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陆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思路探讨

2014-04-06姚姗姗

山西水利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平陆县供水全县

姚姗姗

(平陆县水利水保局,山西 平陆 044300)

1 基本情况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地带,西与芮城县以沟为界,东与夏县相接,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北高南低,呈东西长条状,国土面积1195 km2,耕地面积2.9万hm2。全县辖6镇4乡,总人口25.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63万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县境内沟壑纵横,共有268座山,24条塬面,71个滩,3195条沟。多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8 d。多年平均降水量566.09 mm,最大冻土层深度45 cm。

2 农村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农村水利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55处(眼),其中:小型水库35座,塘坝20座,骨干坝7座,淤地坝10座,中型自流灌区2处,中型泵站2处,小型自流灌区29处,小型电灌站134处,机电井742眼(灌溉井572眼),人畜饮水工程274处,修建灌溉固定渠(管)道1309 km,电灌站、机电井总装机达2.05万kW,初步形成了以中型灌区地表水源工程和地下水供水工程为骨干、小型水利工程为辅助的供水体系。

2.2 存在问题

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自建成以来,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水利工程经过几十年运行,在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工程设施老化,渠系配套不足。全县80%的农业水利工程兴建于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超期服役,运行和管理难度较大。如常乐镇油坊沟电灌工程运行40多年来,泵站机电设备老化失修,运行不畅,急需进行更新改造;干渠工程尚有629 m隧洞未防渗衬砌,1258 m隧洞水毁坍塌,无法正常输水;垣面有3200余m明渠未进行防渗衬砌。

二是水库淤积严重,蓄水、防洪功能减弱。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共兴建水库44座,这些工程的修建为抗御水旱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水库大都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安全隐患较多,经过几十年运行,7座水库淤积严重、设施老化、功能丧失,2座水库降等,不能正常运行。

三是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尖锐突出。全县地表水径流量5601万m3,地下水8233万m3,扣除重复量3216万m3,水资源总量10797万m3,人均水资源量421.8 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0%,同时由于县境内河流源短流急,又多为季节性河流,受降雨影响,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再加上地形复杂,地表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境内地下水分布不均,开采条件较差,对地下水开发极为不利,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四是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全县农业灌溉技术十分落后,由于田面工程配套不完善,加之灌溉方式落后,仍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和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5左右。

3 发展思路

3.1 以开源节流为重点,扩大工程供水能力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尽最大可能建库拦蓄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充分利用黄河水。平陆县客水资源丰富,黄河从芮城县小沟南村入平陆县境内,绕县境南部流经常乐等6个乡镇,可为全县的农业灌溉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

同时重点修建一批应急水源工程(15个供水片区),每个乡镇都应有备用应急水源,建立规模化的集中供水工程,以有效解决全县27.4万人的应急供水水源保障问题。对于沿山一带以河水、库水为饮水水源直接取用的村庄,采用购置净化设施进行水质处理,对于用水方便程度和水量、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村庄,采用近距离引水、建提引水工程及对原工程村级管网改造等措施加以解决。

3.2 以科技兴水为目标,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一是实现节水园区化。目前全县已建成大田喷灌、经济林涌泉灌、大棚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示范园区,今后应继续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小型自流灌区和小泵站应根据地形和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防渗渠道和管灌,尽可能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实现灌溉管道化。高效节水示范工程使全县基本实现黄灌区渠道化、小站小水区管灌化、井灌区微灌化的节水新格局,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农业灌溉面积。

二是旱井集雨工程实现规模化。要继续搞好旱井集雨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膜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根据规划,在全县10个乡镇内建设雨水集蓄利用灌溉旱井工程9200眼,配套购安微型潜水泵9200台(套)及以微喷灌、涌泉灌及滴灌为主要形式的微型节水灌溉系统设备9200套。工程建成后可新增补充灌溉面积 0.065 万 hm2。

3.3 以产权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为使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投入、管理、经营三位一体的农村水利新机制,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3.4 以运行管理为保障,切实做好工程管护工作

新建工程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为彻底解决水利工程建管脱节的问题,应对水利工程在规划初期明确工程法人主体、运行机制、水价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制度,确保工程建成后良性运行。大型集中供水、排洪防涝工程要依托水管站成立法人主体,对中小型灌溉、养殖、水保等工程实行拍卖、租赁、承包或股份制经营,旱井、旱池等微型水利工程可直接产权到户,由农户自建、自管、自用。

猜你喜欢

平陆县供水全县
纪检监察干部义务植树种出“清风林”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平陆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运城市平陆县:上下联动脱贫攻坚见实效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平陆县国营林场可持续发展初探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