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教学】

2014-04-10金建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鞋匠求真霍金

金建平

怎么教“爱”?有点难。爱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大致是“爱国”、“爱人”、“爱自然”、“爱自己”等,尤其是“爱国”的分量更重些。怎么在课堂上进行爱的教育?

爱国——不只是赞美。一般而言,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似乎没有人敢怀疑;即使国家再贫穷落后也要无条件地热爱。《我们爱你啊,中国》十分具体地用诗的语言告诉学生中国的地大物博、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告诉学生:这样的国家能不爱吗?敢不爱吗?诗中反复出现“我们爱你”,强调了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

爱人——人与人是平等的。教材中的好多人物都是励志型的,是“榜样”,不是“伟大”便是“崇高”,让教者更让学者抬起头来仰视。《艾滋病小斗士》(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恩科西、《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历史学家谈迁、《诺贝尔》中的炸药大王诺贝尔、《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组课文中的钱学森、詹天佑、林肯等,都集中了“优秀”、“杰出”,教学时无不“歌颂”、表达“敬仰之情”。

这些人身上确实具有十分了不起的精神品质、超人的意志,否则不可能赢得后人的尊重,然而,这些人的“优秀”、“杰出”是编者把人物闪光的东西聚焦在一起,集中显示了人物不平凡的一面。殊不知,伟人们还有“普通”的一面。

感受霍金的可爱之处。“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他的办公室门口通常会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保持安静,主人正在睡觉。”其实,大多数情况他在工作。他的舒适小屋“周围两三盆植物当中摆放的是他三个孩子的照片”,父爱,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无不悲悯地问他:“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如此作答:“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人们爱霍金,霍金也爱人们。在彼此的爱中,霍金和人们心灵相通。

感受林肯的“卑微”之处。题目就蕴含着“卑微”:“鞋匠的儿子”。一国总统,面对上流社会出身的议员的傲慢,林肯回答道:“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与其林肯是在赞扬父亲,不如说林肯实际上告诉人们尤其是“上流社会”的人们:人与人是平等的,伟大的鞋匠和伟大的总统一样伟大。林肯说:“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在林肯看来,自己虽然是总统,但做不到和父亲那样的伟大。

让“鲁迅”走到孩子中间。吴伯萧先生的《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是苏教版首个“鲁迅”形象。那么登上小学教材舞台的鲁迅是个怎样的形象呢?是“早”的形象和隐喻。少年鲁迅这样改正可以原谅的迟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并且升华为:“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姑且不说“早”是否是一个传说,此后,鲁迅“时时早、事事早”还是值得商榷的。从“早”的来历中,给学生的信息是,鲁迅从小就是个不平凡的人。

爱自己——“我”在哪里。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很难相信他会爱国、爱他人。问题是,学生找到“我”了吗?“我”是谁?

“我”是自由。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里。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唯有自由才可能找到真正的“我”。给儿童以自由,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松绑”:让学生说学生的话、想学生的事,自由的说话、自由地想事。

构建“真课堂”——为了找到“我”。必须教“真语文”、构建“真课堂”、写“真作文”。教“真语文”首先是教材要“真”。《师恩难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是刘绍棠的文章,原题是《老师领进门》,刘绍棠深情回忆了启蒙老师田老师,感谢老师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真课堂”,老师要“真”教,教学生“求真”。老师不能跪在教材脚下,不能因语文的“工具性”让“人文”也成为“工具”。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和质疑,“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不应只是“工具性”的例子,也应当是“人文性”的例子。“求真”的老师才可能赋予学生“求真”的品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基础、感悟,只要自己的想法都值得鼓励和肯定,让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课堂”,在“自己的课堂里”找到“我”。“真课堂”还要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课外阅读。

“真作文”不但是寻找自我更是展示自我的心灵舞台。首先让学生敢写真话。敢写真话的重要条件是老师尊重学生:每个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包括学生。学生有表达的自由。即便说错,也只是未成年人的错,成长中的错。其次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写真事、抒发真情,技巧是次要的、华丽的辞藻是不必要的,流水账至少有史料价值。自由写作,包括自由想象、自由创作,如编故事。自由写作,是为了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独立性。心灵的自由才可能有写作的自由。老师的尊重——尊重学生习作的规律、尊重习作的成果——是学生心灵自由的前提。

通过“求真”,引导学生找到“我”,从而认识“我”,才有可能爱“我”。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张庄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鞋匠求真霍金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张锦绣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宇宙之王霍金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科学大咖霍金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