本身就是网络建设者,对网络质量的管控能力是无法被超越的。在用户及运营方面,品牌优势,有规模发展用户经验,拥有强大的运维服务能力;打造了同宽带捆绑,共同发展的运作模式,减轻资本压力;渠道能力强,具备大量实体营业网点,大量的本地化的社区经理、客户经理,为线下销售和咨询提供强大支撑。

网络运营商的互联网视频业务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及业务整合能力相对较弱,需要组建或与其他合作方共建研发团队,尽快打造自身新业务开发能力及整合能力,增强互联网业务运营能力。当前体制下,相对弱势的行业地位,网络运营商IPTV内容运营牌照缺失有可能会成为桎梏网络运营商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1.5 电视机/终端厂商

处于产业末端,都需要向牌照所有者缴纳相关费用。从目前互联网电视运营模式看,不管是一体机还是机顶盒终端形式,整个产业链基本都处于无盈利模式阶段,目前利益追求点仍为电视机或机顶盒本身产品销售。

随着广电总局〔2011〕181号文发布,互联网电视正式步入围墙式初级阶段,后续将要消化如下问题:产业链打造,牌照商、机顶盒/电视机厂商、互联网视频运营商之间资源整合和利益划分;运营模式摸索,CDN、终端成本、网络带宽成本消化,商业模式是否能良性发展和满足产业链各环节盈利。

2 OTT业务合作模式

当前,TV屏是各方争夺的焦点,也是合作的落脚点。

2.1 运营商竞争力分析

内容提供商、电视机/终端厂家相对来说,是产业链的参与者,而非主导者,与电信、广电、互联网视频运营商均是合作关系,且不存在排他性。

电信、广电、互联网视频运营商之间是合作、竞争关系。电信运营商优势在于网络、用户、运营模式、运维能力,即服务能力,也代表着盈利能力。广电优势在于牌照(体制优势)、内容聚合能力,体现在合法性。互联网视频运营商优势在于内容集成能力、内容价值判断能力、用户聚集能力、资本市场相关影响力,代表着创新能力。

广电最大核心优势是牌照,是不可或缺的游戏参与者,当前体制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视频网站需要与它合作才能开展TV屏业务。以广电主导的业务模式,是其追求目标。但基础网络运维能力(宽带网络及CDN)、用户服务能力、业务运营能力,甚至说运营模式,是阻碍其目标实现的主要缺陷,而这个也是广电需要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合作开展TV屏业务的基础。

业务盈利的前提是业务运营商在收到用户费用后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一定质量标准承诺的服务,这样用户愿意为获得的服务交费。当前用户接入带宽的提升,宽带网络更加宽、大、广,只能说明业务实现众多环节中某一个环节(网络接入能力),为达到一定的业务承载及服务质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不能想当然认为所提供的业务就可以达到用户期望的服务质量,必须与其他环节协同才可以实现。互联网视频网站发展至今,仍未摸索出盈利模式,足以说明这一点。没有质量保证或服务承诺的业务,最终只能免费,或者说无法实现盈利。目前来看,电信运营商的价值就在于能够为业务提供有质量保证的用户服务承诺,是业务核心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相关参与方甩开电信实现有盈利的合作可能性较小。

2.2 业务合作模式

按照电信运营商对行业主导能力大小来区分,OTT业务可能会有3种合作方式:电信主导模式、广电主导模式、互联网视频网站模式,见表1。

?

