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事官”利奥《历史》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2014-04-09赵法欣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基弗利奥外貌

赵法欣

“执事官”利奥是10世纪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学家,因为在瓦西里二世皇帝在位期间 (976-1025年)担任宫廷教士而以“执事官”之名闻名于后世。利奥的《历史》是关于10世纪下半期拜占廷帝国最重要的史料,该书共分10卷,主要记载了从罗曼诺斯二世直至瓦西里二世4位皇帝统治期间的史事,极为详尽地记载了拜占廷帝国在近半个世纪间对外扩张的内容。

尽管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但是利奥的《历史》在学术界所得到的关注程度与其自身价值并不成正比。对于这部史学著作当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历史》一书的结构,利奥的写作背景、思想观念以及时空观等等,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详尽的阐述。[1]特别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拜占廷史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问题,在研究利奥《历史》的学术成果中更是凤毛麟角。本文试图围绕利奥《历史》中人物形象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在探讨这部史学著作的基础上,以期对这一时期的拜占廷史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一、广泛的社会人群

利奥《历史》中的人物类型众多、涵盖广泛,按照身份划分包括皇帝、牧首、军人等;如果以社会性别的角度衡量则不仅包括男性人物,许多妇女和太监在利奥的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若是以国别划分则既有拜占廷人,同时也会涉及一些外族人。

在《历史》中,10世纪的几位拜占廷皇帝占有很大的篇幅。利奥认为罗曼诺斯二世皇帝总体上是一个正人君子,谈吐优雅,相貌出众,身兼各种美德,对待臣民仁慈公正。[2]利奥对尼基弗鲁斯二世的记载充满了赞誉之词,作者眼中这位皇帝勇敢、坚强、精力充沛,兼具各种美德于一身,特别是在勇气和力量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人。[3]利奥认为约翰一世能征善战,雄心勃勃,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却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即便是独自面对一支敌军,约翰也可以斩杀无数,全身而返。[4]此外,利奥还在《历史》中比较详细记载了瓦西里二世皇帝平叛巴尔达斯·斯科利洛斯和巴尔达斯·弗卡斯起义的过程。[5]

因为《历史》的主题是战争,所以有大量的军人出现在书中,其中既有军事将领,亦包括一定数量的普通士兵。尼基弗鲁斯二世的父亲巴尔达斯·弗卡斯曾担军区司令,其兄弟利奥曾出任西方军队司令,而其侄子巴尔达斯则担任过东方军队司令。[6]另外还有许多军事将领,如克里特远征军统帅约翰·库尔库阿斯、叛军将领利奥·梅里森诺斯、卡帕多西亚总督塞奥多利·帕尔萨库特诺斯等人,都身为显贵。普通士兵只要有英勇过人的战场事迹,便可以在利奥笔下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比如安纳托利亚军区的年轻士兵塞奥多修斯·美索尼克迪斯在普里斯拉夫攻城战中,顺梯子爬上城墙,一枪刺中一名守军的颈部,拜占廷军队由是大受鼓舞,一举攻入城内。[7]

活跃于10世纪下半期拜占廷帝国的若干神职人员,也经常成为利奥记述的对象,其中包括三位君士坦丁堡牧首波利埃弗克托斯、瓦西里一世和斯都底奥斯的安东尼三世,以及一些地方主教们。利奥笔下的几位牧首,集各种美德于一身,长年过着禁欲苦修的生活,具有高深的神学修养,称得起是牧首当中的典范。此外,在《历史》中出现的神职人员还包括安条克教长赫里斯托佛和亚德里亚堡主教尼古拉等。

10世纪一些比较著名的太监在《历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些是因为与宫廷事务密切相关,比如与尼基弗鲁斯竞争权力的约瑟夫·布林加斯以及罗曼诺斯二世皇帝的私生子、陪寝太监瓦西里·利卡佩诺斯等。另有一些太监则是以战士的身份出现于战场之上,例如太监君士坦丁·贡吉利斯,他曾经服侍过君士坦丁七世皇帝,并且奉命率领大军出征克里特。[8]

