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14-04-05焦建华陆彩霞孙怡燕

山东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羊肠线沙拉溃疡性

焦建华,陆彩霞,孙怡燕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无锡21440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发生于直肠和(或)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我国UC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该病治疗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1]。目前,UC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学制剂及肠道微生态制剂等。UC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疾病,尽管经过诱导缓解治疗后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但仍可出现反复发作。目前,UC尚无法治愈,其治疗目标更关注维持缓解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2010年8月~2013年3月,我们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3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进入UC临床缓解期1周的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45.4±4.3)岁;病程(1.5±0.6)a;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0.8±0.6)分。均经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排除以下患者:处于活动期UC,感染性结肠炎,有严重心、肝、肺疾病,孕期或哺乳者,曾有重大腹部外伤手术史者,特定穴位局部皮肤破损、皮炎患者。其中位于直乙状结肠30例,左半结肠23例,广泛或全结肠12例;曾应用激素15例,高复发率病例(>3次/a)21例。所有患者(2例因经济原因退出,1例患者失访)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31例)、美沙拉嗪组(32例)、联合治疗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组予穴位强化埋线疗法。选穴:大肠俞(双侧)、天枢(双侧)、足三里(双侧)。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再使用大号皮肤缝合针将2号医用鉻制羊肠线双股约4 cm分3次埋入大肠俞、天枢,局部敷料包扎;用12号硬膜外穿刺针直刺入足三里穴约5 cm,将同样羊肠线约4 cm放入针管,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置入穴位。每月埋线1次。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德国Dr.Falk制药厂)500 mg,每天3次口服。联合治疗组予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剂量同美沙拉嗪组)。

1.3 观察方法 ①复发率:入组后采用电话或复诊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1次,共12个月,对患者CAI进行评估。疾病复发为临床观察的终点事件,复发标准:CAI≥6或内镜指数≥3;即使CAI评分低于6,如果为控制病情,加用影响UC活动度的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止泻药等亦视为复发,激素不能正常减量同样视为复发。②缓解时间:临床缓解标准为CAI<4[3]。③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两组病例的基础资料和缓解时间对比采用Student t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所有患者的累积复发率;复发率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5.2%(14/31)、40.6%(13/32)、16.7%(5/ 30),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均<0.05;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联合治疗组缓解时间分别为(201±8)、(219±77)、(260± 67)d,穴位埋线组、美沙拉嗪组分别与联合治疗组比较P均<0.05;穴位埋线组、联合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美沙拉嗪组有2例在用药2周时出现皮疹,4例用药早期有轻微腹胀,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UC被认为是一种终生不愈的疾病,传统的治疗目标是诱导缓解、维持缓解和预防并发症。所谓治愈仅为临床缓解,是指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黏膜恢复正常、可停药或仅用维持剂量药物、观察6个月后无复发等。目前,在UC的治疗中多重视诱导缓解治疗,却忽视了维持缓解治疗的重要性。由于UC为终生性疾病,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诱导缓解后的维持缓解与治疗十分重要。UC的维持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等,但这些药物的远期疗效不理想,1年复发率较高(11.3%~73.0%)且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它们的使用[3~5]。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条达”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的整个操作过程不仅包括了穴位封闭、针刺、放血组织疗法,也包含了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作用效应和留针、埋针反应,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6,7]。羊肠线是一种异体蛋白,将它埋植于机体内,如异种组织移植,其中的抗原可致敏,致敏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应来破坏、软化、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7~10];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对穴位产生的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急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11~13]。但穴位埋线在维持UC缓解治疗方面却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较穴位埋线组及美沙拉嗪组复发率低、缓解时间长、不良反应少。

总之,穴位强化埋线疗法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较好,可减少复发,延长缓解时间。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 545-550.

[2]Marshall JK,Thabane M,Steinhart AH,etal.Rectal5-aminosalicylic acid for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4(11):CD004118.

[3]Meucci G,Fasoli R,Saibeni S,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ndoscopic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treated with oral and topical mesalazine:a prospective,multicenter study[J].Inflammatory Bowel Dis,2012,18(6):1006-1010.

[4]SandbornWJ,van Assche G,ReinischW,etal.Adalimumab induces andmaintains clinical remission in patientswithmoderate-to-severe ulcerative colitis[J].Gastroenterology,2012,142(2):257-265.

[5]朱莹,袁伟建,白晓明,等.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细胞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6):526-528.

[6]张馨,郝小波.穴位埋线对慢性葡萄膜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129-131.

[7]陈盼碧,崔瑾,杨孝芳,等.不同穴位简易穴位埋线对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和NF-κB表达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677-680.

[8]王忠成,李春婷,朱方石,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外治法研究近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4):122-124.

[9]李勇,谢宜奎,丁红玲,等.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2,52(25):55-56.

[10]陈曦,田耀州,夏军.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293-296.

[11]李琨,张彩凤,夏永华,等.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4): 336-339.

[12]钟英强,朱兆华,陈为宪,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J].中国内镜杂志,2000,6(2):7-8.

[13]关伟,陈建林.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1,9(7):45-48.

猜你喜欢

羊肠线沙拉溃疡性
能力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概述
夏日罐子沙拉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