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

2014-04-05徐磊

山东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性溃疡反流溃疡

徐磊

(天津市第四医院,天津300222)

研究认为,纠正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交通静脉离断术(Linton手术)因创伤大及手术切口愈合延迟、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临床已较少应用。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25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25例(28条肢体),男17例,女8例;年龄45~67岁,平均58岁;病程5~22 a。其中左下肢13例,右下肢9例,双下肢3例。均存在浅静脉曲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与湿疹等营养性改变,溃疡直径2~13 cm,大多位于内踝部位,其余位于胫前、外踝。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顺行静脉造影检查证实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瓣膜反流Ⅰ°~Ⅱ°者11条,Ⅲ°~Ⅳ°者17条。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SEPS。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肢驱血,大腿根部置止血带,以使术野减少出血、清晰。胫骨中段内侧分别作1 cm和0.5 cm切口,置入腔镜器械沿深筋膜下间隙钝性分离,注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10~15 mmHg。术中交通支采用电凝后离断,较粗大者采用支钛夹夹闭后离断,分离至内踝,彻底离断术野内所见交通支。同时行浅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小腿曲张浅静脉经皮环行连续缝扎术,瓣膜反流Ⅲ°~Ⅳ°者同时行股浅静脉带戒术。

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0~45min。术后溃疡均愈合,愈合时间5~86 d;患者皮肤色素沉着范围缩小、减轻,湿疹消失,曲张浅静脉消失,且无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 a,均无溃疡复发。

讨论: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可由下肢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三个静脉系统中单一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引起,但更多是由三个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共同引起,其中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当浅静脉反流时,小腿静脉血液瘀滞,局部微循环改变,组织缺氧,出现皮肤营养障碍;如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液异常逆流,小腿组织内静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加重缺氧状态,静脉性溃疡发生率明显升高。研究[1]表明,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率在仅有浅静脉返流时为6%,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发生率升至30%,在浅静脉、深静脉均有反流且没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发生率为33%,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时溃疡发生率为47%。

19世纪60年代,Gay就认识到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在下肢静脉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1938年,Linton就已采用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随着腔镜技术的进展,微创外科观念的深入,SEPS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组患者行浅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SEPS,同时对瓣膜反流Ⅲ°~Ⅳ°的肢体行股浅静脉带戒术,针对浅静脉、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同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我们体会,SEPS相对于传统Linton手术具有如下优点:①损伤小,切口小,远离溃疡创面及营养障碍的皮肤区域,避免了切口感染;②腔镜下可显露全部交通支静脉,手术彻底、确切;③手术安全、简单,易推广;④溃疡创面愈合快,复发率低,治疗效果优于传统Linton手术。

[1]Nicolaides AN.Surgicalmanagement of deep venous reflux[J].Vasc Surg,1997,31(3):289.

[2]Padberg FT Jr.Endoscopic perforating vein ligation:its complementary role in the surgicalmanagement of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J].Ann Vasc Surg,1999,13(3):343.

[3]李晓曦,吴志棉,李松奇,等.腔镜深筋膜下结扎交通支静脉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溃疡[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 469-470.

猜你喜欢

性溃疡反流溃疡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都是“溃疡”惹的祸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胃铋镁预防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