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尾理论视角下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策略

2014-04-10

关键词:长尾山西景区

康 旭

山西旅游景区多以人文资源类的景区而著称,与此同时,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很不成熟,存在许多发展的瓶颈。长尾理论的合理应用,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了基于长尾理论的山西旅游景区发展的对策,希望对山西省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长尾理论与山西旅游景区

1.长尾理论内涵阐述。长尾这一概念是最早由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安德森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这就是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阐述了一种商业和经济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二八定律”,它强调注重长尾的力量,它为促进冷门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这种理论的应用,不仅单单适用于网络销售业,它所阐释的内涵同样可致力于旅游景区发展。

2.山西旅游景区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分析。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前提是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山西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样、品位高、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的特点。山西的人文资源之丰富,古建筑、彩塑、壁画为特色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以黄河、黄土文化为特色的民俗风情,以华夏祖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文化气息,常言“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由此可见山西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山西旅游资源可谓之丰富绚丽,然而山西的旅游景区的发展却存在着低层次、粗开发、知名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从根本上未发掘出山西旅游资源所特有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未体现出旅游景区的人文气息浓重的优势。

人文资源具有受到自然环境制约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鲜明的地域特征使得人文景观具有独特的旅游价值。从人文旅游资源的发展周期来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探索期、起步期、发展期、稳定期、衰落期;目前山西人文景观发展的所处的周期大致为起步期,即使发展也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而相比于故宫这样的景区来看,显然故宫已经开始步入了稳定期,大量的游客前来,已然成功的发展起来。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难以复制的资源垄断性是人文旅游景区的最重要的特点,故宫以其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使其发展呈现出平稳的发展态势,将发展周期定格在稳定期并且不断的延长而未走向衰落;因此,山西的人文景区十分有必要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充分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跃式的稳定发展,以其独特之景观获得广泛吸引力。

3.长尾理论对山西旅游景区开发的意义。山西的旅游景区具有深厚的人文色彩,游客相对较少,尽管这些景区不像主流线路能吸引80%的客户,但其拥有浓郁的当地特色和人文现象仍具备可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能力,从而可成为旅游市场的长尾。

长尾理论山西旅游景区开发的意义阐述如下:首先,从景区角度来讲,主要涉及的是景区自身的品牌塑造与形象建设。长尾理论的应用,可通过成本低而传播快的网络平台对景区形象进行持久的宣传,这对于赢得广泛的游客而言至关重要。其次,从游客的角度来讲,可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当今时代,游客不再拘泥于旅行社的线路选择,自驾游、背包客的方式出现并快速的发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游客的选择更加自主化,那么谁宣传的好谁的品牌效应好,自然由于人文景观的资源垄断性,便会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从而发挥长尾的作用。最后,从景区与游客的互利角度来看,作为“长尾景区”,可以吸收广泛的潜在意愿者,保证了“冷门”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游客可以适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景区,使得游客减少对旅行社的依赖,鼓励更多的潜在游客出游,满足游客对山西旅游景区的特色向往。

二、山西旅游景区基于长尾理论的发展对策

1.有效利用网络,加强景区形象宣传。山西旅游景区若想获得长尾效应,首先需要积极的应用网络进行宣传。就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而言,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将山西的乔家大院推向了大众,也使得大量外省的游客慕名而来。可是山西景区的发展,不能只等着时机的到来,既然已经意识道了宣传的重要性,那么唯有向全民进行展示,让游客了解山西富有特色的人文景区,才能吸引更多有潜在兴趣的游客。

而目前,山西的宣传力度,并没有有效利用网络这个成本低、信息量大、宣传面广的平台来促进山西旅游景区的宣传,因此,十分有必要建设网络平台,例如建立山西旅游景区集合的一个信息库,然后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游客只需要点击便可获得最便捷的旅游资讯,包括旅游景区的类型、特色、旅行提示等,从而有效的宣传山西旅游景区的特色资源,提取本地特色元素,提高到“人无我有”的境界。与此同时,发展网络交易平台、提供网络订票、将食住行捆绑销售以及提供以消费者的网络回馈平台都可以是其延伸内容。网络信息可以保留较长的时间,为已消费者和潜在游客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

2.加强景区合作,拓宽山西旅游景区发展空间。山西的人文旅游资源,综合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组:以五台山为龙头,包括大同云岗石窟、上下华严寺、恒山、应县木塔等宫观庙宇在内的古建宗教文化游;以平遥古城为龙头,包括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介休的王家大院在内的晋商文化游;以临汾尧庙、运城关帝庙和洪洞大槐树为代表的寻根祭祖的文化景区。

对于景区形象的塑造和景观的整体开发,需要景区间的相互合作,不论是同类型之间或是不同类型间的有机组合,对于景区的发展而言都是有益的。同类型的景区合作,互相宣传对方,可以有效的塑造宣传景区形象;不同类型的景区合作,有利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景区组合,丰富了旅游景区的内容,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互补;同时,山西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例如与周围的省份进行洽谈协商,挖掘具有共同文化氛围或其他共同的特质,双方共同投资,促成共同特色的旅游景区的宣传与发展。最终,促进山西旅游景区间的有序竞争和协调发展。

山西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例如与周围的省份进行洽谈协商,挖掘具有共同文化氛围或其他共同的特质,双方共同投资、吸引招徕展商,从而进一步突出本地特色,增加游客来往数量。双方同时可以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无形中为其宣传了旅游资源。山西应始终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搭建“宽领域、多渠道”的合作平台,为山西人文资源拓宽旅游发展环境。

3.加强景区自身建设,增强自身实力。

首先,加强设施建设。山西内部景区交通条件和设施的改善,交通条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可进入性;同时,相配套的住宿业、餐饮业以及景区景点相关设施的建设及维护势在必行。

其次,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会展旅游景区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景区的引导人员、服务人员对服务的质量以及游客的口碑至关重要;此外,网站服务人员的素质培养,注重网上的服务性,耐心与咨询者进行交流,最大程度的服务于潜在游客,提升整体服务形象。

最后,坚持自身的特色塑造,无论是食住行、还是游购娱,不可千篇一律,一定要突出山西的本地特色;例如,在食材方面,以面食文化鲜明的突出山西特色。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进行满足游客的需求,长长的尾巴的确存在,只有通过努力实现长尾的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长尾理论的应用,对与山西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有助于山西旅游景区在旅游宣传平台上宽阔化、旅游资源上实现多样化、游客旅游方式自主化等优势,从而有效实现山西景区长足发展,使其获得持久的经济、社会、文化利益。

[1]张慧霞.山西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7,(10).

[2]孟佳.基于长尾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北方经贸,2010,(9).

[3]方竞敏.长尾理论与旅行社高端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猜你喜欢

长尾山西景区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