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动态

2014-04-06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机床刀具加工

李克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升级”

“互联网+双创 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李克强在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他说:“在消费领域,中国‘互联网+’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今后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也要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这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在谈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工业增长严重乏力时,李克强强调,各部门和地方必须要高度重视,同时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拓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新途径。

“过去我们一谈推动工业发展和技术改造升级,就觉得应该是政府切一块资金分给企业,由企业内部的工程师苦苦攻关。但今天的情形不一样了,互联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充分整合全社会力量的广阔空间。”总理说。

他在会上重提不久前在基层考察中的两个事例:大连一家创客企业用网上注册平台汇集了28万名工程师,为3万台机床的技术改造升级提供解决方案;中国核电“华龙一号”的堆芯设计,则是通过互联网聚集了20多个城市的500多台终端和近万人的力量,集中进行攻关。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国外介绍‘创客’的书籍,讲的不是互联网消费,而是利用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这是一场真正的‘新工业革命’。”李克强说,“‘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是‘智能升级’,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高度结合。因而必须要把‘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

李克强强调,在创新技术改造方式的同时,也要加快企业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重大改革,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十三五”重点行业高端化比重或超50%

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李东介绍,除了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当前高端装备还指“十二五”国务院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明确的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装备;以及装备制造业中传统装备的高端部分。

李东表示,技术方面的高端是跨领域、跨专业的一种集成,技术附加值非常高,创造的价值也比较大,同时它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垄断性,在这几个特征下,发展高端装备对国家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重构或重塑新时期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从“十一”五时期,整个装备制造业处于中低端水平,高端装备制造在8%左右;到“十二”五时,评估预期将达到20%左右,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脚步之迅猛令世界瞩目。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7万亿元,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十二五”期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主要从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元器件,也就是从强基工程等方面来加大技术改造,“十三五”期间,则将焦点集中在十大类高端装备方面。李东说:“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延续一些“十二五”期间的政策等各种措施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1+X”落地。

虽然在对“十二五”的评估中,高端装备制造占整体装备制造业的比例接近20%,但是有些重点率先发展的产业,高端化比重已在40%以上,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整体比重还会大幅度提升,某些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高端化比重则可能会超过50%。

9 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双增长同比降幅收窄

2015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月较快增长,产量同比降幅趋缓,销量呈小幅增长。1-9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量略有下降,销量基本持平。

产销总体概述:

9月,汽车生产环比增长20.63%,同比下降5.64%,降幅比8月减缓2.80个百分点;销售自1月、3月后年内销量再次超过200万辆,环比增长21.60%,同比增长2.08%,结束下降趋势。其中:乘用车生产环比增长20.75%,同比下降6.03%;销售环比增长23.41%,同比增长3.26%。商用车生产环比增长19.95%,同比下降3.23%;销售环比增长11.20%,同比下降4.87%。

1-9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0.82%,销量同比增长0.31%。其中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49%和2.75%;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2.48%和11.83%。

乘用车产销情况:

9月,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其他品种有所下降。

1-9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0.73%和8.84%;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38%和46.68%;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38%和8.2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9.99%和20.93%。

商用车产销情况:

9月,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增长,货车增速更快;与上年同期相比,货车和客车产销有所下降,客车降幅更为明显。

1-9月,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和3.57%。其中:大型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82%和7.38%;中型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23%和6.21%;轻型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28%和2.42%。货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4.18%和13.32%。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1.63%和29.79%;中型货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5.58%和25.02%;轻型货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8.70%和8.99%。

主要运行特点:

总体情况:(1)销量同比止跌回升;(2)乘用车产量下降,销量增长;(3)商用车产销同比下降;(4)前十企业增速略高于行业;(5)汽车出口同比持续下降。

两大亮点:(1)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2)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增长。

2015 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公布了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单,中石化以28 899.342 9亿元的营业额位居榜首。

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26.9万亿元,入围门槛由上年的67.1亿元上升为68.1亿元,上升了1.49%。11年中,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由2005年的20.2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68.1亿元,提高了两倍多。

沈机集团转让昆明机床

昆明机床2015年3月4日起停牌,并于3月18日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此次重组于上10月9日宣告落空。与此同时,昆明机床实际控制人沈机集团将公开征集受让方,转让所持昆明机床全部股份。

公司报告显示,昆明机床2014年亏损2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 380万元。有分析认为,相较沈机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沈阳机床,昆明机床的多数营收来源于普通机床。未来,沈机集团或将更多关注重点放在以数控机床为主的沈阳机床。

