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旅游语篇译者的体裁意识

2014-04-08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译语体裁语篇

矫 燕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1)



培养旅游语篇译者的体裁意识

矫 燕

(吉林建筑大学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1)

翻译不但是语际间的转换活动,更是不同文化间的交际活动。因此,为了让译文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接受,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提高体裁意识,即熟知不同文化中不同文本类型的语篇结构特点,从而创造出符合译语读者认知结构的译文。

译文; 体裁; 文本类型; 语篇结构

翻译不但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实践过程中,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上由其引起的语言上的不同,给译者带来重重翻译障碍。因此,熟知不同文化的语篇体裁特征是译者做好翻译的前提,能够为译者创造出良好的译文打下基础。

一、体裁的含义

体裁是指在文学、音乐、绘画等领域,艺术作品的样式和类型,体裁可以视为一种生成特定语篇结构的符号系统,能体现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通常具有“重复性”、“习惯性”,像“履行常规一样”。[1]交际目的决定体裁,并决定语篇的内容和风格。虽然同一体裁不同语篇存有差异,但因其交际目的相同, 仍被看作具有相同体裁。[2]体裁可随文化或语篇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其基本原则不可任意更改,因此,使用者可在不破坏体裁基本原则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德国学者诺德认为体裁规约是交际活动标准化的结果。如果某些场合反复使用同一(或多种)功能的文本,那么文本即获得规约的形式。体裁规约可在文本表达和文本接受两方面发挥作用,因为作者想要实现他的交际目的,就必须使文本形式与规约一致,而且文本接受者也只能从文本形式规范中推断作者的意图。[3]体裁规约是文体公认的标准形式,同一文化不同类型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体裁规范,不同文化同一类型的语篇规范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事实用语篇汉英翻译的译者要想译出佳作,应该熟练掌握语篇在汉英语言中各自的体裁。

二、忽视体裁导致的翻译失误

熟知译文语篇在译语中的体裁特点对于语篇翻译至关重要。就旅游语篇的表现风格而言,汉语与英语迥异。倘若译者在没有考虑到译语读者审美情趣的情况下创作译文,那么译文将无法得到译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如例1,汉语旅游语篇为刻画景物所运用的夸张华丽的语言风格为汉语读者所欣赏;而在英语读者看来语篇溢满浮夸之词,令人难以置信。如果译文按照原文逐字翻译,那么译文必定使译语读者迷惑不解。相反,英语读者欣赏客观平实的景物描写,例2仅使用简单的名词,却勾勒出景物朴素自然之美。

例1: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

——庐山锦绣谷

例2:It was a beautiful world, a place of warmth and air and light, sweet sounds, sun and color to dazzle the mind.

在翻译实践中,许多译者因为忽视体裁,结果造成译文风格不符或结构混乱等翻译失误。那种不顾译语文化和语篇结构特征,不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和审美习惯,单纯要求译文与原文形式上对等的翻译会导致译文无法完成其交际目的和文本功能。译文通常存在以下翻译失误:

(一)文化误译 当译者忽视译语文化,过分注重译文和原文语言形式的对应,这样产生的译文不仅不符合译语读者的认知结构,更难以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如“元宵”和“正月十五”在中国文化里是具有特定文化蕰含的词汇,但英语读者却毫无概念。假如只音译为“yuan xiao”,英语读者是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的,所以音译后附以注释,英语读者就会完全理解其含义,如“yuan xiao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而“正月十五”是指中国阴历一月十五,所以只能译作“15th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二)结构混乱 当译者不顾译语读者的认知水平和写作习惯,使译文的篇章结构完全按照原文进行铺陈,译文语篇缺少空间架构,导致译文虽然与原文在形式上对等,但其结构松散,语义重心不明。如例3,译文中句子间逻辑出现问题,关系代词“which”指代不明,既可以指代泉水,也可以指代琼浆。

例3:原文:相传麻姑仙人从南岳深山采来灵芝,用这里的泉水酿出琼浆为王母祝寿。

译文: Legend says that Ma Gu used to collect funguses from the mountains and make good wine out of them and the spring water here, which was then sent as a present to the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to her health.

