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分析

2014-04-06穆鹏志

山西建筑 2014年2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废水噪声

穆鹏志

(山西太行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山西阳泉 045000)

1 某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状况

某建筑工程总占地面积13万m2,总建筑面积19万m2。该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园林、安装、楼房、市政等工程项目内容。工程的污染源分为主体工程、公共生活区域和辅助工程三个部分,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状况如下:

1)主体工程1号~7号楼,均为5层的楼房,其中包括地下1层,层高为24.02 m,总建筑面积为9.8万m2,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2)公共生活设施8号~10号楼,均为2层的建筑,层高分别为8.7 m,6.9 m,8.7 m,总建筑面积为3.2 万m2,其环境影响因素与主体工程一致,都是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活废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3)辅助工程,分别是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其中路基工程和路面工程占地0.7万m2,环境污染因素包括植被破坏、噪声、废水、扬尘、水土流失;给排水工程的环境污染因素包括噪声、废水、扬尘、水土流失等。

2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根源

案例工程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体现在空气影响、噪声影响、废水影响、固体废弃物影响、水土流失影响几个方面,造成这些环境影响主要原因如下。

2.1 空气影响

工程的土方挖掘、土方堆放、砂石装运、钻孔切割、爆破、堆土风吹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扬尘污染。据检测,工程所产生的扬尘排放量为9.8 g/(d·m3),污染物的指数很大,笔者根据现场的主客观因素展开调查,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工程需要重复路面的硬化工作很多,建设单位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没有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装设防尘网,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工地没有设置环保专职的岗位人员,因此在洒水管理方面都是工地的流动人员负责,而这些临时的工作人员,未必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扬尘的控制管理相关工作都做得不到位。

2.2 噪声影响

工程的噪声来源于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大吨位运输车等,其中固定噪声源来自现场施工机械,流动噪声源来自运输车辆。据笔者统计,施工作业噪声级为:挖掘机2台,合计噪声级98 dB;推土机2台,合计噪声级113 dB;混凝土搅拌机2台,合计噪声级93 dB;压路机1台,合计噪声级88 dB;大吨位运输车4台,合计噪声级96 dB,以上这些噪声,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确定噪声来源的基础上,笔者在现场发现部分施工机械设备陈旧,存在噪声超标迹象,高于环保部门关于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的最低噪声要求,而某些分包单位为了追赶施工进度,在居民正常休息或者工作的时间段施工,譬如土方施工阶段,挖掘机、推土机、冲击钻同时作业,平均噪声级为90 dB左右,最高能达到113 dB,由此可见噪声影响之大。

2.3 废水影响

工程的废水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施工废水,来自于混凝土搅拌系统和运输车辆等的冲洗废水、混凝土浇筑废水、废泥浆液、井点降水等,含有大量的泥沙、高浓度悬浮物、少量油污,呈弱碱性;其次是施工生活污水,含有氨氮,CODCr,SS,BOD5等。施工现场的人员环保意识薄弱,而且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将没有净化处理的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污染城市的水环境,甚至导致地下排水系统的淤积。

2.4 固体废弃物影响

工程施工产生大量的砖石、沙泥等固体废弃物,没有太大的再利用价值,而且处理难度大,只能作为普通垃圾丢弃,露天堆放于施工现场周围,不仅挤占了其他生活垃圾的填埋空间,而且污染了周边的环境。该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碎砖石、泥沙、渣土、散落砂浆、装修废料、材料包装物等,据笔者统计,工程从施工到竣工,总共产生4 500 t建筑垃圾,某些施工区域的土壤特性已经被建筑垃圾破坏,而由于清运费用比较高,施工单位往往选择就地掩埋的方式,给后期园林绿化施工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 案例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控制

针对案例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环境影响因素,笔者认为需要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

3.1 空气影响因素控制

工程空气影响因素的控制,要求根据上文罗列的影响因素根源,通过扬尘量源强确定,估算运输车辆产尘的速率,找出控制的方法。

1)扬尘量源强确定可采用公式QP=M·K·S进行计算,其中,QP为起尘量,kg/h;M为抓土总量,kg/h;K为非防护条件下的起尘率经验系数(0.1% ~1.0%);S为起尘源面积,m2。

