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雄州家蚕品种经济性状比较试验

2014-04-13习楚琼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产茧量楚雄州家蚕

习楚琼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楚雄 675000)

楚雄州家蚕品种经济性状比较试验

习楚琼

(楚雄州茶桑站,云南楚雄 675000)

引进和推广优良家蚕品种是提高桑园单位面积产茧量,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蚕桑产业体系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每2年有选择性的引进2~3对适宜楚雄州饲养的家蚕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产茧量、抗病性、茧质等性状进行调查,选定2~3个性状优良的家蚕品种在体系区域内示范推广,总结提出配套的饲养方法(良法)和技术措施,为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蚕品种

参试蚕品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提供。

春季参试蚕品种:云蚕11正交(1盒种)、云蚕11反交(1盒种)、红菁×河皓(2盒种)、河皓×红菁(2盒种),对照为青松×皓月(1盒种)、皓月×青松(1盒种)。

秋季参试蚕品种:云蚕11正交(4盒种)、红菁×河皓(2盒种)、河皓×红菁(2盒种),对照为青松×皓月(2盒种)、皓月×青松(2盒种)。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楚雄市东瓜镇车坪社区蚕室条件较好,试验地各块桑园面积0.067~0.2hm2,桑园管理、饲养技术好的张定华、谢玉明、侯德才3户蚕农家。

1.3 试验方法

每年进行春蚕和正秋蚕2蚕期试验。每次试验各参试品种同一时间出库、催青、收蚁。同室饲养,专人负责。给桑、扩座等各项技术操作均要求一致。其中1~3龄饷食前采用常规方法统一共育,共育结束后,根据每户的饲养量进行分蚕饲养,每户每个参试品种都进行饲养,并不少于2g蚁量,4龄第2 d各品种随机数蚕分区,每小区400头,每户每品种各设3个重复区。各品种,各小区均自收蚁、数蚕分区就挂(或粘贴)标签至试验结束,杜绝发生区间混杂。

在试验期间分区记录,分区上蔟,分区采茧,分区调查。采茧调查结束后各品种的每小区各取样茧500g,其中每小区各削茧100粒作茧质、死笼率调查,剩下的茧按品种(正反交)混合烘干后各取干茧1kg样茧送缫丝厂进行丝质检验[1]。

2 结果与分析

2.1 龄期经过

5龄经过:春季云蚕11为9d21h、红菁×河皓为10d6h,分别较对照少5h、多4h;秋季云蚕11、红菁×河皓分别为9d14h,均较对照多8h。

全龄经过:春季云蚕11为30d5h、红菁×河皓为30d14h,分别较对照少5h、多4h;秋季云蚕11、红菁×河皓分别为29d2h,均较对照多8h。

说明云蚕11、红菁×河皓5龄经过、全龄经过正常,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1)。

2.2 抗病性

由表1可见,结茧率:春季云蚕11为95.77%、红菁×河皓为96.45%,分别较对照低1.38、0.7个百分点;秋季云蚕11为96.99%、红菁×河皓为96.94%,与对照96.94%相当。

死笼率:春季云蚕11为4.56%、红菁×河皓为4.28%,与对照4.44%相当;秋季云蚕11为9.48%、红菁×河皓为13.11%,分别较对照低1.46、高2.17个百分点。

虫蛹率:春季云蚕11为91.4%、红菁×河皓为92.32%,分别较对照低1.44、0.52个百分点;秋季云蚕11为87.8%、红菁×河皓为84.23%,分别较对照高1.44、低2.13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分析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抗病性方面的差异,以春、秋季的虫蛹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的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抗病性方面的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云蚕11、红菁×河皓都是抗病性较强的蚕品种(表2、表3)。

表2 春季虫蛹统一生命率方差分析

表3 正秋季虫蛹统一生命率方差分析

2.3 产茧量

由表1可见,万蚕产茧量:春季云蚕11为20.43 kg、红菁×河皓为19.96kg,分别较对照多0.56kg、0.09kg;秋季云蚕11为20.38kg、红菁×河皓为19.45 kg,分别较对照多0.84kg、少0.09kg。

张种产茧量:春季云蚕11为50.44kg、红菁×河皓为49.70kg,分别较对照多1.21kg、0.47kg;秋季云蚕11为38.06kg、红菁×河皓为35.17kg,分别较对照多3.84kg、0.95kg。

为进一步分析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产茧量方面的差异,以春、秋季的万蚕产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的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万蚕产茧量方面的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云蚕11、红菁×河皓都是产茧量较高的蚕品种(表4、表5)。

表4 春季万蚕产茧量方差分析

表5 正秋季万蚕产茧量方差分析

2.4 茧质

由表1可见,全茧量:春季云蚕11为1.913g、红菁×河皓为1.869g,均较对照1.808g稍高,秋季云蚕11为1.873g、红菁×河皓为1.841g,也是较对照1.800g稍高。

茧层量:春季云蚕11为0.417g、红菁×河皓为0.397g,均较对照0.377g稍高,秋季云蚕11为0.396g、红菁×河皓为0.390g,较对照0.375g稍高。

茧层率:春季云蚕11为21.75%、红菁×河皓为21.20%,均较对照20.82%稍高,秋季云蚕11为21.13%、红菁×河皓为21.18%,较对照20.80%稍高。

500g茧粒数:春季云蚕11为231粒、红菁×河皓为246粒,均较对照254粒稍少,秋季云蚕11为247粒、红菁×河皓为249粒,较对照252粒稍少。

万蚕茧层量:春季云蚕11为4.446kg、红菁×河皓为4.242kg,均较对照4.147kg稍高,秋季云蚕11为4.293kg、红菁×河皓为4.116kg,较对照4.063kg稍高。

为进一步分析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茧质方面的差异,以春、秋季的万蚕茧层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的参试品种与对照种在万蚕茧层量方面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云蚕11、红菁×河皓都是茧质较优的蚕品种(表6、表7)。

表6 春季万蚕茧层量方差分析

表7 正秋季万蚕茧层量方差分析

2.5 丝质

通过样茧的缫丝成绩分析,云蚕11、红菁×河皓的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洁净、清洁、光折、纇吊、茧丝纤度都超过对照或与对照相近,说明云蚕11、红菁×河皓都是丝质较优的蚕品种(表8)。

表8 缫丝成绩比较

3 讨论

(1)云蚕11、红菁×河皓孵化、眠起、老熟都较齐一,5龄经过、全龄经过正常,体质强健,抗病,茧形大,产茧量高,茧质优良,丝质性状良好。

(2)云蚕11、红菁×河皓都适宜在楚雄州及滇中范围内示范推广,尤其适宜春季饲养。

(3)云蚕11、红菁×河皓为多丝量品种,生长发育快,食桑旺盛,在饲养过程中要良桑饱食,勤扩座、匀座,在大蚕期宜稀放饱食,勤除沙,加强通风排湿工作。

[1]杨文,朱水芬,杨继芬,等.家蚕新品种“野三元”在云南的繁育及试养初报[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499-1504.

2013-02-01

习楚琼(1979-),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蚕桑科技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E-mail:yncxwbr@126.com。

猜你喜欢

产茧量楚雄州家蚕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单张蚕种产茧量提高措施
基于纳米TiO2开发的家蚕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楚雄州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作品欣赏
淳安县蚕桑产业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