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昆虫探究的兴趣

2014-04-10刘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胡蜂兴趣小组昆虫

刘蓉

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关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昆虫小世界》教学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

一、假设猜想,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如何调动孩子的思维,让他主动地投入思考中、探究中呢?采用假设猜想,我觉得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如在教学我校的校本课程《昆虫小世界》中的中的“形形色色的昆虫” 中的天牛这一章节时,先让学生猜猜“天牛是益虫还是害虫?”你能否画获写出天牛生长的路线图。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探究“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从而因势利导让学生查资料、找证据,最后统一认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气氛热烈,学生讨论,争论的热火朝天,学习兴趣十分高涨,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在探究“昆虫”的共同特征时,我把蜗牛、蚯蚓、蜘蛛、马陆等实物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边观察边猜想:他们都是昆虫吗?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是,有的说不全是,七嘴八舌、兴趣盎然,接着引导他们观察蜗牛、蚯蚓、蜘蛛、马陆与蝴蝶、蜜蜂等做比较,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了谁是昆虫,谁不是昆虫,进而总结出了昆虫的共同特征。

二、充分利用实验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学习《昆虫小世界》中“蚕”的前一个月,我给兴趣小组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人养4-5只蚕,并要求做好观察记录,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家里养上了蚕。到了教学时,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兴致勃勃地汇报并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成型的蚕茧,按小组来观察、研究它们的构造,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也很好奇,兴致很高。观察完后,我利用投影仪投影出剖开蚕茧,与学生共同探究了蚕茧与成虫的区别,课堂活跃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图片、视频、音乐、资料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教学《昆虫小世界》“鳞翅目”时,我给学生播放蝴蝶的视频,学生认真观看,好像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之中,这样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直翅目”蝗虫章节时,我给学生播放蝗灾影视片段,学生感受到了地震蝗虫带来的严重破坏性,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蝗虫的欲望,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四、办科学手抄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九月初新闻里播报这样的一则新闻:陕西安康市一些山区今年夏天发生了多起胡蜂蜇人事件,据安康3家大医院统计,3个月内已有230余人被蜇伤,21人不幸殒命。胡蜂在陕南山区多有分布,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今年格外频繁。据统计,今年以来汉中市3家医院也收治蜂蜇病人109例,其中6人死亡;商洛市中心医院接诊8起,其中1人死亡。近三个月来,安康市胡蜂蜇人至少已造成21人死230余人伤。

这则新闻我让昆虫研究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看了。孩子们的触动很大,他们没想到胡蜂蜇人竟能夺人性命。胡蜂属于昆虫,而在我们农村地区,胡蜂也是常见的,这是一个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好的契机。

于是,我让兴趣小组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对胡蜂进行研究。

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胡锋的外形特征,胡锋生长发育,胡锋生物种类,胡锋生活习性,胡锋种群分布,胡锋生物特性及危害,胡锋蜇人后的紧急处理,胡锋的防治等方面去查找资料。兴趣小组的学生领了任务后积极踊跃地查资料、找图片。一周后,一份份详尽的调查报告呈现在我的面前,一张张版面美观、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全交了上来。

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办手抄报,把科学与美术结合起来,不失为激发探究兴趣的一种方法。

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乐趣,提高兴趣

为了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昆虫特色的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课题组决定在举行昆虫绘画、手工制作比赛活动。孩子们手拿画笔,尽情挥洒,用手中的彩笔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可爱昆虫形象。

而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单是一场比赛,而是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的孩子留心昆虫,认识身边的昆虫,观察身边的昆虫乃至研究身边的昆虫。为我校的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 “以昆虫研究为特色的农村小学科技教育实践研究”开辟沃土。

以上是我在课题研究以及小本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兴趣的几种方法。培养科学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热爱学生,热爱科学,也一定能激发、感染学生,使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保持下去,让学生真正从昆虫探究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胡蜂兴趣小组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防治胡蜂的三种方法
广西胡蜂亚科的种类和分布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三招轻松治胡蜂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胡蜂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