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东海堤冲淤形势与防护对策分析

2014-04-07杨建民

山东水利 2014年9期
关键词:堤段海堤大堤

杨建民

(胜利石油管理局生产管理部,山东东营 257001)

孤东海堤冲淤形势与防护对策分析

杨建民

(胜利石油管理局生产管理部,山东东营 257001)

分析了多年来孤东近堤海域水深情势、等深线位置变化、根部水深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剖面的冲淤特征情况,同时结合多年的监测资料提出防护对策。

孤东海堤;冲淤形势;防护对策

孤东海堤位于东营市河口区东部的渤海浅海区域,黄河入海口以北约15 km处,始建于1987年,全长约16.7 km。2005年对孤东北大堤进行了堤脚加固,目前,孤东东大堤K0+000~K3+ 400段受KD401进海路的保护运行良好,没有出现损坏情况;K3+400~K10+000段海堤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

1 孤东近堤海域水深情势分析

1.1 孤东近堤海域水深情势

1)各等深线大部蚀退,蚀退最剧烈的区域出现在近堤南、北两部海域。根据2010—2012年孤东近堤海域等深线比较图可以看出,2010—2012年孤东海堤近堤海域大部分处于冲刷状态,北大堤和东大堤交汇区海域基本保持稳定,证明了该区域的防护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等深线整体上出现了向近堤靠近的现象,尤其是南北两侧海域尤为明显。

2)丁坝的影响。丁坝的修建改变了附近地形的冲淤形态,从等深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丁坝南部区域产生淤积,但丁坝以北根部水深则产生了冲刷,其他部分变动不大。在丁坝南部与海堤交汇处产生了一个水深小于1 m的浅滩,浅滩面积年际变化不大。

1.2 孤东近堤海域等深线位置变化

2012 年与2010年相比,孤东近堤海域等深线位置呈现出全部向陆地靠拢的趋势。冲刷最剧烈的区域出现在北大堤近堤海域,在中部海域基本上处于冲淤交替的准平衡状态,南部海域主要表现为冲刷,程度仅次于北部海域。孤东近堤海域总面积为76.08 km2,其中2010—2012年间,冲刷面积为42.35 km2,淤积面积为19.47 km2,冲淤平衡面积为14.26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55.66%,25.60%,18.74%。

1.3 孤东海堤根部水深情势

2010—2012 年间,孤东海堤近堤根部水深加大与减小的堤段共存,水深加大堤段(冲刷堤段)大于水深减小的堤段(淤积堤段)。

在27个孤东海堤断面中,近堤根部水深加大的有18个断面,水深平均加大0.69 m,最大水深加大1.48 m。重点防护部位产生一定的淤积,说明了对孤东海堤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但在南、北部防护上则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2 孤东近堤海域冲淤变化

2.1剖面图及剖面冲淤变化特征

2012 年相对于2000年总体表现为剧烈冲刷。

1)北部海域主要表现为断面剧烈冲刷,并且海堤前沿沙坝均有剧烈冲刷;剖面整体比降减小,平均水深进一步加大,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保持较快的冲刷状态,而且冲刷趋势为由外而内,由南向北,逐步蚕食海堤附近的浅滩。

2)中部海域主要表现为在经过较为剧烈的冲刷后,冲蚀速率逐步放缓,大部分剖面海堤根部水深大于4 m,水深最大处达到7 m后,海堤根部水深逐步减小到5.5 m。

3)南部海域主要表现为断面剧烈冲刷,并且海堤前沿沙坝均有剧烈冲刷,剖面整体比降逐步减小。

2.2 孤东近堤海域冲淤量

孤东近堤海域布设27个剖面,断面长度约5 km,测区面积76 km2,2010—2012年度整体表现为冲刷,冲刷体积为0.18亿m3,平均冲刷厚度为0.27 m。2010—2012年度有24个剖面均发生冲刷,冲刷最大的两个剖面分别是J8和J9,冲刷厚度达到0.69 m、0.59 m。