据悉,详细的重组框架方案需待沈机集团股份转让事项履行完毕公开征集程序且股份受让方确认后,由昆明机床和标的公司进一步深入沟通后确定。同时,沈机集团承诺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目前,沈阳机床生产的数控机床类产品已经占据市场份额的六成左右,同时智能补偿、智能诊断、智能管理等技术已经成为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预计2015年数控机床将占沈阳机床营业收入的75%左右,而普通机床类业务占比可能继续萎缩。相比之下,昆明机床主营产品多为镗铣床、铣镗床,多数营收来源于普通机床。

济南二机床获批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75个“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立项名单”,济南二机床“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

新建“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大型智能冲压设备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的探索研究,提升我国冲压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强大的装备支持。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在此之前,科技部已经建设了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二机床作为国内重要的冲压技术和大型金切机床研发基地,拥有4个研究所、5个试验室,配备有235台(套)实验设备仪器,应用了三维设计、有限元分析、PDM/PLM、CAPP(工艺)系统等先进工具手段。之前企业技术中心已相继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形机床创新平台”。近年来,济南二机床攻克了330多项关键技术,完成21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了1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国家专利176项,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2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业大奖以及省市科技进步奖68项。强大的研发实力为济南二机床争取国内外高端市场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岛将打造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日前,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青岛市经信委《关于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青岛将完善产业体系,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努力形成涵盖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集成机器人产品、集成应用创新、机器人配套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产业园区,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系列工程,加大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力度。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

根据该意见,青岛将以机器人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机器人本体及集成产品;加强关键环节和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完善产业配套及服务,推进产业集聚,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促进机器人产业突破发展;推动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普及应用,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推动青岛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

在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占地3 000亩的青岛市机器人产业园区;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基地与孵化基地;搭建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以及检测试验、认证认可、产品展示和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功能完善、覆盖完整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加快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在政策支持上,青岛将发挥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作用,设立青岛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子基金,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为具备核心技术的研发制造团队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支持融资担保机构对机器人产业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境内外上市,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济南二机床冲压设备签约一汽大众华东基地

另外,济南二机床为一汽大众华东基地提供8 100 t高速智能冲压线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举行。此次签约意味着济南二机床与一汽大众实现强强联合。

据悉,此次签约的8 100 t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是国内整线吨位最大、工序最多的冲压线。济南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志刚表示,近年来,济南二机床抓住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市场机遇,加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国际化进程,与德、日强企同台竞争,连续为福特汽车美国本土4个工厂提供了8条大型高速智能冲压线,奠定了在世界冲压市场的重要地位。

GF加工方案将在瑞士再建机床厂

为了长远发展,GF加工方案计划在瑞士Biel(比尔)投资一家新铣削工厂。新工厂包括最现代的研发中心和应用中心。新工厂的建设将根据节能高效的最高标准来设计。隶属于瑞士GF集团的GF加工方案公司,为满足客户在高速铣削机床方面的强烈需求,计划增加铣削机床的产能。

SGF铣削机床的销售量在过去几年中翻了一倍,目前设在瑞士Nidau的工厂已经达到了其产能上限。新工厂将为Biel城市提供460个高端工作岗位。土地和建筑将采取租赁方式。工厂计划于2016年开工,具体日期取决于Biel城市管理部门的批准。

GF集团的CEOYvesSerra说,“这一现代化的工厂将提高GF加工方案的产能,优化其在尖端铣削加工领域的竞争力。该投资也强调了GF会将瑞士作为我们高精度机床的研发和生产中心这一承诺。”

山崎马扎克推出高精度立式加工中心

山崎马扎克近日发表了可实现同步5轴加工及高精度多面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MC)“VARIAXISi”系列的新机型“VARIAXISi-1050T”。在旋转工作台(C轴)上配备直驱电机,可实施最大转速为500 r/min的车削加工。从机床加工到车削加工只用一台即可完成。

配备两端支撑型倾斜旋转工作台,拥有工作台旋转的C轴和像摇篮一样倾斜的A轴。凭借该工作台,可实现从工件的上面、侧面以任意角度实施多面同步5轴加工。通过A轴采用双滚子齿形凸轮,提高了刚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轻加工人员的负荷,配备了干扰防止功能、语音导航功能、主轴监视功能、维护监视功能。可根据生产形态来构筑组合卧式MC的无人加工系统。