3 OTT业务承载

OTT业务实现与IPTV类似,同样由统一部署的业务平台和分布式部署的CDN节点提供服务。

3.1 CDN及其特点

CDN的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Internet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骨干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服务器的内容,平均分部到多个服务器上,服务器智能识别,让用户获取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提高速度。

CDN是一个整体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是CDN的核心所在。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

3.2 建设CDN的必要性

3.2.1 减少骨干带宽消耗降低成本投入

以某电信运营商IPTV为例(只考虑单播流量不考虑其他流量)。

某电信运营商拥有300万户用户,有100万线的并发单播请求,每个用户的带宽是2.5 Mb/s,那么某电信运营商省骨干网带宽至少应达到2 500 Gb/s才能保证用户访问,省网到各地市带宽也要达到200 Gb/s。按照服务模型(中心节点服务0%,区域中心服务10%,边缘节点服务90%),那么区域中心的下行带宽只要达到20 Gb/s即可满足最低需求。由此可见,采用CDN建设方式大幅减少骨干带宽消耗。

3.2.2 提高用户体验(QoE)增强用户粘度

在没有CDN的网络中,用户浏览观看内容必须到原始网站中去下载。受用户所在的网络位置、网络环境、出口带宽、其他用户访问量等影响,可能出现下载速度慢、下载中断、效果差等现象,严重影响用户的上网浏览观看体验

在建设有CDN的网络中,因CDN系统使用离用户距离最“近”的边缘节点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访问可以得到快速响应并且在观看过程中不会出现“卡”等影响用户体验现象。

另外,在可靠性上,CDN在结构上实现了多点的冗余,即使某一个节点由于意外发生故障,对网站的访问能够被自动导向其他的健康节点进行响应,避免出现无法访问的现象。

任何用户都不愿“被等待”,等待时间越长放弃服务的用户越多,建立CDN可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度。

3.2.3 快速智能运维

CDN系统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的运营与服务状态。通过系统的QoS(服务质量)功能,可以快速找出网络中的故障点。

3.3 CDN建设成本分析

3.3.1 互联网视频网站CDN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在短期内带宽扩充有限的情形下,主要可以有6种方法改进这些视频播放质量,即:压缩、缓冲、CPU(中央处理器)优化、CDN、安装客户端、P2P(点对点)技术6种。其中,像压缩、缓冲、CPU优化应该早已应用得非常纯熟,而CDN的应用则是近两年才刚刚热起来。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状况,现有的视频网站已经出现分化。

租用型。典型代表如土豆网,前后共融资几千万美元。它要解决这种播放的瓶颈问题,就得去直接租用ChinaCache(蓝汛)、Dnion(帝联)等CDN服务商的服务。这样,土豆网可以专注于内容或经营层面的事情。但缺点是,这种服务的价格同样惊人。据悉,目前土豆网每个月付给这些CDN服务商的款项达到1 000万元人民币。

自建型。典型代表如BBsee和优酷,资金方面并不缺乏,但从一开始可能就对收回成本的周期有比较冷静的估算,所以他们的做法是,先由自己利用各地的宽带运营商资源选择租用IDC(因特网数据中心),然后自己组建一些技术人员搭建自己的CDN。这样,在服务条款上避免了被CDN服务商以大欺小的可能,更关键的是在价格上可以成倍降低。据称,优酷目前自己做CDN,在这方面的支出仅为土豆网的1/3左右。

优酷这样的大站,据称其分布在全国20~30个CDN节点中,每个点的带宽小的也有1~2 Gb/s,大的则可以达到8~10 Gb/s。目前1 Gb/s带宽费用大约20万元/年。可以推算,要维持这样的一个带宽级别,需要的资金量当然不可小觑。

以优酷引用艾瑞数据公布的日视频播放量超过1.6亿次推算,即使优酷自己部署CDN,月成本也在2 400万人民币左右,年度带宽消耗就超过2.9亿元。

3.3.2 电信运营商IPTV业务等CDN

在经营互联星空、IPTV等视频业务时,随着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同样经历了全省单节点、多地市跨区域节点、全省分布式分级CDN节点的过程。

CDN建设成本分为节点建设成本和网络建设成本。节点建设成本与所承载的用户规模密切相关,百万用户规模前每线并发投资费用900元左右;达到百万用户规模后10年每线并发投资费用在600元左右,11年每线并发投资费用在400元左右。网络建设成本包括传输、数据、电源等相关设备配套,大概为节点建设成本的25%(传输线路成本不好测算,暂不包括)。

