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姆河畔最可爱的人

2014-04-06崔振珺安国亮

石油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分公司儿子

■ 崔振珺 安国亮

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写的是当年奋战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本文记述的最可爱的人,则是目前奋战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畔的中国石油人。虽说年代、背景与环境迥异,但他们同样是为了背后的祖国在异国他乡艰苦拼搏的人,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并不为过。

让我们跟随文中四位员工的脚步,听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故事一:理个发,回家看儿子

张石,土库曼斯坦分公司300亿项目部俄语翻译,因体型微胖,同事都亲切地叫他“小胖”。

今年4月一个周末的傍晚,张石刚刚从现场返回营地,看见当地员工在为同事理发,就笑嘻嘻地跑过来说道:“给我也理个呗。”同事说:“你马上要回国了,回去再理吧。”张石憨憨一笑,没吭声。

这时,旁边有人开玩笑地说:“小胖啊,这是急着回家见儿子第一面吧?”周围的笑声渐渐平静下来,剪下的头发在微风中飘落,大家从小胖的眼中看到了欣喜和期盼。

2013年11月下旬,在土库曼斯坦办理劳务许可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土库曼分公司仅拿到了25名员工的劳务签证,张石是其中一员。从接到通知到人员动迁,不到一周时间,而张石的妻子当时还有一个多月即将临产。张石没吭一声,把家安顿好,带着对妻子的愧疚随着动迁队伍奔赴现场。

今年1 月,分公司经理助理魏小平在土库曼亚希尔捷佩现场接到了张石打来的电话。一开始只听到电话那边泣不成声,魏小平助理以为张石遇到了突发事件,不停地安慰他。等到终于听清楚,就听张石边哭边笑说:“领导,告你个好消息,俺当爹了!”

今年3月,张石一行四人进驻300亿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临时营地开点工作。营地开点吃住条件差,环境简陋,十分艰苦,这些张石都不怕,只是通讯不畅,无法与家人通话,让他倍感折磨。每一天,张石都被思念煎熬侵蚀着。一有空,张石就拿出手机,看看未曾谋面的儿子照片,还拉着同事一起看照片:“看看,这是我儿子,又胖了吧?”边说边用手一遍遍地摩挲着照片。

当张石用同事的国际漫游手机与家人通上电话时,大家都没想到,电话接通后的十几秒钟,这个憨厚的80后,两手握着手机,竟一时凝噎得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5月初,张石终于休假回国,而那时,他的孩子已经4个月了。

故事二:二期大干,扯那些干啥

代宝昌,土库曼阿姆河B区集输项目经理,从施工总监到项目经理,代宝昌在土库曼一干就是6年。

能参与土库曼参与国际项目施工,是代宝昌的心愿。当初毅然从原单位辞职来到工程建设公司,他就是冲这点来的。

忙碌在现场的代宝昌是快乐的,他常说“现场虽然累,但能学到真东西。”然而,在2013年的冬天,他却被胃痛折磨得低下了头。

当时,为了保证阿姆河天然气二期项目顺利投产,项目所有人都高速运转,每天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有一天,在现场组织施工的代宝昌突然觉得胃部疼涨得厉害,必须要用手揉摁,才感觉好些。他以为是头一天吃错东西,但接下来几天还是不舒服,他这才意识到,这是胃炎的老毛病又犯了。但代宝昌只是随便找了点胃药和止痛药,每天仍然早出晚归,根本没把胃病当回事。

和他一屋的室友清楚记得,代宝昌每晚睡觉时,都是面冲墙、蜷着身子睡。代宝昌不想让人看到他胃疼的样子,就捂着肚子硬扛着。就这样,155斤的代宝昌一下子瘦了十几斤,人也脱了相。

胃病应少食多餐,要靠养。代宝昌不是不知道这个常识。但今年3、4、5那几个月,正值项目大干,他心里装的都是工作,实在是没有心思照顾自己。

白天在现场,饿了,代宝昌就吃点饼干;晚上11点多回到营地后,他就蹲在屋里用电热杯熬稀饭。同事们心疼地劝他:“代经理,你这也不是办法,要不跟领导说说,让食堂厨师单独给你做点吃的。”代宝昌摇摇头说:“现在阿姆河二期大干,800多员工轮番上阵,厨师一天要做7顿饭,他们已经够辛苦的,扯那些干啥。”

今年4月,实在顶不住的代宝昌回到老家大庆看病,在机场出口处,早早等候的妻子差一点没认出丈夫,两人凝视许久,已是泪流满面……

望着崭新的阿姆河二期3个集气站,代宝昌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我已经三年没回家过春节了,真希望明年春节能回去。自己欠家人的真是太多了!”