伊萨推出新型等离子切割系统

伊萨于2015年9月21日推出一款适用于重型机用切割的新型Smart PlasmarcTM200 m2等离子系统。该等离子系统可利用空气、氧气或氮气切割各种类型及厚度的板材。其能够在厚达38 mm(1.25英寸)的碳钢上实现高效穿孔与切割,并且边缘起弧与割断能力达50 mm(2英寸),性能极其可靠而且操作便捷。

更快的切割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小时可加工的工件产量大大增加。与火焰切割相比,该款等离子切割系统在12 mm(0.5英寸)碳钢的切割速度快达4倍以上。快速设置和工艺更换功能也让该款等离子切割系统实现了生产率的最大化。

其还可实现挂渣少、翘曲小以及热影响区小的较高切割质量。与火焰切割相比,其二次加工作业量及单位工件成本大大减少。200amps系统具有完全100%暂载率,可以最高的可靠性满足最苛刻的生产要求。

其还具有一如既往的使用便捷性。内置工艺数据库可优化切割参数,确保切割效果的一致性。参数的选择和控制一步即可实现。简洁直观的操作员控制功能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培训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操作失误,缩短了设置时间。高级诊断功能让故障诊断与维护工作大大简化。系统安装快捷方便,让用户实现生产力的迅速提升。

在各类工业应用中,成熟的电源设计和重型液冷割炬也为可靠的性能提供保障。伊萨的专有设计较之同类等离子割炬减少了易损件损耗,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库存和保管工作,继而节约时间与成本。伊萨创新的割矩外形设计可确保切割质量的一致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还可取代伊萨的机用ESP-150和ESP-200系统。同时配备手动割矩和机用割矩的ESP-150系统仍适用于非自动化切割应用。

斯凯孚与吉利汽车签署重要协议

2015年9月25日,斯凯孚与吉利汽车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为其未来的汽车生产线供应轮毂轴承单元和麦弗逊悬架轴承单元。

斯凯孚汽车市场总裁Stephane Le Mounier表示:“与吉利汽车合作,充分证明了我们将全球实力转化为本地高效服务的能力。我们通过优化应用设计,加快开发速度,为客户传递价值。看到我们的团队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我感到非常骄傲。”

斯凯孚专门为吉利汽车开发了采用低摩擦润滑脂和防腐涂层的轮毂轴承单元,以满足客户对性能、减重、刚度和低能耗的要求。麦弗逊悬架轴承单元采用耐用的高性能设计,可促进汽车的平稳和静音运行。总体来说,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预计斯凯孚将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向吉利汽车交付产品。

山高通过三种扩展的产品型号提升仿形铣削能力

山高最近为其 Minimaster®Plus可替换切削刀具系统、Combimaster™铣刀系统和 Round 12 压钮式刀片系列增添了新的产品型号,进一步扩展了这些仿形铣削产品的加工能力。

通过采用新的四刃刀头实现更大的螺旋角,山高优化了Minimaster®Plus系统的切削参数。这种四刃刀头设计扩充了系统现有的三刃设计。这两种切削刀头在粗加工和半精加工作业中都能提供出色的金属切除率。然而,四刃刀头采用更短的0.7×D刀刃长度,因此在金属切除率较高的应用和五轴加工应用(刀具端部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整个刀刃的使用频率)中,可以提供更高的稳定性。

CombimasterTM铣刀系统包括可以接合多种不同的刀柄类型、长度和可互换的刀头,因此可在各种应用中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借助新的M20连接头,山高将该系统的通用性和稳定性融入了40/42 mm直径(球头类型为50 mm 直径)的刀具系列。M20螺纹可以保证刀柄和刀体之间实现最强大的连接。大多数情况下,Combimaster M20允许用户将金属切除率和切削深度提升多达15%,因此提高了整体加工性能。

另外,山高已对M20连接头进行了改进,可以接合30多种新款的刀柄和50多种铣刀。

伊斯卡发布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EPN

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应用的不断增长向金属切削制造商们提出了各种全新挑战。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是各种复合材料中最难加工的一种。该材料由具有不同物理性能的材料铺覆于不同的层以使得其具有高硬度,高韧性及高强度,其结果是材料非常耐磨,难以加工。

伊斯卡新型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带有特别构造的切削刃以实现对CFRP复合材料的高效加工。为确保成功地加工CFRP,伊斯卡基于成熟的合金牌号IC02发布了高品质,锋利切削刃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EPN。应用户需求,伊斯卡还能对这些耐磨的刀具进行金刚石涂层,提供寿命更长的IC2012牌号。