以IPTV为例,按照300万户用户、单播并发100万线、不考虑高清模型测算,节点建设费用为约4亿元,网络建设费用约1亿元,总费用约5亿元。如果考虑传输线路成本、高清(1个高清相当于4个标清),总费用则更高。

后续扩容方面,可根据用户发展情况,仅需对最靠近用户的节点进行针对性扩容即可,扩容成本低。

3.3.3 单一平台建设模型分析

仍从节点建设成本、网络成本两方面考量。

节点建设成本:可进一步细分为流媒体并发服务能力和存储两部分费用。流媒体并发服务能力方面,与CDN架构相比,单一平台基本相同;存储方面,与CDN架构下每个节点都需要建存储不同,单一平台仅需建1套,存储费用可以大为节省。

网络建设成本:参照骨干出口带宽租用成本核算,目前1 Gb/s带宽费用大约20万元/年。

以IPTV为例,当前存储费用约占节点建设成本的1/3。以同样业务模型测算,单一平台下节点建设成本大概为4亿元×70%(存储节省成本按整体费用的30%核算),约为2.8亿元;总带宽约为2 500 Gb/s,一年费用在2 500×20万元,约5亿元/年。这样,初期成本将达到7.8亿元,后续每年带宽租用成本将高达5亿元/年。

后续扩容方面,只要用户增长,就需要对中心节点及骨干带宽进行扩容,代价较CDN高。

3.4 频道服务技术实现及影响

视频业务有两类:直播和点播。

直播,有两种方法技术实现,一种方法可由数据设备采用网络层面组播来实现,由网络运营商主导,离不开网络运营商;还有一种方法就同点播一样,由平台采用单播方式实现,投资成本将翻倍,代价较高。

以上费用测算,都仅以VOD(视频点播)服务量为对象,没有考虑频道直播服务。如果不与网络运营商合作,频道直播服务不通过网络设备以组播方式提供给用户,则这部分服务也将由平台来承担。按照点、直播业务各占50%比例测算,则CDN建设/平台费用、网络建设/带宽租用费用都将翻倍。

3.5 CDN建设策略

业务发展初期,用户量较少,对服务能力及出口带宽需求不大,单一平台即可满足,无需建设CDN。此时,单一平台初期投入较少,业务响应能力较强。

当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单一平台能力或骨干网络出口带宽就会成为瓶颈,骨干网络层面流量过大,用户服务质量很难保证,这就需要建设CDN,实现就近服务,提高对用户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此时,与单一平台相比,CDN建设成本更加经济,并且可随着用户发展灵活、快捷的进行能力扩容。当前IPTV业务用户已达到300万户,必须建设CDN,见表2。

?

需要额外说明的是,CDN节省的主要是骨干层面的带宽,这与用户接入层面带宽能力(带宽提速)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

4 OTT业务应对策略建议

1)在当前体制和政策下,相对OTT业务,现网IPTV业务模式对电信运营商较为有利。充分利用并持续提升宽带资源、CDN、业务运营和服务能力等优势,与广电相互补充,发挥各自优势,按照现有模式开展合作。

2)为应对互联网视频/电视业务的竞争,建议IPTV业务尽快考虑引入互联网内容及应用,增强内容聚合和创新能力,提前做好技术准备。一是加快一些好的应用引入到现有IPTV平台,促进IPTV的互联网化,提升竞争力;二是加快IPTV客户端移植到互联网电视,深入探索IPTV与互联网电视结合的发展模式;三是开发IPTV业务软终端,实现对PC(个人计算机)屏、Pad移动屏的同时覆盖,并实现之间的互动,满足用户对移动性的需求。◆

猜你喜欢

运营商节点内容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age distance for common users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主要内容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