以上误译表明,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时,必须充分了解原文和译文在各自语言环境中的体裁差异,包括文体特色、篇章结构、语言习惯等差异,才能准确地创造出译语读者欣赏的译文。

三、在翻译实践中培养译者的体裁意识

因为语篇的组织模式受体裁制约,所以译者在利用目的语进行语篇建构时必须遵循其体裁惯例,确保译文在语法、文体风格上符合正常译语读者的认知结构和欣赏水平。为此,译者必须具有体裁意识,熟练掌握不同语篇类型的体裁,语篇的体裁及交际功能不同,可导致其语言风格和语篇结构模式有异。不同语篇都有其各自的行文规律。而“体裁意识”可帮助译者找出特定语篇的建构模式,发现其内在特定组织规律,从而有计划地谋篇布局,以实现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并符合译语读者的心理期待。因此,为培养正确的体裁意识,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转换思维 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如汉语民族是曲线思维,而英语民族是直线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两个民族的写作方式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要想顺利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必须首先要转换其思维模式,用译语读者的思维模式思考并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译文才能符合译语的体裁规范,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比如,英语读者喜欢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然后加以细节说明;而汉语读者善于含蓄隐晦,往往做总结性陈述。因此,汉译英时,译者要根据英语读者的逻辑思维进行语篇架构。

例4:原文: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海盐县境内的南北湖风景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由湖塘,融山,海,湖自然景观于一体,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译文:Located in Haiyan County, north of the Hangzhou Bay, the Nanbei Lake is one of the scenic resort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aracterized by its divergent scenic,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highlights. With an area of 30 sakms, the resort comprises four sections: The Lake Area, Yingchaoding (eagle-nest top), Tanxian Hill and the Seashore.[4]

上例中,汉语语篇在陈述南北湖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后,接着描述其面积、组成部分和人文景观,最后篇末再次重申其重要地位以示强调,属于典型的汉语思维模式。而译文需要按照英语的思维模式进行空间架构,即首先开篇点明南北湖的重要地位,然后再分别详细描述其人文景观、面积和组成部分。

(二)转换风格 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各异,决定了其语篇风格的差异。译文要想被英语读者接受,译者就需要运用英语读者欣赏的语言风格。比如旅游宣传类文本,其汉语语篇传统上讲求文采,措词华丽,多用成语和四字结构;而其英语语篇则注重简洁客观,通过简单的描绘力图再现景物的特点。因此,汉译英时,译者必须考虑英语读者的审美观,改变原文华丽的风格,避免夸张,化过度渲染为写实,用平实的语言再现景物的客观特点,其目的在于传达原文信息,提高译文可读性,以符合英语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标准。

例5:原文:泸沽湖是一个天然内陆淡水湖,位于滇西北云南与四川两省交界处,面积50平方公里,海拔2680米,平均水深45米,湖中有8岛14海湾和一个海堤连岛,湖岸植被葱郁,青山环绕,风光旖旎。

译文:Luguhu Lake is a natural fresh water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southwest China’s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 with an attitude at 2,68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and an average depth of 45 meters. It covers an area of 50 square km in which there are eight islands, 14 coves and a dyke, with green plants thriving on its banks.[5](P141)

原文中,“植被葱郁,青山环绕,风光旖旎”是汉语语篇为强调效果经常运用的四字结构,为汉语读者所推崇,读过之后会产生想一睹芳容的迫切心境。而英语讲究用词凝练,因此英译时必须转换风格,化繁为简,变虚为实,用平实的语言再现景观之美。因此,译文中只利用一个“green”就表达出湖岸植被之长青的美景;而用“thriving”则传达出植被葱郁茂盛的感受,可谓词简却意妙。

体裁不但是构成语篇特性的基本要素,而且在结构层面对语篇的组织模式起到制约作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具有体裁意识,从而解析出特定语篇特定风格和结构组织规律,以便找出更有效的构建译语语篇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创造出流畅、地道的译文。

[1]秦秀白,“体裁分析” 概说[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

[2]Kay, H, &T. Dudley-Evans, Genre: What teachers think[J]. ELT Journal, 1998. 52/4: 308-314.

[3]Christina Nord,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熊力游.旅游广告文汉译英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4,(4).

[5]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责任编辑 张吉兵

H315.9

A

1003-8078(2014)04-0119-03

2013-12-30

10.3969/j.issn.1003-8078.2014.04.36

矫燕(1978-),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译语体裁语篇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AIDMA 法则观照下广告译语的美学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