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理论中的春季养肝

2014-04-11

齐鲁周刊 2014年13期
关键词:养肝肝病肝脏

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与四季对应,所谓“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素问·阴阳类论》中也特别指出:肝主春,为一岁之首,乃生机之冠,一年万物之生赖于春,而一身脏气之生赖于肝。

近日,本刊记者就春季养肝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山东省中医院肝病内科副主任孙建光。

春季适合大动“肝”戈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传统中医学四季之中春天属木,从“五脏应四时”理论分析,肝脏外应春天,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主疏泄而恶抑郁,所以肝的生理机能比较旺盛的季节是春天。而肝脏在人体内是主理疏泄与藏血,非常重要。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肝脏被称为“将军之官”,它就像一个中央银行,负责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流通。情绪、睡眠、饮食甚至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养肝并非把肝脏包起来不让病毒来侵犯,而是含有三种意思:即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营养和改善肝脏供血。

同时,春季是最适合养肝的季节,也是肝病的多发时节。临床统计,春季肝病复发比秋季复发持续时间更长,复发人数也更多,约有47%的慢性乙肝患者因并发各种感染而导致使原有的肝病加重,多数为春季常见的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此外还有腹腔感染、肝炎的重叠感染、肠道感染等。

在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的门诊上,入春后就诊人数有所上升。据其副主任孙建光介绍,“有一部分肝炎患者,大多是在校学生、不卫生环境下的工作人群,以及孕妇、老年人等身体素质较弱等群体”。3月27日的门诊上,孙建光对一位年轻患者谆谆善诱:“每个人都要注意科学睡眠,年轻人更应该如此。11点到2点是肝脏排毒时间,你总是K歌或烧烤喝酒,肝脏不光不能休息还要超负荷工作,怎么能够健康?”

孙建光引经典、列数据:《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春季要想养肝,首先要注重科学睡眠。”

中医的肝病治疗:养肝是个“系统工程”

中医对肝病的记载研究,几乎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周礼”曾载有四时流行病和“五毒”之药;《礼记》则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等记载,而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一扫之前对肝病的浅显认识。到了晋代的《肘后方》、宋代《太平圣惠方》乃至明清的《本草纲目》,对肝病病理研究、对症施药已经有了臻于成熟的治疗体系。

这些医家典藏恰恰是山东省中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孙建光的最佳教学样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医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初中毕业的孙建光入选山东省中医院少年班,因此孙建光在精力旺盛、记忆力颇佳的年纪就已经跟中医典籍打交道。其后,孙建光师从著名肝病专家王文正、尹常健,在专业领域有了自己的建树和理解。

在孙建光看来,养肝并非是“个别项目”,是“系统工程”,而中医治肝病,不仅要辨证施药,也要全面诊治。肝是蛋白质的代谢中心,并负责脂肪的分解和转化,在分泌消化酶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的同时,造血、凝血、净化血液的功能。除此之外,调畅人的精神状态,是肝“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所以一旦肝脏生病,危害是全身性的,并非单纯的肝病。

这时,一把西药片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中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目前,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医学科已发现许多行之有效的保肝、降酶、退黄、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的中草药,其中部分已研制成中药注射剂,如临床常用的苦参碱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茵梔黄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另有多种复方制剂在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使大批患者成为中医中药的受益者。“一剂中药可以综合治疗多种疾病,正像当初我们学中医一样,没有分科一说,好的中医都是全科医。”

“千杯不醉”真能护肝?

一直以来,酒与肝似有不解之缘。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喝酒。不管是大醉六十天的刘伶还是“斗酒十千恣欢谑”的李白,都没被记载患有肝病。古人少有“一口闷”的狂饮,而是注重节奏。以《红楼梦》为例,书中酒宴那么多,但要么有歌舞助兴,在观赏中慢慢品酒,要么许多人边做游戏边喝酒,这是一种有意放缓喝酒节奏的表现。

此外,古代的酒一定是烫过的。《红楼梦》中王熙凤就嘱咐宝玉喝酒要烫,否则冬天写字手会发颤。而喝过酒还要能写出诗来,这就是所谓的发散之法了。

其实,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适度的饮酒促进血液流通,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理论上来讲,健康人每天的饮酒应少于40克的乙醇含量,按照白酒来算最多2两酒,但是啤酒红酒酒精含量不同所以最好控制在40克的乙醇含量。”但是孙建光也提醒,肝病患者还是一律禁酒得好。

基于中国酒桌文化的繁盛,市面上出现了许多解酒药,大多宣传酒前服用能提高酒量,酒后服用能快速醒酒醒脑。其中一款日本“御酒丸”被宣称为“日本皇家御用”,不仅能促进体内酒精分解,还能让酒量成倍增长,且保护肝脏、肠胃不受损。记者注意到,“御酒丸”的主要成分为姜黄素,是植物界的一种二酮类化合物,具有胃肠保健功效,也常用作罐头、酱卤制品的着色剂。查阅《中华本草》等药典可以发现,姜黄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虽具“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功效,但没有提到有解酒的药效。

“理论上讲没有这种药物,解酒药的作用也不比糖水大。人们倒是可以用葛花解酲汤等中药方解酒。”据孙建光介绍,名方葛花解酲汤源自《脾胃论》,将莲花青皮、木香、橘皮、人参、猪苓、白茯苓、神曲、泽泻、干生姜、白术各、白豆蔻仁、葛花、砂仁等研细和匀,用白汤调下。“方中葛花独入阳明,解酒醒脾;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出;砂仁、白蔻仁、青皮、橘皮、木香、干姜温中健脾,行气和胃;人参、白术补气健脾;神曲解酒化食。诸药同用,共奏分消酒湿,温中健脾之功。”

链接

春季护肝养生粥

鸭血鲫鱼白米粥

原料:鸭血100克,鲫鱼100克,白米100克。

做法:煮粥服食

功效:可养肝血,辅治贫血,也可帮助肝癌患者保肝。最宜女性服用。

红枣女贞子花生汤

原料:红枣20枚,花生仁30克,女贞子20克。

做法:水煮,临睡前服。

功效:红枣性味甘温,女贞子性味甘平,花生仁甘平。有柔肝养血、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之功。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的肝炎患者可经常食用,可作为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猪肝绿豆粥

原料:猪肝,大米,绿豆

做法:将绿豆、大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的作用,适合脸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经常食用。

桑葚粥

原料:桑葚30克(鲜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功效: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肝肝病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脏里的胆管癌
养肝就是排毒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肝脏减负在于春
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地五养肝胶囊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春季养肝好时节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