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4-04-07杨海文

山西建筑 2014年18期
关键词:支设穿墙通病

杨海文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工程施工中,由于事前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经常发生,重复出现、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定义为质量通病。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很多,包括管理因素、施工工艺因素、责任心不强因素、操作者施工水平因素等。质量通病的存在,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观感质量,尤其是主体施工阶段的通病,甚至有些问题影响到工程结构、使用功能的安全,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克服质量通病的出现是项目施工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主体施工阶段常见的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预防措施,从而消除及减少了质量通病的重复出现。

1 钢筋位移

1.1 形成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没有进行有效定位,在浇筑时,将钢筋随意撬动及踩踏造成钢筋位移。

1.2 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前利用盒尺画出钢筋间距、排距分挡线,在绑扎时不论墙筋或板筋均拉通线绑扎。先定出起步筋的位置,然后进行分档。起步筋位置:第一道箍筋及墙体第一道竖筋、水平筋距支座的距离控制在5 cm或5 cm以内。2)绑扎完毕后的成品保护非常重要,制作专门的高马凳、铺垫脚手板,水电施工及浇筑混凝土时应使用专门的马凳和梯子,防止踩踏钢筋。应适当增加架立筋并加强成品保护,严禁不必要的攀爬、踩踏。3)对墙、梁、柱钢筋设置定位筋,梯子筋、柱筋定位筋。墙模板上口设水平定位筋,实现钢筋位移双控;柱、墙上口钢筋必须与定位筋绑扎牢固,保证钢筋保护层、位置均准确。4)浇筑时要有专人负责钢筋的调整。

2 烂根、蜂窝、麻面、不密实

2.1 形成原因

模板合模时底部未找平,接槎处未进行清理,造成烂根;模板表面的残留灰浆未清理、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振捣不到位混凝土内气体未引出造成麻面,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过大,振捣方式不对、层高较高,混凝土浇筑布料时落差较大,造成混凝土离析。

2.2 防治措施

1)墙根地面用3 m~4 m大杠搓平或抹找平砂浆并在里线外5 mm贴直泡沫条,以保证模底不漏浆、不烂根(注意泡沫条厚度是多少应根据是否胀出5 mm,长了进入混凝土,短了根部不齐,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2)合模前,应对模板进行认真清理,清除板面残留灰浆,均匀涂刷脱模剂。3)浇筑前应制定出浇筑路线,布料手应听从指挥,合理安排,连接布料,杜绝在混凝土初凝后才开始浇筑下一层。4)浇筑墙体混凝土前,先铺一层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厚50 mm,防止烂根。5)浇筑时,混凝土应布料均衡。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采取防止模板、钢筋、钢构、预埋件及其定位件移位的措施。浇筑要分层,自制分层杆,每50 cm一层,严禁一次浇筑到位;浇筑高度不应超过3 m,如超过则应采用溜槽或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分层;顶板浇筑时一次摊开的面积控制在5 m2左右,随浇筑随振捣。6)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必要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振动棒振捣混凝土要求:振捣点按行列式排点,间距450 mm;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50%;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4倍。工地上使用的振捣棒的有效振动半径一般为R=20 cm~30 cm,所以每振点的距离为1.5R=50 cm左右;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一般情况下一个点的振捣时间为20 s~30 s之间,混凝土表面不再明显下沉,无气泡,有浮浆时则应停止振捣。混凝土振捣应能使模板内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均匀,不应漏振、欠振、过振。7)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气泡不能排出,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复振。

3 墙面平整度差、错台

3.1 形成原因

模板拼缝不严密,加固系统刚度不足,主次龙骨间距大,对拉螺栓间距大。没有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合理计算模板体系。

3.2 防治措施

1)根据墙体厚度及高度计算混凝土的侧压力,确定模架体系施工方案,在计算时不能按模板及加固材料的理论数据,应按现场材料实际数据进行计算。2)模板的计算主要是刚度计算,是否满足混凝土的侧压力,一般情况下,200 mm厚剪力墙模板支设,面板为15 mm的竹胶板,竖龙骨为方木,间距200 mm,横龙骨为φ48钢管@460(在竖龙骨外侧),上中下至少4道。如墙体过长时,整体模板不太现实,此时可考虑分块,但应尽量减少接缝;全部模板拼缝设置海绵条。