利奥在《历史》中为某些拜占廷妇女也倾注了一定的笔墨,其中既有皇室妇女也包括一些普通女性。利奥称塞奥法诺尽管出身卑微,但是她的美貌和体态的优雅胜过同时期的所有女性,并因此嫁给了罗曼诺斯二世皇帝。[9]塞奥多拉是约翰一世的第二任妻子,利奥说她虽然并不是美貌出众,但是在节俭和美德方面胜过所有其他妇女。[10]另外还有一些普通女性时常出现在《历史》中,包括在房顶上用装满土的陶罐砸死贵族马里亚诺斯的普通妇女,站在屋顶上勇敢地向尼基弗鲁斯二世扔石块的母女,以及在克里特诅咒尼基弗鲁斯二世的妓女等等。[11]

《历史》中的外族人主要是拜占廷帝国周边的各民族成员,他们因为与帝国交战而被利奥提及。虽然利奥习惯于将战争的起因归结为蛮族的主动挑衅,拜占廷人是在遭受损失后不得不被迫自卫反击,但是利奥并未因为这些蛮族是敌人、是“入侵者”而故意歪曲或贬低他们的形象。例如利奥虽然指出斯维亚托斯拉夫凶残好战的一面,但同时也毫不回避对这位罗斯大公做出积极的评价,称赞他为罗斯第一勇士。[12]同样,在利奥眼中,阿勒颇哈马丹王朝埃米尔赛义夫·阿尔·达拉精明并且活力充沛,从青年时代起在作战经验方面即已超越自己所有的同胞。[13]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利奥在《历史》中记载了形形色色的众多人物,使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看到当时拜占廷帝国广阔的社会画面。同时,在众多人物当中利奥比较侧重于对军人的描述,具体到拜占廷时期无疑是清一色的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一书的主题就是记载帝国在10世纪间所经历的历次战争,因此军人当仁不让地成为书中的主角。相比之下,妇女和太监在《历史》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且基本上属于从属地位。

二、人物塑造的三个维度

尽管《历史》一书中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都与战争相关,尽管这些人在战场之上的表现是利奥记载的重点,但是作者却有意识地对这些人物予以比较全方位的刻画,具体而言就是力求通过外貌、性格和心理三个重要的维度来塑造他笔下的人物形象。

(一)外貌

利奥很重视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并且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不同人物身体外貌方面的独特之处,因此他对于书中人物的外貌描写已经开始具有针对性,并不是千人一面。

利奥在《历史》中对一些人物外貌的描写,总是力求突出这些人物的显著特征,由此令读者深刻印象。例如在《历史》一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位人物尼基弗鲁斯二世、约翰一世和斯维亚托斯拉夫,三人身份类似 (都曾经是最高统治者)、行为相近 (统治国家、领兵出征),但是利奥在刻画三人的形象时,就他们每个人的肤色、五官 (特别是耳朵、鼻子、眼睛等部位)、身材、头发胡须等进行了细致地描绘,并且凸显出三人各自的外貌特征。[14]通过利奥的记载,我们看到的虽然是三位统治者的形象,但是拜占廷皇帝与罗斯大公在气质风度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拜占廷君主之间样貌的区别,便一目了然了。

与先前几个世纪的许多拜占廷史家相比,利奥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再仅仅满足于使用那些意思相同或者类似的修饰词汇来描述不同的人物,因为这样的处理不仅会令笔下的人物毫无立体感,同时又沦为空洞的符号,这样的处理方法无法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形象特征。这种状况从利奥开始有所改变,他开始注意对人物外貌进行专门刻画,因而《历史》中的人物外貌开始具备自身独有的特征。

(二)性格

在塑造人物性格的时候,利奥特别注意将人物的命运和他们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同时,在利奥笔下,人物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的写作方法更能还原历史人物的本身,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

利奥赞赏勇武过人、刚毅不屈的军人和壮士,如果某人具有坚毅勇敢的性格,那么他便有能力应对战场之上的一切,进而取得作战的胜利。约翰一世英勇无畏,冷静沉着,胆识过人,[15]因此才能够百战百胜;利奥·弗卡斯胆量过人,擅长判断谋划,危难关头总是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16]相应地,利奥鄙弃那些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无男子气概的人,这些性格上懦弱的人自然经常遭受失败的厄运。比如太监君士坦丁·贡吉利斯胆小怯懦,毫无男子气概,最终命丧蛮族之手。[17]

