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侦查课程设置研究

2014-04-06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安专业方法

王 刚

(湖北警官学院 侦查系,湖北 武汉430034)

现代教育专家认为,课程是处理人的系统。[1]对于普通高校及其教师而言,课程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科技促使各个科学领域相互融合和渗透。在此背景之下,各专业领域在社会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倒逼”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需改革,在课程设置上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新要求。当前,随着“天网工程”、“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等大型安防工程的各种视频监控设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为公安工作尤其刑事侦查工作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安院校理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视频侦查课程的开发工作,为公安一线培养更多的优秀的视频侦查技术人才。

一、视频侦查课程设置的动因

(一)视频侦查课程设置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运动带来了巨大犯罪防控压力。在犯罪学家看来,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的社会控制模式已失去应有的生存环境,过去“由亲属社会演化为城市社会,现代社会的家庭控制少于传统的社会的家庭。”[2]如何弥补由城市化运动带来的社会失控的缺陷成为犯罪学家、政府官员和警方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发起了“城市化的挑战”(CityChallenge),也称为“加强城市安全”(Safer Cities)的行动,即在公共场所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取得巨大成效。

目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城市(镇)化运动带来的巨大挑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犯罪增长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给公安机关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自2005年以来,公安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部署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使我国监控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数量超过前几十年的总和。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11年末,全国主要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头数量为:北京26.5万个、深圳20万个、广州28万个。目前,视频监控网络还逐步扩大到中小城市甚至是村镇,人们称之为“天网”的视频监控网络已经成为公安机关预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利武器。

(二)开设视频侦查课程是刑侦工作的需要

视频图像侦查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侦查方法的创新。视频图像侦查,是指侦查主体在侦查破案过程中以视频监控与识别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他信息捕捉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依托,依法调取视频图像,综合运用其他侦查措施,通过关联、分析、比对、碰撞,从中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实现预防、控制、揭露、证实犯罪为目的的一种侦查方法。[3]目前,视频侦查技术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刑事案件的侦查并适用于侦查的各个阶段。视频信息的分析成为侦查员破案的首选方法,具备相当的视频数据分析能力成为侦查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由于大多数侦查员都来源于公安院校,因此,开设此门课程既能够培养视频侦查的专业预备人才,同时也能够及时把握新时期侦查工作的情况和特点,切合当前侦查实践的需要。

(三)开设视频侦查课程是发展公安教育的必然要求

2009年,公安部党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五个必须坚持”的方针。这“五个必须坚持”既是抓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基本准则,又是推动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在公安专业中开设视频侦查课程是公安教育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服务实战、贴近实践,始终站在现实斗争最前沿的必然要求。

二、视频侦查课程定位——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安排

视频侦查课程的设置应致力于解决公安机关视频侦查专业人才不足、技术方法落后、理论研究缺失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摇篮,其课程设置须符合其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上,应紧紧围绕“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三个目标,加大公安专业建设和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行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服务实践

公安一线的问题,就是公安专业教学的重点,不隐瞒、不回避,这样课程才能有生命力。当前,全国公安院校正着力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模式,即从一线的需求出发,教中学,学中练,根据职业能力需要重点进行专业能力教育和警务技能培养,提升公安专业人才实战水平,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服务实战,是公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视频侦查课程必须结合侦查实践的破案需求,形成“教训一体,战训合一”的警务实战教学模式,紧贴实践,从实践中挖掘教学内容,并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不断开发、完善和创新课程内容。

(三)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职能,公安院校同时也是公安理论研究的基地。课程的设计开发,是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相结合的一个桥梁,同时也是理论研究成果展现的重要平台。视频侦查课程设计,首先,要注意把当前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凸显出来,把当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需求联系起来,做到课程内容的设计安排跟当前的实践需求同步;其次,要把视频图像领域的科学研究动态同公安刑侦工作联系起来,做到科学技术与公安业务的深度融合,解决办案的技术问题;最后,在理论上要不断创新视频侦查新方法,做到社会科技、战术战法和公安业务需求三者的统一,把本课程建成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理论研究的阵地。

三、视频侦查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带来课程变化的程序的大集合。课程开发技术,或者课程本身,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变化多样的。课程的有效开发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学习并迅速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文化素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

