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与“自然”
——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的概念

2014-04-06陈望衡CHENWangheng

世界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周易老子天地

陈望衡/CHEN Wangheng

“天地”与“自然”
——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的概念

陈望衡/CHEN Wangheng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自然,主要有两个概念:“天地”、“自然”。“天地”的最大功能是孕育生命,具有生态的意义。天地具有神圣性。人参与天地的创造。“自然”不是指物质,而是指物质的一种性质,此性质为自然而然,即本性。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自然”概念,其深刻内涵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地,自然,中国古代

什么叫“自然”?查《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它是这样被定义的:“自然或自然界,广义上指一切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即处在多种形式中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与物质、宇宙、世界是同一系列的概念;狭义上指社会之外非人工造成的整个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一切事物,是各门自然科学以及一般自然观所研究、把握的客体”[1]770。就现在运用“自然”这一概念的实际来看,“自然”概念的广义很少用,用的大多是狭义。狭义上的“自然”有一个基本点,就是与社会相对,与人工相对。在古代汉语中,与现今“自然”概念完全一致的概念没有,多是与之近似的概念,其中,最具哲学意味的是两个概念——“天地”与“自然”。

1 天地

“天地”在古汉语中最初是分开来用的,出现很早,甲骨文中有“天”字:一个正面站立的人,人头上有一四边形的圈,表示头顶的空间。已发现的甲骨文中没有“地”字,金文中有。《说文解字》释“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2]7;释“地”:“元气初分,轻清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2]286。最早将“天”与“地”合成一词,且赋予深刻的哲学含义的是《周易》。《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天、地是分用的;其《易传》部分,既有天、地的分用,也有天、地的合用。分用的天有时相当于天地。合用的天、地则形成一个概念,此概念相当于现今的自然。从《易传》中对“天地”一词的运用来看,天地具有如下几种重要性质:

第一,天地是与人相对的。《系辞下传》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3]157。朱熹对这句话有个解释:“三画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为天,中二爻为人,下二爻为地”[3]157。这话清楚地将人与天、地区分开来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天、地、人是为三才,即构成宇宙的3种材料,实际上也可以分为两种,天地合为一种,人为一种。这种区分,与现代的狭义的自然观,将自然与人对立并区分开来,很一致。

第二,天地广大悉备。《系辞上传》云:“广大配天地”[3]140;《序卦传》云“盈天地之间,唯万物”[3]165。《中庸》认为天地无穷大,它说:“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4]55

第三,天地是万物的母体。说是母体,一是生万物。《系辞下传》云:“天地之大德曰生”[3]150。另,《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3]165。二是养万物。颐卦《彖传》云:“天地养万物”[3]74。这种理解与当今的自然概念亦是一致的。

“天地大德曰生”,这“生”的概念,包含生命与生态两个方面的内涵。虽然《周易》将人的生命置于首要位置,但没有忽视别物的生命,而且总是将人的生命与别物的生命联系起来。它强调的生,是万物的生,而不是人这一物的生。无妄卦《象传》云:“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3]71。朱熹解释此句,云:“天下雷行,震动发生,万物各正其性命,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先王法此以对时育万物,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3]71。“对时育万物”,按照时令培育万物,强调“时”对育万物的重要性。所谓“因其所性而不为私焉”,就是要求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即“不为私”,尊重他物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即尊重“其所性”。

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天地不是现代自然概念所强调的“客观”的“物质”的世界,而是欣欣向荣的生命的、生态的世界。正是因为重视生命及生态,所以,天地概念没有过于强调“三才”的区分。虽然从宇宙的构成来说,有天、地、人“三才”,但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说,“三才”实为一体,人这一“才”,其生来自天地;其养也来自天地。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说,其基础其实来自这里,它的本质是生命与生态意义上的天人一体性。

重视生命以及重视生态是中国天地概念的精髓。

第四,天地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庄子》则将天地的运行规律概括成“正”,说要“乘天地之正”[5]14,即驾御天地的规律。中国另一部重要哲学著作《中庸》将此规律表述为“中”。《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4]30。“中”,在哲学意义上为恰当、正确。据“中”而动,就是按规律而动,也就是“顺动”。豫卦《彖传》:“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3]57