故事三:长高了,爸爸就回来了

刘增慧,土库曼分公司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经理。他认为,只要项目需要,自己就没有理由不出发。

这是一段刘增慧与他妻子的QQ对话——

妻子:“今天你儿子在幼儿园把老师感动了!”

刘增慧:“不会吧?一个小孩子家……”

妻子:“你儿子跟老师说,他想爸爸了。他告诉老师,他要快点长大,早日帮爸爸挣钱,爸爸就不用出国了。”

刘增慧:“……”

跟所有海外父亲们一样,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而短暂的。面对4岁半的儿子,每次分别,刘增慧的心都像被刀子割一样。

前几年回国休假,刘增慧就和妻子商量好,出发时都要背着孩,但如今儿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搪塞。

2013年年底,又一次的分离。与儿子做了半个多小时思想工作未果的刘增慧突然想出了一个“妙招”,他搂着儿子说:“儿子,我在咱家里的门框上划了几条黑线,只要你摸到了上面的那条线,爸爸就回来了。”

看到儿子信以为真,爽快地松开了他的胳膊,刘增慧欣喜同时,也有一丝失落。这之后,踮脚摸门框上的黑线,是儿子每天必做的功课。

今年4月休假,刘增慧一踏入家门,儿子兴奋地拽着他来到门框前,费力地踮起脚尖,边用小手摸黑线,边冲爸爸喊:“爸爸快看,我长高了,摸到线了……”

那一刻,刘增慧想笑又想哭,是为“妙招”成功而喜悦,还是被孩子天真稚嫩而感动,刘增慧自己也说不清。

故事四:6天跑6个城市

付海博,土库曼分公司采购部采购协调员。学管理工程的他,原本一心想出国锻炼,现在却心甘情愿在国内做一个“小配角”。

北京的4月,春暖花开,微风拂面,而在阿姆河二期项目现场却没有半点绿色。上千名中外员工都在为二期项目投产而忙碌,谁也顾不上留意营地里的树枝是否冒出了新芽。

同样紧张的还有北京土库曼分公司机关的各部门员工。采购部的采购协调员付海博那一段儿时间是累摊了,性格内向的付海博说起6天跑了6个城市——北京、盐城、北京、青岛、成都、乌鲁木齐、北京,直拍大腿说说:“这次,自己是破纪录了!”

事情起因是阿姆河二期现场急需一个阀门和一个泵的配件,如果走国内常规的货运程序,得需要一个月,但工期不等人,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两个关键设备发往土库曼。

现场的需求就是命令。付海博接到了前往两个关键设备生产厂家提货的通知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阀门的生产地——江苏盐城。从盐城返京后,付海博得知青岛有员工要前往土库曼,又从盐城赶往青岛;把阀门交到员工手中后,付海博又急忙赶往泵的配件生产厂家成都;本想把配件带回北京后就完事了,但他又听说乌鲁木齐有合作方人员那几天要赴土库曼,付海博随即买好了去乌鲁木齐的机票,把阀门交给对方后,他才放心地登上了返京的飞机。

6天6个城市,行程近1万公里。付海博说,自己几个城市奔走时,没觉得累,心里就想着快一点到目的地,把设备交给对方。但在北京下飞机后,自己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回到办公室,同事们都惊叹付海博的这次“壮举”,开玩笑说他的经历完全可以媲美美国大片“绝命速递”。

在学校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但工作以后,却干了7年采购工作,付海博对采购工作的感情很复杂。他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协调沟通。一边要对厂方设备催交催运,一边要掌握项目生产进度,做好订单执行的全过程跟踪。压力很大,一旦有问题,就会集中到我们这里。”“希望大家能多给采购人员一点理解……”付海博一字一句地说道。

今年上半年,分公司有一次去加拿大进修项目管理的机会,付海博本是后备人选,但为了阿姆河二期工程,他考虑再三,放弃了。

出国锻炼是36岁的付海博一直以来的梦想。虽然来到土库曼分公司已经3年了,他还没有到过土库曼现场。虽有遗憾,但他给自己打气地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想到在我的监督下,设备物资都能够毫发无损地发往现场,心里很满足。”

阿姆河水静静地流淌,见证着中国石油人在这里流下的汗水,还有为中土友谊所做的一切。

阿姆河不会忘记,土库曼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分公司儿子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General Electric’s Innovation
COACH Inc. in 2012Its Strategy in the “Accessible”Luxury Goods Market
IWI美国分公司ACE GAR1651步枪
福维克分公司升级
伯莱塔美国分公司M9A3手枪
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