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唯心主义的评述

2014-04-06杨振宇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杨振宇

(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22)

1914—1916年列宁在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而作的《哲学笔记》中,继1908年《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后,对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深刻地揭示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清晰地论述了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原因,对我们理解研究列宁的哲学思想,把握唯心主义哲学及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坚持了早期提出的哲学的党性原则

列宁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党性原则,认为哲学“是一门有党性的科学”[1]235。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最基本的认识派别,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1]240,“透过许多新奇的诡辩言词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我们总是毫无例外地看到,在解决哲学问题上有两条基本路线、两个基本派别”[1]227。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列宁提出,我们的立场是必须坚定地坚持、彻底地贯彻、认真地发展唯物主义哲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天才正是在于:他们在很长时期内,差不多半个世纪里,发展了唯物主义,向前推进了哲学上的一个基本派别。他们不是踏步不前,只重复那些已经解决了的认识论问题,而是把同样的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而且表明了应当如何贯彻)在社会科学的领域中”[1]227。也就是说,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们说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坚持了1908年他提出的哲学的党性原则,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他对待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唯心主义是“一朵无实花”,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进一步肯定和研究了马克思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根本前提,即黑格尔哲学在本质上是内容和形式颠倒的学说。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全部研究工作的要义就在于,“要颠倒过来,马克思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运用于政治经济学”[2]149。这里列宁无疑敏锐地抓住了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关系的本质问题。在这个本质问题上,列宁的观点十分鲜明,他说:“天国——自然界——精神。打到天国:唯物主义”[3]103,“倒过来:逻辑和认识论应当从全部自然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中引申出来”[2]73。这些都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列宁的唯物主义立场,同时也说明了在这一本质问题上,列宁的观点符合他在1908年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提出的哲学的党性原则。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在《哲学笔记》随处可见的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批评中看得出来。在《哲学笔记》中列宁确实是用了太多的“胡说”、“神秘主义”、“费解”之类的词语来界定黑格尔的思想了。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有一些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学者认为,1914年前后的列宁哲学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如:南斯拉夫实践派理论家彼得洛维奇就认为,1914年前后,列宁的哲学思想是“非辩证和辩证”的对立[4]。英国学者麦克莱伦认为,在1914年以前,列宁只不过是把“经常被人引用的恩格斯晚期著作中一些论点的简单转述而已”。而在1914年之后,列宁“竟花了许多时间极其细致地研究黑格尔,这是件令人惊异的事情。这与《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5]。我们认为,这些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们都没有看到1914年前后,列宁哲学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列宁哲学一以贯之的党性原则。这种完全割裂列宁哲学思想的观点,没有反映出列宁哲学的真实情况。

二、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积极肯定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批判和改造

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看成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环节,他认为,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包含有很多合理的思想成分和思想成就,唯心主义的这些思想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产生于德国古典哲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尤其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着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马克思哲学立场的转变就直接来自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性分析。此外,黑格尔的思辨的逻辑方法,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产生的直接来源。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所以列宁认为,要真正理解和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就“必须回过头来研究黑格尔”,“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6]151!所以,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角度出发,列宁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黑格尔哲学。

正因如此,我们在阅读列宁的《哲学笔记》时就会看到,列宁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些观点、结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列宁曾指出,黑格尔关于生产工具在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可以说,一种精致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3]305,列宁认为,辩证唯心主义比起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因为,辩证唯心主义哲学虽然从总体上说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但它绝不是简单的“胡说”,由于辩证唯心主义的“辩证本性”,有时它反而能够抓住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些片断、因素,对之进行深入的细致的分析,于是它同样能够得出许多正确的结论。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列宁这样评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客观(尤其是绝对)唯心主义拐弯抹角地(而且还是翻筋斗式地)紧紧地接近了唯物主义,甚至部分地转变成了唯物主义。”[6]237黑格尔的《逻辑学》“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3]253。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黑格尔哲学的论断,用了许多的“很像唯物主义”、“是极其唯物主义的”、是“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等词语来加以肯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列宁对唯心主义哲学,尤其是像黑格尔这类“聪明的唯心主义”哲学所包含的非常丰富的合理思想和积极成分,是积极肯定的。

与此同时,列宁对黑格尔辩证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批判和改造。黑格尔认为,逻辑学是对思维及其规律的认识;列宁则指出,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逻辑学,并不只限于对思维形式的研究,而是研究一切物质的、正确的、自我的和精神的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世界的全部具体内容及对它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列宁注意到黑格尔关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想,认为这是合理的,是辩证逻辑的一条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列宁同时指出,这只是“听起来很像唯物主义”,因为黑格尔认为不是历史的东西决定逻辑的东西,而是逻辑的东西决定历史的东西,正是这种唯心主义的基础使黑格尔经常歪曲历史、剪裁历史。黑格尔指出,客观的事实及其真理在于二者的统一和二者的辩证运动。列宁赞同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造发挥,得出了自然界、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是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基础的唯物主义观。列宁指出,人的活动受客观世界的制约,人类活动的目的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目的能够实现,就在于其符合客观规律。

三、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站在了哲学史的高度,揭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

列宁接受了黑格尔的观点,认为人的总体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多种圆圈构成的圆圈。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的最后说道:“科学表现为一个自身旋绕的圆圈,中介把末尾绕回到圆圈的开头;这个圆圈以此而是圆圈中的一个圆圈;因为每一个别的支节,作为方法赋予了灵魂的东西,都是自身反思,当它转回到开端时,它同时又是一个新的支节的开端。”[7]列宁认为这是“非常深刻而确切的比喻”[6]207。列宁说:“每一种思想=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大圆圈(螺旋)上的一个圆圈”,“人的认识不是直线(也就是说,不是沿着直线进行的),而是无限地近似于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被变成(被片面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而这条直线能把人们(如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话)引到泥坑里去”[6]311。

可见,列宁不是简单接受黑格尔的观点,列宁还由此分析了唯心主义观点产生的根源。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哲学唯心主义是把认识的某一个特征、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过分地(狄慈根)发展(膨胀、扩大)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化了的绝对。”[1]560列宁明确地指出,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主观主义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560。应该说,列宁的这一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使我们看清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本质。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这样。柏拉图作为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理念”本应是反映人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理性概念,但柏拉图却把它夸张和膨胀为一个脱离现世的理念世界,并且说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由这个理念世界决定的,我们的知识在我们还没有出生以前就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了。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实质上就使人们的认识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脱离了现实,成为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列宁进一步指出,近代哲学史上的康德、黑格尔哲学所犯错误的症结也在于此。所以列宁质问道,“原始的唯心主义认为:一般(概念、观念)是单个的存在物。这看来是野蛮的、骇人听闻的(确切地说:幼稚的)、荒谬的。可是现代的唯心主义,康德、黑格尔以及神的观念难道不正是这样的(完全是这样的)吗”[3]420?

总之,在《哲学笔记》中,列宁站在人类哲学史、认识史的高度,高屋建瓴,全面深刻地论述和评价了唯心主义哲学。这些论述和评价既坚持了鲜明的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又积极肯定了唯心主义的合理因素,同时还深入挖掘了唯心主义哲学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因此,通过阅读研究列宁的《哲学笔记》,必将会极大地丰富我们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解,从而使我们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3]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59.

[4]仰海峰.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J].南京社会科学,1999,(10).

[5][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M].东方出版社,1986:134.

[6]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7]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51.

猜你喜欢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早期斯拉夫派宗教哲学家对德国唯心主义的阐释与批判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星座”的哲学探究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