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能过剩顽疾未愈,建材工业下行趋势或延续

2014-04-07

商品混凝土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材工业平板玻璃生产能力

产能过剩顽疾未愈,建材工业下行趋势或延续

受益于一季度的高增长,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维持在合理区间波动,是近年来建材工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低能耗加工制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果的体现。但行业增速放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运行特征

(1)优化产业结构显效 经济效益保持平稳

上半年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2%,增速同比回落 3.1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 1410亿元,同比增长 21.8%。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同比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较快增长。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低于 7%;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轻质建材等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保持 15%以上的增长。

上半年建材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和经济效益的平稳,是近年来建材工业延伸产业链、发展低能耗加工制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结果的体现。以建材工业中的混凝土和水泥制品、砖瓦灰砂石等产业为例,近年来这些产业的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十一五”以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砖瓦灰砂石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迅猛增加,且其主要成份是民营企业,投资额超过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建材传统产业。

(2)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中国建材联合会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但建材产品需求仍保持较大规模且有一定程度扩大;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下滑,但仍然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 11.4 亿吨,同比增长 3.6%,6 月份当月全国水泥产量2.3 亿吨,同比仅增长 0.8%,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最低月同比增长率;平板玻璃产量 4.1 亿重量箱,同比增长 4.7%,6 月份当月全国平板玻璃产量 7033 万重量箱,同比下降1.9%。商品混凝土、石膏板、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技术玻璃等建材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3)主要产品价格波动下行

今年以来建材产品出厂价格呈现在波动中下滑趋势,但总体还在合理区间。6 月份建材及非矿产品出厂价格比今年5月份下降 0.1%,比去年 6 月份高 0.8%,上半年平均仍然比去年同期高 1.2%。今年以来水泥、平板玻璃出厂价格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与今年年初相比,每吨水泥价格下降 18 元;每重量箱平板玻璃价格下降 5 元。与去年上半年相比,水泥、平板玻璃及主要建材产品价格仍然高于去年同期,这也是今年上半年建材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

(4)出口下行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建材商品进口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上半年建材商品进口 1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4%,反映出国内市场对于石材荒料等建材产品的需求较大。

(5)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

上半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199 亿元,同比增长 14.3%,投资总体保持平稳。水泥等传统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水泥制造业完成投资下降 12.2%。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砖瓦及建筑砌块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较大规模和较快增长。从地区结构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保持 12%以上的增长,西部地区保持18% 以上的增长。

存在问题

(1)供需失衡特征显现 行业下行压力放大

与一季度相比,上半年的数据出现了“三减一增”——主营收入比、利润总额比、出口总额比减少,应收账款增加。这说明二季度已经比一季度有所滑落。下半年很有可能延续滑落的趋势,要引起高度警惕。

同时,随着近年来的在建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水泥、平板玻璃行业总产能仍在增长,全行业产销率走低,应收账款增加,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风险依然较大,特别是少数地区仍然存在盲目新上项目的现象。产能过剩仍然是建材工业的顽疾。

(2)主要产品价格下降

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减少、重点工程逐步收尾及降雨等气候性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建材市场需求走弱。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的加快释放,市场供需失衡特征显现,产品价格持续波动下滑。从近几年的水泥出厂价格的走势看,每年的 4 月和 5 月水泥价格都有一个回升的过程,然而今年水泥价格却持续下滑,下行压力日益显现。今年以来,平板玻璃价格也呈现持续低位下滑态势,6 月份平板玻璃价格已降至每重量箱 68 元,创 2012 年 9 月份以来的最低,部分平板玻璃企业已处于亏损边缘。上半年,水泥产销率 98%,比年初下降 0.9 个百分点,库存增加 7%;平板玻璃产销率 85%,比年初下降 3.7 个百分点,库存增加 35%。

就目前趋势看,还没有明显迹象表明水泥价格持续波动下滑将得到改观,而根据平板玻璃行业历年产业运行周期分析,短时间内也很难走出低位波动区间。水泥和平板玻璃价格的持续走低也预示了行业下行压力有所放大。

(3)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资金紧张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关注度不断提高,金融系统对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将越趋严格对待,难贷、惜贷现象频繁显现,部分企业甚至出现银行抽贷的情况。今年 3 月份以来,国内贷款在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呈下降态势,且降幅逐渐加大。今年前 6 个月,国内贷款在资金来源中占比 7.7%,同比下降 0.7个百分点。此外,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利率不断提高,部分企业贷款利率在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5%~20%,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已成为水泥和平板玻璃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今年以来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矛盾依然突出,已成为影响当前建材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截至 6 月底,全国建材工业应收账款净额达到 4530 亿元,同比增加676 亿元,增长 10.5%,应收账款净额已占到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21%。其中,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应收账款净额达到 2026 亿元,同比增加 345 亿元,增长 4.9%,应收账款净额已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45%;水泥制造业应收账款净额为 793 亿元,同比增加 65 亿元,增长 12%,增幅超过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幅 5 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净额已占到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 17%。

水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建材主要产业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一方面表明当前建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依然较大,建材企业的销售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建材企业的坏账风险,减缓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4)产能过剩仍是顽疾

随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不断努力,建材工业遏制产能过剩工作得到不断推进,今年上半年水泥、平板玻璃新增能力比去年同期均有所放缓。截止到今年 7 月上旬,全国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 17 条,新增熟料生产能力 2600 万吨,新增水泥能力 5000 万吨,与去年同期新增水泥熟料生产线 49 条、增加熟料生产能力 5500 万吨、增加水泥生产能力8000 万吨相比有所下降;10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投产(复产1条),新增平板玻璃生产能力 3000 万重量箱,去年同期新增14 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新增平板玻璃生产能力 5300 万重量箱。尽管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速度有所放缓,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新增产能的释放压力仍然庞大,产能过剩压力仍不能认为已经得到根本性改观。目前,全国平板玻璃生产能力达到 11 亿重量箱,上半年平板玻璃能力利用率 75.2%,低于去年上半年水平(76%);且产能释放速度有所加快;全国水泥熟料生产能力 18.9 亿吨、水泥生产能力 34.2 亿吨,上半年水泥能力利用率 67.6%,低于去年上半年水平(70%),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还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5)效益增幅进一步收窄

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今年以来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增速在 20% 以上。但随着去年下半年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较快增长,基数较低的影响将会逐步消失,对今年下半年而言,利润总额增幅将会进一步收窄,从今年实现利润总额的累计增长速度来看,增速也是在逐月回落的。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猜你喜欢

建材工业平板玻璃生产能力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2021年我国彩色平板玻璃进出口贸易分析
提高母猪生产能力的措施
俄罗斯平板玻璃工业现状分析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谈谈建材工业中燃烧器具及电器的节能问题
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18-2019年本)
建材工业标准化工作会在京召开
山东省质监局抽查平板玻璃产品全部合格
两部委公告符合要求的水泥、平板玻璃建成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