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2014-04-13陈小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陈小红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63400)

✿论著/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陈小红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6340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和常规心电图中的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及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14%和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0:00~6:00较低。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获得的检出率,且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和冠心病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临床可以利用心电图检查方式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进行诊断[1]。为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特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2±10.4)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予以常规12导联连续描记,保持25mm/s的纸速予以心电记录。动态心电图检查利用24h动态心电图系统,连续记录24h12通道心电信号,并对信息进行处理。

1.3 阳性判定标准

(1)保持等电位基线标准状态的时候,ST段呈现出下降或者水平型,且下降大于0.1mV;(2)下移时间持续大于1mms;(3)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大于ls,且J点后80ms为准测量ST段。

1.4 观察指标

(1)心律失常阳性诊断率;(2)检查结果。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室早早发、房早早发、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进纳入Excel表格,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检查结果均以率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检出阳性病例44例和51例,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方法的检出效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早早发、房早早发检出率较之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较之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明显偏高(P<0.05),见下表2。

2.3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表现

根据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本组患者总心搏(91935±1635)次/min,心率6:00~12:00较高,平均为(88.3±6.5)次/min,在0:00~6:00较低,平均为(62.3±3.8)次/min。38例患者出现ST段下移,幅度0.1~0.24mv,发生时间多在8:00~10:00之间;7例发生ST段抬高,幅度0.1~0.28mv,发生时间多在22: 00~24:00。6:00~12:00为室性、室上性、房颤束支阻滞发生最高的时间段;0:00~6:00为各种传导阻滞发生最高时段。

表1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表2 两种方法的检出效果比较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项目和依据,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常用。但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都为阵发性,患者就诊时若未发作,心电图可能仍为正常。对患有一过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常不能及时捕捉到上述病变。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心脏24~48小时的跳动捕捉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失常的数量、性质,判断患者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关[2]。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如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早搏,记录它们的发生时间、数量及分布状态;有研究发现,使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3]。也有研究报道,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可发现心律失常的各种频率、持续时间和终止规律,客观真实地反映日常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各种变化,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指导[4-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率6:00~12:00较高,且是室性、室上性、房颤束支阻滞发生最高的时间段,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产生严重的传导不均一性,导致心室内形成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因此这一时段应提高警惕,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避免过度劳累,以防止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0:00~6:00是各种传导阻滞发生最高时段,且心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此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冠心病业是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这一时段应密切观察,避免过缓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检出阳性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体的检查效果方面,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之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房室传导阻滞、室早早发、房早早发检出率较之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和室性早搏二、三联律,以及室性早搏成对和房性早搏成对等的检出率较之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明显偏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提示,较之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诊断中可以更好的检出各种异常情况,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但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需要24小时,时间较长,价格相对高些。所以,临床诊断过程中,医生可以结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这样两者结合,可以最大程度让患者受益。

[1]郑小雍.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87-88.

[2]史松,王艳红,易金玲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 1866-1867.

[3]郑慧雅,周万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3050-3051.

[4]王静.对比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07(25):75-76.

[5]武小丽.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医药前沿,2014,09(7):150-150,151.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三联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