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三大水源工程为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2014-04-06济南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曰良

山东水利 2014年11期
关键词:黄河水济南市水源

济南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曰良

实施三大水源工程为济南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济南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曰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济南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保持泉水常年持续喷涌的压力较大。为此根据济南实际,实施水源连通、水源涵养、水源置换三大工程,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泉群持续喷涌,对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实施三大水源工程的意义

1.1 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济南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泉城,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638 mm,水资源总量17.48 m3,可利用量11.56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90 m3,不足全国的1/7。2012年全市用水总量17.53亿m3,5.97亿m3的用水缺口主要靠调引黄河水等客水来解决。预计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840万人左右,用水总量将达到21亿m3左右,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三大水源工程建成后,可以有效地在南部山区涵养水源,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

1.2 保持泉水常年持续喷涌的重要举措

目前,济南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量的持续增加与保持泉水常年持续喷涌的矛盾极为突出,面临着供水与保泉的双重压力。2012年,全市农业用水量达11.15亿m3,占总用水量63.58%;工业用水量达2.52亿m3,占总用水量14.36%,工农业生产用的地下水总量达6.69亿m3,占总用水量48.93%,比重较大,严重影响了泉群喷涌。特别是每年春灌季节泉域补给区的3.87万hm2农田灌溉因使用大量的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为此,通过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可以实现用黄河水、河道水等地表水取代地下水。另外,济南市的大型工业企业济钢、黄台电厂、炼油厂等,由于生产需要,每年要使用大量地下水,自2008年东联供水工程建成后,这些大型企业已经陆续使用“黄河水”替代“地下水”,但受到黄河水水量限制,实施水源置换工程,可实现五水统筹使用,以有效保护地下水。

1.3 构建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济南市水生态环境虽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区域水生态与环境系统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河流生态用水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区以外的河流大部分为山洪性季节河流,汛期排洪,平时基本无水。市区内因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率偏低,河流污染严重,生态用水不足。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可为南部山区和城区带来丰沛的水源,补充河道和湖泊用水,实现泉群持续喷涌,使区内主要河流四季不断流,从而提升河道水生态景观,以彰显泉城特色。

2 三大水源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2.1 水源连通工程

该工程以“六横连八纵,一环绕泉城”的济南大水网建设为依托,以现有河流渠道为输水载体,以水库为调蓄中枢,通过建设连通工程和控制性枢纽工程,完善配套工程,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等多水源联合调度。

1)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通过田山引黄泵站,在田山灌区沉沙池与南水北调济平干渠相交处新建连通工程,在南水北调非输水期相机利用济平干渠为玉清湖水库和小清河补水,提高济南市区供水保证率和供水水质。

2)玉清湖引水工程。从济平干渠引用长江水以及引田山灌区的黄河水,经玉清湖水库调蓄工程,提高玉清湖水库的供水保证率和供水水质。

3)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利用加压泵站和输水管道将黄河水、长江水调至卧虎山水库,提高卧虎山水库供水保障能力。

4)北店子输水工程。利用北店子引黄闸引水,玉清湖沉沙池沉沙,新建睦里闸至宋庄闸输水管道,通过腊山分洪道输水至兴济河,满足腊山分洪道、玉符河等生态用水需求。

5)五库连通工程。改造现有卧虎山水库供水线路,向南郊水厂供水,利用锦绣川水库向分水岭水厂及兴隆、浆水泉、龙泉湖供水,同时向兴济河、全福河等河流和8处泉域强渗漏带补水。

6)狼猫山水库输水工程。利用现有狼猫山水库至雪山水厂管线,以狼猫山水库为水源,狼猫山水库与大辛河连通,将狼猫山水库的水调入大辛河,向小汉峪沟、龙脊河等河道补水。

2.2 水源涵养工程

该工程主要加强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与水环境保护。济南市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济南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市区泉水的补给区和水源地。该功能区给济南泉域地下水每年的补充量在1.88~2.25亿m3,是泉城特色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城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在保持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重点对839 km2核心区域,以水源保护为前提,进行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实施清洁小流域、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建立综合防治和立体开发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使自然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着力提高流域综合防治水平和水源涵养能力。重点实施锦阳川、锦绣川、锦云川综合整治工程、玉符河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已经实施了大佛峪、土屋峪等一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000多平方公里。

2.3 水源置换工程

该工程主要在泉域补给区内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水平;加快建设东联供水工程,充分利用客水水源,为东部大型工业企业用水提供地表水水源保障。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在农业生产方面,根据地形、水源、作物种植机构等资源条件,泉域补给区划分为玉符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川流域经济作物试验区、沿黄高标准农田功能区等3大片区,总面积3.87万hm2,其中新建2.2万hm2,完善提升1.67万hm2。计划到2015年,在泉域补给区内实施以引黄、引库、引河等地表水为主置换灌溉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置换地下水用于保泉和市民饮用。同时发展喷灌、滴灌、微灌等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建成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实现地下水灌溉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现状62%减少到30%,地表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由38%提高至70%,井灌区减少灌溉机井5 100多眼,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提高至0.68。该工程于2013年开工建设,已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33万hm2。

2)东联供水工程。该工程利用黄河水、地表水以及南水北调的长江水作为水源,向东部地区工业企业提供工业生产用水,置换出优质地下水供给市区居民生活及保泉所用,解决地下水超采带来的问题,缓解东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东联供水工程自2007-09开工建设,设计供水量每天24.4万t。目前,已经完成一期济钢供水工程、二期黄台电厂供水工程,日供水量12万t。下一步将进行济南炼油厂、东区水厂等供水工程的建设。

3 前景展望

济南市规划实施的三大水源工程既是解决现实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保障城市供水的长远战略任务。工程全面建成后,将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多水源联合调度,年最大调水量3亿m3,构筑起互联互通、相互调节、相互补充的水网工程体系;有效地减少泉域区地下水开采,恢复地下水采补平衡,保持泉群持续喷涌;有效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调节田间小气候,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种功能,从而加快形成“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现代水利发展新格局,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 赵其芬)

猜你喜欢

黄河水济南市水源
保护水源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黄河水是胶体吗
南水源头清如许
两滴黄河水
黄土地上的黄河水
寻找水源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内蒙古黄河水权转让试点工程完成投资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