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开创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的认识和思考

2014-04-10王秀凤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主劳动企业

王秀凤

(中石化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237)

对开创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的认识和思考

王秀凤

(中石化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山东 东营 257237)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科学和谐发展。为此,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开创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提供各种保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组织保障;扎实推进民主管理,切实履行维护职能,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基础保障;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典型示范,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思想保障;创新经营机制,推行绩效管理,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动力保障。

以人为本;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民主管理;维护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因此,作为国有企业,就要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科学和谐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蓄积发展后劲的必然要求,对于凝聚发展合力、激发队伍潜能、促进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提高对创建和谐企业劳动关系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将创建活动纳入企业的整体工作规划,完善组织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运行,工会牵头负责,劳资、培训、安全等相关科室共同参与,机关、基层同频共振的运行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形成领导关爱员工、员工忠诚单位、员工工作体面、劳动关系和谐、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为开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扎实推进民主管理,切实履行维护职能,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基础保障

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妥善处理好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把员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确保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深化工会民主管理,有效维护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是要强化民主决策。面对生产经营、工资发放、评先树优、和谐稳定等诸多问题,要以解决其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落实职工代表大会队制度,使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起到推动员工民主参与单位管理的重要作用。要认真检查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情况,做到决策民主、规范用权;进一步加强班子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补位、互相支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主管理、做好政务公开,做到团结民主、决策科学、廉洁高效。

二是要构建沟通民意通道。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让员工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表达意见的渠道。为此,要结合新形势下员工群众工作的特点、难点,开辟以领导信访接待日、职工意见箱、问询热线、思想动态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绿色通道,通过构建民意通道,保证员工群众的言路畅通,使员工的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要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从强化监督约束出发,逐步健全完善民主管理、队务公开、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各项制度。以基层“队务公开栏”为平台,全面推行以“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和渠道、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考核标准”为内容的“四个规范”和以“公开层面延伸到班组和现场;公开内容延伸到一切需要公开的内容;公开程序延伸到全过程;公开效果上向二次公开延伸;公开广度上向纵横、向全方位公开延伸;公开形式上向网络公开延伸”为内容的“六个延伸”,促进政务公开的不断深化。

三、加强教育引导,抓好典型示范,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思想保障

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带来的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和市场化经营,给员工思想上带来了更多、更新的冲击,要使劳动关系和谐就必须破除思想上的不适和顾虑。

一是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及时编发《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做到讲形势与讲政策相结合、面上宣传与专题宣讲相结合、集中宣传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充分发挥形势任务教育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作用,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实现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引路。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要求和目标,把各种典型、人才进行巧妙的结合,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职工利益的“无缝对接”,就要努力鼓励先进、塑造团队精神。因此,要注重挖掘、选树、宣传各层次、各类型的先进集体典型和先进个人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员工立足本职做贡献的热情。

三是加强法律法规教育。积极开展以“六五”普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和日常“学法用法”活动,增强广大员工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同时,加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企业内部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实现无内部人员犯罪、无重大刑事安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重大生产责任事故和火灾事故发生的“四无目标”。

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结合员工群众思维多元化、兴趣广泛化、性格自我化等时代特点,以“多元化思想向主流思想靠近,多元化群体向党组织靠近”为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员工文化娱乐需求,用健康的活动吸引人、凝聚人、教育人,通过喜闻乐见的兴趣爱好活动陶冶情操、益智健身,更好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

四、创新经营机制,推行绩效管理,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动力保障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资薪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而推行绩效管理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资薪激励制度。要以落实《劳动法》、《工会法》、《合同法》为保障,紧紧围绕激发员工创效积极性,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分解经营考核指标,促进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将“劳动体现价值,贡献决定分配”理念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为开创劳动关系和谐新局面提供组织保障、基础保障、思想保障和动力保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的科学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王友才)

F249.26

A

2095—7416(2014)06—0026—02

2014-12-16

王秀凤(1974-),女,山东无棣人,大学学历,中石化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工会干部。

猜你喜欢

民主劳动企业
企业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企业
企业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