(一)视频侦查课程开发主体

1.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组建一支优秀的课程开发团队非常重要。课程开发团队主体是教师、本专业领域的专家,也包括实践部门的资深人士。他们会从自己的专业方向对课程的设计做出最好的方案,从而使课程创建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就视频侦查课程开发而言,湖北警官学院对开发团队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重视课程团队建设,根据内容设置的需要全面大力引入多方面的优秀专家人才参加课程的设计与编写,视频侦查课程开发吸收了侦查学、法学、计算机和物证技术四个专业领域专家教师参与;其次,结合视频侦查工作现状,将武汉市公安局视频侦查支队的优秀侦查员、工程师也吸纳进这个团队,使本课程与刑侦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再次,把学生也当成团队的成员。在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院教学系部通过组织相关的讲座、实训和实验性教学等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以及教学效果,此举为视频侦查课程审定和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专业教师。高校教师不但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肩负着科学研究的重任。因此,在课程开发中专业教师是最重要的角色。视频侦查课程涵盖了侦查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以及物证技术学四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老师在各自的专业上对涉及视频侦查的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和见解,同时在视频侦查课程的开发上,他们也应紧密合作,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科学地安排布置,以实现培养目标。

3.刑侦部门的资深人士。公安教育要“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在此要求之下,必须引入具有丰富破案经验的一线侦查员,全面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这些经验丰富的侦查员首先能够帮我们发现问题,即视频侦查课程内容设置跟实践办案的知识需求是否一致,防止在课程的安排时闭门造车,内容与实践脱节;学院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刑侦一线对人才需求状况,并同学院的人才培养指标对比,及时发现差异,纠正失误;同时,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成为课堂内外师生、校内外专家教授共同思考研究的课题,为今后的科研目标设定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途径。

(二)视频侦查课程开发方法:非技术—非科学方法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人才评价标准不再是唯一性的,教育专家在课程开发技术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持续了一个世纪的课程开发方法——技术—科学方法受到挑战,非技术—非科学方法得到了逐步认同:课程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系统。课程应当顺时而变而非能够精确计算出来。课程开发人员更应看中主观的、个人的、审美的、启发的、交互的方法。[4]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把视频侦查课程开发过程总结为三个步骤。

在公共共享阶段,课程开发团队所有的成员分享课程开发的观点。在视频侦查课程开发中,实现了“6+4”的主体参与模式,即共有六个单位和四个专业的教师参加。六个单位分别是:侦查系、学生处、法律系、计算机技术系、武汉市公安局、实验中心;四个专业涵盖了侦查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以及物证技术学四个专业领域。经过多次的酝酿、讨论,汇集每一个人的看法和观点,形成“纪要”,以备分析使用。在突出共识、提出分歧阶段,所有的参加单位成员都阐明自己的观点及理由。通过本阶段的深入交流,大家都能够阐明观点,分析其他成员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在协商共识阶段,在观点交流的过程中团队的成员逐渐达成共识。即课程的所有参加人员相互协商,并在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目标方面达成共识。但是,在一些意见不一致的情形下,课程开发团队的主要部门(侦查系)必须做出决策,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在课程开发的成员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及时地向上级汇报,并将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实施办法等具体化。

四、视频侦查课程的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安排是视频侦查课程设置的核心问题。视频侦查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课程,包括了侦查学、法学、计算机科学、刑事技术等多个专业。因此,整合以上多学科知识,构建一个有机的视频侦查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的应用型视频侦查人才的关键所在。

(一)视频侦查基本理论

视频侦查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视频侦查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二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三是视频监控所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包括法律依据、取证规则程序、法律规范的缺失与冲突等;四是视频侦查机制建设及保障。

(二)视频侦查方法及应用

视频侦查方法是公安机关在侦查工作中以视频资料为基础,充分挖掘其人、车、物及拓展信息,并综合运用相关侦查技术和措施实现突破案情的方法。本部分的内容是在刑侦实战单位长期摸索的视频侦查技战法的基础上,通过侦查专家的总结分析从而提炼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体系,这是视频侦查课程内容的核心之所在。一是视频侦查方法,包括时空轨迹追踪法、点线面串并法、数据信息比对法、综合扩展法等基本方法;二是视频侦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勘查、视频要素分析、证据提取等内容;三是视频侦查方法在案件的应用及展开;四是视频侦查方法与其他传统侦查措施、手段、侦查模式的联系与应用。

(三)视频侦查前沿问题及展望

本部分的内容是对当前视频侦查工作所涉及的一些不确定、不能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具体包括:一是视频侦查过程中出现的反侦查行为的识别及克服;二是视频图像的证据化问题,包括取证规则,证据排除等问题;三是“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化背景下的视频侦查的发展趋势问题。

[1][美]艾伦·奥恩斯坦,弗朗西斯·P·亨金斯.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王爱松译.南京:江苏出版社,2013.

[2][4][美]唐纳德·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M].唐越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展明,尹伟中.《视频图像侦查》课程初探[J].公安教育,2011(3).

猜你喜欢

公安专业方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