关于宇宙运行的规律,中国古代哲学有属于自己的表述。概而言之,就是阴阳。阴阳概念的提出是《周易》最重要的贡献。阴阳运动有规律可循,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3]139;然又很难把握,故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3]139。

第五,天地具有神性。《周易》中的“天地”具有神性。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3]63。天在这里就是指天地,《周易》中常有用“天”代替“天地”的情况,所以说,“天之神道”就是说“天地之神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周易》说的“神道”不是神灵之道。《系辞下传》中说到制作八卦的用处时,说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150。这里用概念是“神明”,“神明”也不是神灵之明。《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3]162。很显然,神不仅是秘,更重要是妙。妙,即奇之至,也是美之极!《周易》是不谈人格神的,至于“阴

阳不测之谓神”中的“神”,也不是指人格神,而是指神奇。概而言之,《周易》说天地具有神性,这神性指的是天地的不可知性、无限性、神圣性。

中国哲学中的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虽然《周易》中的神不是指人格神,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诸多关于天、天命、天理的阐述中,仍然含有一定的人格神的意味,但不突出。孔子就不那么喜欢讲“怪力乱神”,他的“天命”究竟是谁的旨意,就有点模糊了,既可以看作是神灵之命,也可以看作是自然之命。这就与西方的自然观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自然观,要么持唯物主义立场,认定自然是客观的,没有神性;要么持唯心主义立场,认定自然有神性,而且自然就是神的作品。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天地的神性问题,不把话说死,多做模糊化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耐人寻味。

SAGD技术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高干度蒸汽并通过注汽井注入地层,随后通过生产井将稠油采出。蒸汽发生器的种类一般为直流锅炉。故采油过程的余热主要包括:采出液携带的热量、注汽锅炉高温烟气、蒸汽发生器配套的汽水分离器排出的高温高压含盐水。其中,采出液余热可用于加热蒸汽发生器给水,或采用升级利用的方法如热泵技术、低温发电等提升热能品位;高温烟气可用预热锅炉用空气;高温高压含盐水可通过闪蒸得到高压蒸汽,或用于加热蒸汽发生器给水。这里主要分析通过吸收式热泵提升和利用低温采出液余热。

第七,人可以参与天地的运动。《周易》有天、地、人“三才”说,人参与天地的创化。《周易》的这一思想在《中庸》中表述得更为透彻,更为充分。《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52这话的关键词是“诚”,诚者真也,真者性也,至诚则至真,至真则尽性。性者,本也,人之性为人之本,物之性为物之本。能够尽人之性,对性的重要性必定有足够的认识,也就能“尽物之性”,而“尽物之性”,就是参与天地创化了。

第八,最大的美在天地,《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5]563。对天地的审美快乐从何而来,从与天地的和合而来。《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5]340这段话非常重要。《庄子》说,与天和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明白天地之德”,《庄子》强调这德为“大本大宗”。那么,什么是天地之德?就是《周易·系辞下传》所说的“生”——生命及生态。只有与天地共同着生命和生态(不只是欣赏),才能说实现了天和,而实现了天和,就能获得最高的快乐——“天乐”。

诚如《中庸》所说,“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4]55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天地观,其深刻性和超凡性不言自明!

2 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主要来自《老子》, 《老子》这本书,其实可以另名为“自然论”。字面上,《老子》中的“自然”与今天讲的“自然”完全一样,但两者有实质性的区别。《老子》中的“自然”不是自然物,而是指一种性质,此种性质为“自”而“然”之,自然而然;而今天讲的“自然”是“指社会之外非人工造成的整个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一切事物”[1]770。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451-452

这段话十分重要,老子说,天地之先,还有一个物,为“道”, 它是天地之母。域中有4个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它们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字面上来看,天地之前,有一个道存在,而道之前又有一个自然存在。