利奥笔下的人物性格不再是一元的,而是开始呈现出多重色彩。善与恶,美与丑都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并且利奥有意识地将人物性格与他们的行为有机地结合。例如他称赞罗曼诺斯二世皇帝性格温和,待人友善,但是因为年轻陷入声色犬马而难以自拔,由此损害了他高贵的人格。[18]此外,《历史》中一些人物的性格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多次在危难中保持冷静最终度过难关的尼基弗鲁斯二世在遇刺时显得极为无助;[19]意志坚强从不屈服的约翰一世在中毒之后也表现出痛苦与脆弱的一面。[20]利奥的这种处理方法似乎更为接近历史的真实,接近人性的本来面目。

(三)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塑造人物时的重要维度,利奥在塑造某些人物时,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变化。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出现在多里斯托伦战役期间,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及时地从失败的边缘清醒自拔,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保全了自己的部队。[21]

利奥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有意识地注重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述,同时善于将人物的命运与其心理素质相联系。在利奥看来,心理素质好、沉稳持重的人往往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反之,则遭遇不测。因为某人如果具有坚毅勇敢的性格,那么他便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进而能够走出困境、化险为夷。海军司令利奥闻听利奥·弗卡斯返回君士坦丁堡并准备篡夺皇位的消息后,一度震惊不已,但是因为能够在危机关头保持冷静因而最终找到解决困难的合理方案。[22]而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在困境面前常常会逡巡不前,阵脚大乱,因此自然经常遭受失败的厄运。如太监约瑟夫·布林加斯因为生性胆小,夺权活动失败后仓惶躲进教堂避难。[23]

于是我们可以认为,相比于相貌的英俊或身材的伟岸,利奥似乎更关注人物心理方面的成熟,因此那些足智多谋的人即使相貌平平、甚至略显丑态也可以得到作者的称颂。比如《历史》一书中的三位主要人物,他们在外形气质方面都算不上超凡脱俗,但他们或是能够克制欲望,或是做事冷静沉着,因此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可是也有一些人因为心理上的不成熟,最终只能以失败收场。尼基弗鲁斯二世的侄子曼努埃尔·弗卡斯不仅鲁莽冲动、顽固任性,而且经常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在964/965年率军远征西西里时仓促冒进,遭遇伏击,最终殒命战场。[24]

三、拜占廷史学发展新趋势的体现

通过解析利奥《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并与前代史学作品进行参照,我们可以看出拜占廷史学在10世纪间无论在作品体例、写作方法以及思想内涵方面都有所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作品体例、写作技法方面的变化

以利奥的《历史》为代表的拜占廷史学写作发展至10世纪末开始呈现出某些新的趋势和特征,具体表现在史学作品体例方面的变化,以及人物刻画手法上的转变等。首先,以《历史》为代表的许多10世纪的拜占廷史学作品不再遵循严格的编年体例,而是按照每部作品的主要人物进行内部章节排列,集中关注人物的事业和命运。以《历史》为例,该书共分10卷,第1卷自罗曼诺斯二世的统治写起,同时涉及尼基弗鲁斯·弗卡斯的征战,2至5卷记载尼基弗鲁斯二世在位期间的事件,6至10卷记述约翰一世的统治,其中第10卷还包含了瓦西里二世在位期间的史事。由此可见,利奥的《历史》虽然不是按照拜占廷统治者划分各章,但也没有严格遵循年代顺序进行写作。正是在这种类似人物传记式的新体例之下,利奥可以对《历史》中的众多人物予以细腻的刻画,从外貌、性格到心理,令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这种体裁也被后世的许多拜占廷史家继承发展,如11世纪的米哈伊尔·普塞洛斯和米哈伊尔·阿塔里亚迪斯等。[25]

其次,《历史》一书中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拜占廷史学作品中人物刻画手法的转变。利奥对人物的刻画,无论是具体而细腻的外貌描写,还是人物的多重性格,抑或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活动,都是这一新趋势的鲜明体现。这种新趋势的核心在于,一些拜占廷历史学家开始有意识地对人物进行如实记述,力求再现人物的真实面目。塑造人物形象时,利奥在外貌、性格、心理这三个方面力求准确客观,因此《历史》中的人物形象便显得丰满而真实。这种真实性是《历史》中人物形象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利奥塑造人物形象方法上的突出特点。