该铣刀带有独特的切削刃,设计用于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高效切削。EPND及EPNC立铣刀具有专为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零件加工而特别设计的切削刃。能高效传递切削热,实现高速进给及高切削速度,收获令人印象深刻的材料去除率及非常经济的加工成本。

EPND及EPNC立铣刀(粗铣)带有锋角及独特的棱状齿切削刃,产生低切削力,能实现高切削参数。EPND立铣刀直径范围为1.6~12 mm,带有6个,8个及10个排屑槽。在许多案例中,伊斯卡用于钻削及铣削的全新解决方案免除了CFRP碳纤维的断裂,极大地降低了分层。

Delcam汽车模具未来制造解决方案亮相上海

2015年9月8日,Delcam与德国海德汉公司、机床制造商德国玛泰克公司成功举办“上海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会”。该会议由上海模具行业协会承办,来自长三角地区数十家汽车模具企业高管、技术主管约80余人参加了这一汽车模具行业的智能制造盛会。

在此次会议上,Delcam中国技术总监翟万略先生与来自上海通用汽车的罗仁平博士、上海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普高工以及上海交大等专家针对当前汽车模具行业智能制造方向的发展做了精彩的发言。

Delcam中国技术总监翟万略先生做了“Delcam在汽车模具未来制造的解决方案”的报告。Delcam拆分智能单元为装备开动前、准备过程中和开动后的三大板块,分别阐述了“智能工艺规划”、“智能准备”、“智能控制”的实施理念。对于如何提升效率、提高品质、增强装备“感知”能力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对轻量化设计、轻量化制造和工业机器人加工技术做了阐述。Delcam的智能制造单元的建设思路和实施方案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中国制造2025”已经明确主攻方向为“智能制造”。如何在2025年初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模具行业作为“工业之母”尤其需要反思,需要在补强现有装备的同时,优化管理、提升软实力,Delcam倡导的智能单元为基础的解决方案会协助“中国制造2025”密切结合,让“智能制造”真正落地。

3 D Systems发布GibbsCAM2015版本

3D Systems公司近日宣布其产品加工编程软件GibbsCAM®最新版本正式发布GibbsCAM全面更新,包括全新的通用机床设置系统UKM,进一步简化编程操作,可以非常容易地支持最先进和最新型的机床。

GibbsCAM 2015版本部分新特色包括:

(1)新的刀具功能和性能。使用新的图标,动态三维查看工具和刀柄,扩展了定义、使用和模拟刀具的能力。所有铣削刀具都支持直柄、锥形和梯形刀柄,同时引进了新的铣削和车削刀具类型,如用于铣削的三维形式刀具、75°棱刀(ISO E型)。GibbsCAM2015版本UKM技术功能强大,简化了编程,提供强大的刀具路径策略,还能为最复杂的机床提供精确仿真。

(2)钻孔管理功能大增。GibbsCAM 2015版本支持更多输入的CAD系统孔特征,并与Autodesk Inventor、CATIA v5、SolidEdge和SolidWorks的孔特征完全关联。新的孔程序对话框可编辑包括复合孔的孔特征,支持多直径孔、螺纹孔。此外,特征识别功能增强,五轴钻孔界面精简。这些特征简化了钻孔操作,使编程速度更快。

(3)过渡工具支持多任务加工(MTM)。这使得刀具更易于管理,仿真更精确,编程更容易,刀具位置和方向更准确。新增工具包括刀柄库,内含支持适配器架刀柄、夹持刀柄的刀柄、右角调节头和flash工具等。夹具库支持的夹具包括夹头、尾座、固定支架和其它工件控制装置。

(4)机床模拟。由于GibbsCAM 2015版本新增UKM模块、支持过渡工具以及改进的渲染调色板等功能,使机床模拟功能大为改进。渲染更精确高效,显示过渡工具能更完整地模拟所有运动部件。自定义控制的关键条件采用新的停止和观看条件定制。总之,这些新增功能使从编程到仿真过程更快更精确。

(5)与山特维克可乐满的Adveon刀具库集成。可以导入山特维克刀具和其他符合ISO 13399标准系统的所有刀具,使标准件库随时可用,简化刀具定义和刀具数据管理。允许工厂创建、保存和重复使用刀具库,把刀具和刀具装配连接到零件及工序中,使后续零件运行的程序重用更快,当零件变更时,更新速度更快。

猜你喜欢

机床刀具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机床展会
无织构刀具与织构刀具铣削性能对比研究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切削刀具刃口形貌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多功能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