《老子》说道“先天地生”,这“先”有两义:一是逻辑上的,天地存在必有天地之理即道的先在,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脱离了天地,这天地之理即道就没有地方寄身了。二是价值意义上的,说道“先天地生”,就是说,道是天地之本。

哲学的出发点,不外乎历史与逻辑,老子的哲学,其出发点主要是逻辑。老子从逻辑上认定天地始于道。

道是什么, 《老子》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说“道法自然”。“法”,做名词用,义为规则;做动词用,义为取法或效法。这里,名词动词双兼。说“道法自然”,就是说道以自然为法。那么,什么是自然呢?不是指自然物,而是指一种性质,此种性质为自然而然。

那么,怎样的性质为自然而然?从《老子》一书来看,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

第一,自然而然指事物的合乎其本性的存在,我们可以说它是“自”而“然”之。《老子》将事物的本性称为“命”,说“莫之命而常自然”[6]462,是“命”决定了事物“常自然”。《老子》还将事物的本性称之为“根”,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6]448。

《庄子》将事物的“命”、“根”称之为“真性”,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齕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5]244,合乎马的真性状态,称之为马的自然。

第二,自然而然是说事物的变化均是自己的变化。《老子》称之为“自化”,它说“万物自化”[6]456。

第三,自然而然,强调世界构成的多元性、有机性、生态性。《老子》说“无弃人”、“无弃物”[6]452,“无弃人”,人人都重要;“无弃物”,物物都重要。《老子》还说:“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不为主”[6]455。当生则生,不辞就;当成则成,不私有;万物平等,无尊卑。这就是自然而然。这种自然观含有生态平等的意义,非常可贵。

以上3点是自然而然的主要意义,前两点是就单个事物来说的,第三点是就事物的群体来说的。

《老子》认为,自然而然是实现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因为奉行自然而然的原则 “万物将自宾”[6]454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中生活,行切合自己本性的事。人也一样,各守本分,“莫之令而自均”[6]454。于是,“天地相合,以降甘露”[6]454,世界祥和而美好。

《庄子》认为,自然而然即为自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5]382。相濡以沫,固然很高尚,但毕竟不是本色的生存,而“相忘于江湖”才是本色的生存,那多自由,多潇洒!

老子深知,世界上的问题多出在人。要造就美好的世界,关键是要让人懂得如何按自然而然的法则行事做人。为此,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首先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公正的心,善待他物。《老子》说:“知常容,容用公,公用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6]448。只有善待他物,这个世界才是完整的,合道的,长久的。

其次是“为无为”[6]467。 “无为”在《老子》哲学中,不是无所可为,而是指道。“道无为”就是循道。“道法自然”,故“为无为”就是“法自然”。《庄子》发挥《老子》这一思想,提出“顺物自然”[5]215。“顺物自然”就是顺应事物的本性,亦“为无为”。

《老子》警告人类:“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6]451飘风、骤雨都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就不能长久。天地如果破坏了,人能长久吗?《老子》还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6]442。这世界经不起大折腾,还是“守中”,即遵守自然法则吧!

这些话,在今天极具振聋发聩的意义。

[1]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朱熹注,李剑雄标点,周易[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 朱熹集注. 四书集注[M]. 长沙:岳麓书社,1985.

[5] 陈鼓应注译. 庄子今注今译[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陈鼓应. 老子注译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Heaven and Earth” and “Nature”: The Concept of “Nature” in Ancient China

I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two concepts are related to nature, namely "heaven and earth" and "Nature". The major func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is to give birth to and nurture life, creating and tending the fundamental ecology. "Heaven and earth" are sacred despite-a profound irony-the participation of human beings in their creation. In this schema "Nature" does not refer to matter but to a quality of matter. The quality is spontaneity, an inherent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The depth of meaning in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natural" man in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provides important lessons for the current ecology-our civ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heaven and earth, nature, Chinese ancientry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3&ZD07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013-12-10

猜你喜欢

周易老子天地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甜甜的“蝴蝶茧”
拾天地之荒
《周易》与《孙子兵法》
智者老子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