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探析*

2014-04-10茹丽燕刘凤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茹丽燕,刘凤兰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我党一直强调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1]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性

(一)正确的价值观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为一个人的行为奠定了心理基础,价值观的树立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于社会转型期,成熟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思维独创性强、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其中部分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主义重,自我意识强,缺乏责任感。这都影响大学生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甚至错误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必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正确的价值观转化为行为的动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成熟,但依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习近平指出:“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4]大学生面对多元化价值观,识别能力差,迫切需要科学价值观给予正确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具有其他价值观无法比拟的科学性,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4]后提出的,我们要用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攻坚时期,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大学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5]。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从宏观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但在微观上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同客体上不全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誉观,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但大学生对这四方面内容认识程度并不相同,学生普遍对与自己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认同程度较高,而对与自己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认同程度较低,从而体现出在认同客体上不够全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同主体上不均衡

大学生中不同个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也不同。整体来看,文史类专业的大多数学生能较清楚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做正确表述;但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中绝大多数不能对其内容做出正确表述;较之普通学生,学生党员能更清楚、更准确、立场更坚定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从而体现出在认同的主体上不均衡。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主体在知、情、行上不一致

我国一直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学习许多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理论,但受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以及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影响,使其中一部分学生从情感上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认同,更不能应用其中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他们的认同主要停留在认知认同层次,认知、情感、行为认同出现断裂。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原因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自我选择,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外因

第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多元化社会思潮干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纷涌而至的各种文化思潮在促进文化创新、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对社会主流思潮的干扰,但大学生因年龄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对目前的国际、国内局势不能深入了解,他们容易混淆视听、不明是非,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失效问题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失效问题却一直存在。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不到位,不能升华为情感认知,更不能指导自我行为,达成行为认同。

第三,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效果。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如贫富差距、官员腐败、就业问题、医疗问题等都使人们对现存社会产生质疑,虽然依法治国不断完善、政治民主不断加强,但市场经济中某些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渗透,使社会出现了不民主、贪污受贿、强取豪夺等不良风气,这都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的大众化程度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一定程度提升,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并不透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描述从宏观上、理论上比较全面的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原则与依据。”[6]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的认可度一般,许多学生认为比较晦涩、抽象、难懂。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内因

第一,价值观意识淡薄。信息化和网络化使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极具独立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他们不自觉地从自身感受去评判社会,利益至上的观点日渐突出,从而使价值观意识淡薄。

第二,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大学生的家长基本秉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使得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读书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考试是他们人生的重点,他们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大学生所处时代没有大的政治波动、经济动荡,他们缺乏人生阅历,辨别是非能力较低。

第三,特殊心理状态。新时代的大学生通常不满足父母或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指引,通常喜欢尝试。但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成长过程中备受家人呵护和关爱,习惯向家人和社会索取,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弱,通常从自我感受去判断事物,容易以偏概全,容易走极端。

四、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策略

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的作用,就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社会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反映,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长远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7]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需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此才能实现“中国梦”。但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使人们的理想信念也趋于多样化,越是多样化越是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而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如此才能更有效地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只有提升其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多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教学主体——教师的道德素质及业务素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只有教师业务素质提升了,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相关理论,才能将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才能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将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第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要在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与时俱进,教师教授学生的知识要补充最新的理论成果,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深化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还要注意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相联系,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与大学生的思考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微媒介”倡导网络教学,以便充分利用和认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提升课堂吸引力。

第四,革新教学评价机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主要是传统的试卷类评价模式。因此要革新教学评价机制,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注重课堂平时积累,制定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评价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传统理论考试,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传统考试是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但不应是唯一的手段,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三)认真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满意度

我国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党和国家一直重视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目前社会存在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1]。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要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改革力度。深度上是指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入手。广度而言,主要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体制层面及思想观念等各个领域的变革,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存问题。只有更好地解决了现实问题,才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满意度,才能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存的社会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只有我国才会出现。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中国力量才能更好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提升理论的大众化程度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也是要走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其民族性,也极具科学性,但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的内容而言却不能被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其理论的大众化程度有待提升。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表述已经相对简化,如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充分说明理论已进一步凝练,更接地气,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便于理解。只有能被大家理解的东西才能被大家接受,被大家接受才能实现认知认同,进而为知、情、行的统一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以凝聚“中国力”,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9(1-3).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1-2).

[3] 风笑天.大学的教育功能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05(1):83-84.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5] 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20(1).

[6] 杨 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状况及对策研究[J].实事求是,2013(6):19.

[7] 农华西.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161.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