孤东近堤海域从2000—2012年共计12年的时间里,该海域平均刷深1.84 m,剖面最大冲刷深度达到3.38 m,出现在J26剖面。从冲刷程度上可以看出,该海域的南北两侧是冲刷的重点区域,中部海域的冲刷程度远小于两侧,多年平均冲刷深度达到0.15 m。孤东近堤海域的冲刷速率并没有明显减小,只是重点冲刷区域集中在了该海域的南北两侧,海堤中部海域达到了准动态平衡阶段,在2010—2012年度,甚至部分剖面发生了轻微淤积。

孤东近堤海域除J1和J2剖面以外的所有剖面,平均水深都达到4 m以上,其中J8~J16剖面的平均水深都达到甚至超过了7 m水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孤东海堤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可知,在2000—2012年共12年的时间里,剖面平均冲刷厚度超过3 m的剖面共有4个,分别是J5、J6、J25、J26,而且平均冲淤厚度超过2 m的剖面都分布在该测区的南北两侧。

3 结论及建议

1)2010 —2012年孤东海堤近堤海域处于大部冲刷状态,北部和南部海域水深出现冲刷状态,北大堤和东大堤交汇区海域基本保持稳定,海堤根部水深有所减小,证明了该区域的防护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各等深线整体上出现了向近堤靠近的现象,尤其是南北两侧海域尤为明显,这说明海堤防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任重而道远。

2)孤东近堤海域2 m等深线全部表现为蚀退,其中J2剖面蚀退最为剧烈,达到-0.58 km, 3 m等深线全部表现为蚀退,其中蚀退最大的J3剖面达到-0.59 km;4 m等深线表现为全部蚀退状态,其中J9剖面蚀退达到-0.71 km;5 m等深线同样表现为全部蚀退,其中J25剖面蚀退达到-0.98 km。

3)通过统计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孤东近堤海域的冲刷速率并没有明显减小,只是重点冲刷区域集中在了该海域的南北两侧,海堤中部海域达到了准动态平衡阶段,在2010—2012年度,甚至部分剖面发生了轻微淤积。这充分说明了孤东海堤的防护区域由中间部位的重点防护,将会扩展到全部海堤的整体防护阶段。

4)未来数年孤东近堤海域还会呈现出冲刷的态势,但是冲刷的重点区域将分别出现在南北两侧海域,主要表现为南北两侧海域的海堤近堤水深将会不断加大,堤前海滩将会逐步消亡。海堤中部海域将会处于准动态平衡下的微冲或微淤状态,主要表现为海堤根部将不会有较大程度的冲刷,偶尔会有略微淤积,或略微冲刷。

5)孤东海堤东大堤自2005年至今,除了进行局部修复以外,基本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加固。经过2009年底的冰凌灾害和2011-09的风暴潮袭击,海堤堤脚多处出现抛石和扭工字体流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海堤的自身安全,甚至威胁到孤东油田的油气生产安全,因此建议尽快开展对这两段东大堤的维护工作,以确保孤东海堤以及孤东油田的安全生产。

6)为了及时了解孤东海堤近堤海域的冲淤状况,研究近堤海域的冲淤机理,建议继续加强对该海域和海堤的监控,同时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流场调查,以便更好地应对随着海洋动力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对海堤防潮形势的威胁。

4 结语

总之,由于黄河入海泥沙量的减小和入海泥沙粒径的增大,致使孤东近堤由于得不到泥沙补给从而呈现出全面冲刷状态,使得孤东海堤防护形势比较严峻。但是堤前沙坝向海堤持续趋近,而且逐步地消亡,海堤根部水深依然很深,所以海堤防护任重而道远,继续加强对海堤和近堤海域的监控,对海堤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赵其芬)

P737.1

B

1009-6159(2014)-09-0011-02

2014-03-27

杨建民(1973—),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堤段海堤大堤
基于聚类算法理论的七八一七堤防单元堤段分类研究
防范未来风暴潮灾害的绿色海堤蓝图
太湖牛腰泾段大堤施工安全风险防护措施探讨
沅江市堤垸警戒水位调整的必要性及调整值分析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城市防洪安全问题与防治策略
海堤加固技术分析
相似单元堤段模糊聚类分析
基于原位观测试验的甘肃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分析
大造海堤严重损毁中国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