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2014-04-13李永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硬膜外显著性剖宫产

李永勤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妇幼保健院,云南曲靖 655800)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李永勤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妇幼保健院,云南曲靖 655800)

目的对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110例于2013 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硬膜外麻醉,术后停用,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宫缩情况及术后阴道流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动、静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氧浓度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宫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排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未增加产后出血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术后镇痛;剖宫产;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意识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产科,剖官产术后,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产妇通常无法忍受疼痛,出现神经、心理及行为等方面方面的改变,相关研究报道[1],术后镇痛对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减轻或消除剖宫产术后疼痛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硬膜外持续镇痛(PCEA)通过限速微量泵以稳定的速率经硬膜外导管给药,为产妇提供一个稳定的镇痛血药浓度,本文以11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110例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2]:①凝血功能障碍;②智障或精神类疾病患者;③心、肺、肝、肾、脑器官严重损害者;④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孕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3±1.6)岁,其中初孕产妇69例,经孕产妇51例,孕周38~41周,平均(39.8±1.2)周,产妇平均体重(66.3±3.2) kg;平均身高(162.2±4.9)cm;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行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术前不用任何药物。

1.2.1 对照组手术结束拔除硬膜外导管,不作任何镇痛处理。

1.2.2 观察组手术将结束肌肉注射甲氧氯普安20mg,5min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含2mg吗啡的生理盐水10ml,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持续镇痛。使硬膜外导管连接艾克孚微量泵,在微量泵内置入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03636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75mg+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7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0.3mg+100ml生理盐水,PCEA设置:自动连续给药,速率2ml/h,持续泵入24小时。

1.3 观察指标

①镇痛效果:记录术后3、6、12、24h各时间点产妇的VAS动、静态疼痛评分;②术后血氧浓度及不良反应;③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在留置尿管膀胱排空的情况下,按摩官底3s,用同一条皮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距离为宫高,采用带称计血量纸做会阴垫,计血量纸读数为术后阴道流血量;④产妇术后48h拔尿管后的排尿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VAS动、静态疼痛评分的对比

观察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VAS动、静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2。

2.2 两组术后血氧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对比

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氧浓度均>90%,对照组有2例发生恶心呕吐(3.6%),观察组1例发生恶心呕吐(1.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 0.343,P>0.05)。

2.3 两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的对比

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道流血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3。

2.4 两组产妇术后48h拔尿管后的排尿情况

术后拔除尿管后两组产妇均可自解,拔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动态疼痛评分的对比(±s)

表1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动态疼痛评分的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5 55术后3h 4.89±0.89 7.21±1.31 6.551 <0.05术后6h 2.51±0.78 6.21±1.09 7.238 <0.05术后12h 2.21±0.72 5.49±1.11 5.562 <0.05术后24h 1.99±0.39 4.89±0.89 4.996 <0.05

表2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静态疼痛评分的对比(±s)

表2 术后各时间点两组VAS静态疼痛评分的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5 55术后3h 2.91±0.49 4.42±0.78 7.331 <0.05术后6h 2.31±0.36 3.92±0.80 7.026 <0.05术后12h 1.65±0.32 3.09±0.69 6.362 <0.05术后24h 0.59±0.21 2.81±0.62 8.167 <0.05

表3 两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的对比[(±s)ml]

表3 两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的对比[(±s)ml]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5 55术后3h 46.98±18.23 49.21±19.26 0.262 >0.05术后6h 68.23±22.86 72.58±23.78 0.523 >0.05术后12h 98.31±32.52 99.71±40.62 0.332 >0.05术后24h 118.41±56.52 122.23±58.32 1.022 >0.05

3 讨论

多项临床实践表明[3-4],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PCEA)是一种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PCEA药物配制通常以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为主。本组研究中先给小剂量吗啡单次硬膜外导管注入,镇痛复合液为罗哌卡因和芬太尼,其中罗哌卡因为局麻药,浓度较低时几乎只产生感觉神经阻滞[5],芬太尼和吗啡均为麻醉性镇痛药物,其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不产生任何神经阻滞[6]。剖宫产术后微量泵入可使镇痛药物以恒定的速率持续释放,从而保证分数维持在最低的有效镇痛状态。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予以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通过表1、2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各时间点VAS动、静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PCEA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此结果与彭文湃等人研究结论具有一种性[7]。

产后宫收缩受激素、神经介质及子宫平滑肌收缩等因素的影响,术后镇痛可以阻断疼痛性刺激的传入交感神经,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宫缩力。本组研究显示,两组产妇宫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CEA镇痛未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及产后阴道出血量。除此之外,本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氧浓度均>90%,观察组仅1例发生恶心呕吐,说明PCEA镇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合上述,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未增加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且用药量少,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姝,张鹭华.硬膜外麻醉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6,18(3):147-148.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3-2581.

[3]晓艳,朱风全.妇产科术后疼痛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584-58.

[4]谭冠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产科杂志,2000,16(2):73-74.

[5]乔丽雅,吕秋兰,张书会.静脉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85-286.

[6]周志刚,马君志.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一氟哌利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30-31.

[7]彭文湃,曾亮华,卓有珍,曾水和.微量泵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4):1602-1602.

猜你喜欢

硬膜外显著性剖宫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