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途径★

2014-04-06何海荣陈在铁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资源库课件多媒体

何海荣 陈在铁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张家港 215600)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即教育信息化。2002年,教育部在2号文件《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2004年,国务院5号文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即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此六要素落实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信息资源库的建设[1]。

1 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繁杂,分类不规范、不科学。目前资源库的资源内容繁杂重叠,信息资源分类不科学,信息资源种属界定不清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无所适从[2]。同时,资源库的建设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给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和管理也造成了诸多的困难。2)真正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突破传统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比如,理科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工科中的施工流程、操作工艺用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对一些难以实现的项目教学,可以利用“仿真虚拟”技术[3],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但是,目前资源库中主要以课件、文本类素材等静态教学资源为主,真正具有教学意义的数字化、交互式、仿真模拟的动态信息资源少之又少。3)资源库导航设置不合理,资源检索手段单一,缺乏资源整合的工具。一般高职院校的信息资源库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信息资源结构复杂、链接层次较多,再加上导航设置不合理、检索手段单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法真正找到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甚至会因此而丧失自主学习的热情。而且,由于缺乏资源整合的工具,教师想要利用信息资源库的素材按照自己的想法快速生成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还有一定的困难。4)入库信息资源缺乏相应的评价标准。目前,各高职院校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组织,以教师单兵作战为主,导致资源库的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需在宏观层面建立入库资源的评审机制,在微观层面建立入库资源的详细评价指标。

2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信息化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实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沙洲职业工学院以新校区搬迁为契机,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战略,进入了“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充分的学习和调研,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建设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建设原则: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数据库、统一开发平台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建设,做到信息资源标准性、科学性、教育教学性、动态性兼备;实现本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技术一流、概念超前、应用简便、特色凸显。

3 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途径

3.1 校、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库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真正建成一个高质量的资源库,必须形成以学校为主导,政府、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有效机制。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央财支持及张家港市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积极开发校本资源,与北京某著名公司合作完成教学资源库的平台架构,该平台架构主要包括:1)资源制作平台:提供网络课件制作工具,制作的课件符合E-learning的内容包技术标准。2)资源管理平台:是信息资源库平台架构的核心,平台结构为分布式,可安装在网络环境中的多个节点。3)资源利用平台:包括各种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工具和学习平台,其中资源备课平台可整合已有各类教育资源形成新的标准教案和课件;基于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支持标准化网络课件导入,能开展课程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企业的加入使得本专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技术力量更加雄厚[4]。同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积极聘请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大等高职院校的专家对建设内容进行评审考核,提出指导性意见,专家的参与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水平。

3.2 突出重点,以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为抓手推进信息资源库建设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通常有两种形式:即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沙洲职业工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突出重点,以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建设为核心。2011年,《建筑识图与构造》获得省多媒体课件遴选二等奖;2012年,《建筑工程力学》《基础工程施工》分获院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等奖;2013年,《建筑工程力学》获得省多媒体课件遴选二等奖。同时,在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网络课程建设,以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基础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基础》《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为建设重点,以信息资源库的平台架构为基础,每门课程投入3万~20万进行建设,以核心课程的建设经验为依托,推进至一般专业课程。

3.3 建立入库资源的评价标准

为了确保入库资源的质量标准,便于信息资源的管理,由学院教务部门牵头,结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课程评价规范》等技术标准制定了相关入库资源的评价标准。1)信息资源管理者入库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一级指标:第一:技术性(40分),含以下二级指标:a.符合国家和部委颁布的技术规范;b.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c.多媒体资源可被常见媒体播放软件打开。第二:艺术性(20分),含以下二级指标:a.媒体表现形象生动,制作质量精细;b.界面布局合理,导航便捷清晰;c.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良好。第三:素材类型特性(40分),含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试题库、试卷库、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2)信息资源库使用者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一级指标:第一:可用性(30分),含以下二级指标:a.导航便捷清晰、使用方便;b.链接准确;c.查找资源操作简便快捷。第二:教学性(40分),含以下二级指标:a.内容丰富充实、分类合理;b.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c.交互性能好,便于使用者的自主学习;d.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e.能及时向使用者提供评价和反馈。第三:专业性(30分),含以下二级指标:a.资源表现形式多样(比如含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试题库、试卷库、课件、案例等);b.资源内容条理清晰,有一定的创新性;c.依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选取资源内容。

4 结语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绝不是各种教学资料的堆积。信息资源库是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它的建设要求体现标准性、科学性、动态性和教育教学性的原则[5],这就要求学院决策者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给予足够重视,校、政、企多方合作,保障足够的资金投入;要求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应用有积极性,密切配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技术服务意识和技能。只有举全校之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变更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何克抗.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J].教育技术通讯,2001(12):25.

[3]罗廷锦,余胜泉.浅谈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06.

[4]韩 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2):7-8.

[5]赵 勇.教师应当掌握怎样的技术[J].中国远程教育,2003(5):34-35.

猜你喜欢

资源库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