(二)人文观念的萌发

利奥对于《历史》一书的编纂和写作手法、他对书中人物的塑造,同时反映出作者的一些人文观念。

首先,身为执事官的利奥笃信上帝,这可能令他无法彻底摆脱“上帝决定论”的束缚。但是《历史》一书中某些人物的行为及其结果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利奥承认人的行动与思想可以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并且有可能改变最终的结果。《历史》中的大量信息表明,利奥突出并强调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10世纪拜占廷史学发展的新趋势,即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记录那些值得世人模仿的道德准则、理想和生活方式。[26]利奥的这种创作思想反映出10世纪拜占廷作家对时代和人类命运理解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那个时代人文精神盛行的时代特征。[14]

其次,利奥通过人物社会活动的描写将视角扩展至整个拜占廷社会,力求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协调和冲突,进而将人文的原生态放大并展示了整个社会层面。利奥书中所记载的时间范围,是拜占廷帝国中期大规模对外扩张的时期。从10世纪中叶起直至11世纪初,帝国在尼基弗鲁斯二世、约翰一世和瓦西里二世三位军人皇帝的率领下大规模对外扩张。通过对这段扩张史的详尽记述,利奥以独到的眼光洞悉时代的主题,他笔下出现的主要人物形象也正是那个时代最为活跃的一批人物。此外,利奥在《历史》中还揭示出拜占廷帝国在10世纪另一个重要的发展主题,即地方豪强势力染指帝国最高权力。无论尼基弗鲁斯二世、约翰一世还是巴尔达斯·斯科利洛斯,都是拜占廷省区豪强实力膨胀之后夺取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利奥在《历史》中明确地展现出拜占廷贵族阶层获取帝国权力的野心,他运用大量的篇幅来记述贵族集团与中央政权争夺权力的斗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一书所记载的主要事件是那个时代的核心内容,书中的主要人物则是那个时代最为活跃的一群人。[27]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历史》中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新趋势,既是拜占廷史学编纂技巧上的变化,同时也是作者利奥史学观念的更新。利奥的《历史》迎合了拜占廷史学发展的新趋势,代表了拜占廷史学史上带有人文色彩的现实主义史学的萌芽。

[1]Α.Μαρκóπουλος.Ζητńματα κοινωνικον φνλου στονΔιáκονο,στο Ενθν μησις Νικολáου Μ.Παναγιωτáκη,Ηρáκλειο,2000,p475-478

[2]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Byzantine Military Expansion in the Tenth Century,Introduction,Translation,and Annotations by A. -M.Talbot and D.F.Sullivan,Washington,D.C.:Dumbarton Oaks Research Library and Collection,2005,1.2,p58

[3]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5.8,p139

[4]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3.2,p.89;4.3,p107-108;6.3,p146

[5]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10.7-10,p212-218

[6]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3.7,p96;2.1,p71;10.7,p212

[7]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8.6,p181-182

[8]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1.2,p59-60

[9]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3.9,p.100;2.10,p83

[10]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7.9,p174

[11]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3.7,p96;4.7,p.114;2.6,p76-77

[12]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8.5,p181

[13]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2.1,p70

[14]赵法欣.从《历史》中的人物样态看利奥的史学新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22-24、p26-27

[15]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6.3,p146

[16]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2.1,p71

[17]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1.2,p59-60

[18]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1.2,p58;2.10,p82

[19]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5.7,p138-139

[20]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10.11,p219-220

[21]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9.10,p198-199

[22]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9.4,p191

[23]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3.7,p97

[24]The History of Leo the Deacon,4.7-8,p115-116

[25]A.Markopoulos.The Portrayal of the Male Figure in Michael Attaleiates,in Η αυτοκρατορια σε κριση (;): το Βυζáντιο τον 11ο(1025-1081),ς Β.Βλυσiδου,Αθηνα,2003,p221

[26]A.Markopoulos,Byzantine History Writing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Millennium,in Byzantium in the Year 1000,ed.P.Magdalino,Leiden;Boston:Brill,2003,p186

[27]赵法欣、邹薇.论利奥《历史》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p121

猜你喜欢

基弗利奥外貌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浅谈基弗艺术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黑鹰”之路——“UH-60的成长故事”(下)
变形记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