2)装载运输车产尘速率。工程现场挖土机能够以每次1.5 t的抓土量,每5 min就完成5 t运输车的装载,起尘量大约为0.3%,产尘速率为1.2 kg/min。根据装载运输车的产尘速率,在工程运输车辆作业的过程中,有必要遮盖运输废弃物和建筑材料,控制车辆尘土的散落,并委派专人定时在搅拌站、地基开挖区域、路基填筑区域等位置上洒水,减少扬尘。

3)工程区域要封闭施工,如果现场的风速达到四级以上,应该停止路基填筑和土方开挖等施工作业,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扬尘扩散。施工区域的建筑垃圾要定时运送到指定处置地点,如果属于大宗件的建筑垃圾,则要临时就地封闭堆放。

3.2 噪声影响因素控制

工程机械设备的作业位置不断的变化,而且同时作业机械设备没有固定的数量,因此很难对现场场界噪声值进行准确预测,笔者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认为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1)噪声的预测方法和模式。工程施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可采用点声源传播模式,根据球面波和自由声场的方式进行传播,计算噪声级的衰减值。其中自由声场传播模式,可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出预测点处噪声级,公式为 l=l0-Klgr,其中,l,l0,r分别代表预测点处噪声级、声源噪声级和预测点距声源距离。

2)确定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级,尽量避免噪声级较高的设备同时作业,而且必须将高强噪声级设备施工时间定为白天;减少夜间车辆运输,尤其是环境敏感区域,譬如距离居民楼较近的区域,要禁止鸣笛和减慢车速。施工现场则要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位置,将高强噪声级设备分散安放,防止局部的声级过高,如果设备的位置相对固定,尽量设置隔声棚,隔声棚的高度要高于设备的1.5 m,如果机械设备不能够入棚,则要求设置单面声屏障;施工期间要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重点检查设备的部件是否松动和消声器是否磨损等。

3.3 废水影响因素控制

鉴于工程施工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来源,以及这两种废水的污染程度,笔者认为要分成两个步骤进行控制处理:

1)施工生产废水影响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回收利用经过沉淀和除渣的废水,同时将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水排放到沉淀池当中,然后将上清水外排;车辆运输和机械设备的油料要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外泄,并集中处理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清洗废水,对废水进行检测,达标后方可对外排放;擦拭油污的固体废弃物要归类丢弃,可与废油渣集中在一起处理。

2)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影响的控制。工程施工人员人数最高峰为721人,所产生含有氨氮,CODCr,SS,BOD的生活废水量可达81 t/d。笔者认为可以在施工生活区域设置化粪池,以及设置集水池和沉砂池,集中生活废水,然后进行简易处理,再由城市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达标排放。

3.4 固体废弃物影响因素控制

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废渣土、生产废料和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要以分类的形式处理:1)基础开挖的余土,可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回填,多余的部分用运输车辆运输到工程单位指定的渣土消纳场。在开挖的过程中,根据开挖土的设计参数,确定具体的回填量和废弃量,然后分别放置在指定的地点,以免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2)固体废弃物当中的砖石、水泥、钢材、砂石等,委派材料检测人员检查是否能够重新回收利用,能够再生利用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堆放,直接投入施工或者放置储存点,不能够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用运输车辆运到渣土消纳场统一处理。3)生活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是在临时生活区域设置垃圾处理设施,譬如垃圾箱和垃圾场等,严禁在生活区域非指定的地点随意丢弃生活固体废弃物,并定时清理丢弃的生活垃圾,与生产固体废弃物统一运送到消纳场处理。

4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体现在空气影响、噪声影响、废水影响、固体废弃物影响等几方面,其中空气影响来源于土方挖掘、土方堆放、砂石装运、钻孔切割、爆破、堆土风吹等;噪声影响来源于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大吨位运输车等;废水影响来源于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固体废弃物影响来源于施工产生的大量的砖石、沙泥等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因此,我们需要在分析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对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控制。

[1]张 驰,黄广龙,李 娟.深基坑施工环境影响的模糊风险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A01):2669-2675.

[2]李小冬,王 帅,张智慧.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52-55.

[3]吕昌祝.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7):50.

[4]王克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控制关键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1(27):270.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废水噪声
蒸发浓缩工艺处理高盐废水的原理与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高氯废水COD测定探究
控制噪声有妙法
络合萃取法预处理H酸废水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车内噪声传递率建模及计算
含次氯酸钠废水紫外降解处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