4 门窗洞口不方正

4.1 形成原因

模架体系支设工艺不正确,模内顶撑间太大,断面太小;模内无斜顶撑,刚度不足,不能保持方正;混凝土不对称浇筑将模挤偏;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移动。

4.2 防治措施

1)洞口支设采用墙模包侧模的方式,具体为墙模板超出洞口侧立面100 mm,侧面模板加龙骨厚度为100 mm,保证龙骨的外边与墙模外边重合,在墙模洞口处垂直时,能有效保证洞口立面垂直。2)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应对洞口两侧进行对称浇筑,均匀进行浇筑、振捣。门洞口等部位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必要时使用附着式振捣器。3)门窗模板内设足够的支撑,用于方木必须经压刨处理,保证截面尺寸统一。模板穿墙螺栓紧固可靠。

5 阴阳角漏浆

5.1 形成原因

模板拼缝不严密,对缝隙未采取封堵措施,振捣点位置不正确。

5.2 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应平整,胶合板模板的胶合层不应脱胶翘角;2)施工现场组装的模板,其组成部分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3)全部模板拼缝设置海绵条;海绵条尽量不要粘在结构面上,而应该粘贴在模板或方木上,这样就不会因清理不干净而影响结构;4)梁板阴角、剪力墙阴角处需设置木龙骨加固,确保几何尺寸和防止漏浆。模板板缝应与模板次梁钢管方向垂直(可有效控制高低缝现象),对与模板次梁钢管方向一致的板缝处需增加小条模板、小木方进行加强处理,便于模板加钉固定和防止漏浆等;板模板支撑次梁钢管应伸至梁边;5)对柱墙梁的阳角处,模板立边应顺直整齐,板边应粘贴海绵条,在每个转角的模板两边设木龙骨,保证角部的刚度;6)浇筑时,振捣点应距模板100 mm开始布点,严禁紧贴模板振捣。

6 楼梯踏步尺寸控制不到位、收面不平整

6.1 形成原因

因用木模支设,踏步的尺寸不好控制,存在误差,且加固困难,稳定性不足,用于固定楼梯踏步立模的木拉条影响收面,拆模时撬坳模板破坏踏步的棱角。

6.2 防治措施

1)楼梯模板做定型设计,可设计成清水楼梯钢制模板,在支模时将角钢作为防滑条直接固定在楼梯踏步角。为保证角钢牢固性,角钢上焊3个铁角插入混凝土内。2)浇筑混凝土时楼梯踏步表面随打随撒1∶1水泥灰,随用铁抹子压光。3)采用混凝土的二次抹压工艺。即在混凝土刚振捣完毕,为控制其沉陷及收水作用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和面层平整,保证表观质量,在混凝土初凝前与终凝前采取对结构或构件面层混凝土进行压实、抹平、防止开裂的技术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表面裂缝的开展。4)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5)拆模后应立即进行成品保护。

7 楼层接槎胀模、漏浆

7.1 形成原因

混凝土剪力墙楼层接槎处模板支设难度大,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达标、模板下边未粘海绵条,造成漏浆、流泪现象、穿墙螺栓间距大,外墙内外侧模板底在同一水平面上,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在同一标高,造成外侧接缝处不严密,无法对其进行加固。

7.2 防治措施

剪力墙(外墙、楼梯间)楼层接槎模板支设,下层混凝土浇筑时,在距板底130 mm处设置穿墙螺栓固定模板。在上层支模时,将外侧模板下探200 mm,利用下层穿墙螺栓固定模板。在下层混凝土墙面距板底200 mm处外墙面弹模板下边水平控制线。在外侧模板底边粘贴海绵条,使模板与墙面紧密结合。在楼面上部230 mm处设置穿墙螺栓固顶模板。控制两道穿墙螺栓的竖向间距不大于550 mm,增强接槎处模板的刚度。

8 结语

以上是对如何防治工程质量通病的一点浅析,只要在思想上树立质量观念,在行动上付诸实施,认真遵守施工工艺,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程质量通病就会得到有效遏制,使工程质量水准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支设穿墙通病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35kV穿墙套管绝缘击穿分析与探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技术优化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非直角剪力墙木模支设巧加固
基于LTCC 的高集成度微波穿墙传输电路设计
基于LTCC的高集成度微波穿墙传输电路设计
模板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