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塞通、长春西汀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

2014-04-05唐志强李达王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光凝血塞通激光治疗

唐志强, 李达王景

(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眼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以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沿受累静脉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为临床特征,并继发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危害视力。作者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43例(43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就诊并经过散瞳眼底检查、眼压、眼部A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确认的RVO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均有沿静脉大片出血、静脉迂曲扩张、后极部视网膜水肿,FFA检查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并有荧光素渗漏,重者出现大片无灌注区。BRVO组33例,年龄40~79岁,平均58.2岁; CRVO组10例,年龄42~69例,平均56.7岁。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 d~6个月。

1.2 方法

对43例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250 mL+血塞通400 mg以及生理盐水500 mL+长春西汀20 mg静脉滴注,1次/d,2周为一个疗程;同时根据全身情况进行降压、降糖、降脂治疗。对FFA检查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4DD范围,就有可能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采用532倍频氩激光全视网膜或区域性视网膜弥漫性光凝的方法进行治疗。本组共有21例进行了激光治疗,激光功率300~500 mW,光斑直径200~500 μm,曝光时间0.1~0.2 s,全视网膜光凝分3~4次完成。药物和激光治疗后每个月复查眼底,每3个月进行一次FFA检查,随访期间发现有无灌注区被遗漏者再次补行氩激光治疗。疗效判断标准:按相关文献的标准进行疗效判断: ① 显效:视力增进,视网膜出血基本吸收,新生血管完全消失,荧光素无渗漏; ② 有效:视力增进或不变,视网膜出血部分吸收,新生血管消退,尚有少许荧光素渗漏; ③ 无效:视力不变,视网膜出血无明显吸收,新生血管无明显消退,仍有荧光素渗漏; ④ 退步:视力下降,视网膜再次出血,新生血管生长,荧光素渗漏加重。

2 结 果

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其中显效12例(27.9%),有效26例(60.5%),无效5例(11.6%), 退步0例,总有效率为88.4%; 治疗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现视网膜再次出血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病例。

3 讨 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视网膜静脉发生血栓而形成,通常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该病发病率较高,在众多眼底疾病中排第2位。其中很多患者视力恢复不理想,甚至因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玻璃体积血[1]、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原因而失明。因此如何有效阻止病情发展,防止视力下降,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成为治疗的关键。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以挽救患者的视功能。视网膜静脉阻塞最常见的阻塞部位是在筛板区和动静脉交叉处,这两个部位视网膜动脉和静脉靠得很近,相邻血管壁共有一个外膜。动脉硬化时,受硬化外膜限制,静脉受压管胫狭窄,且管壁内皮细胞受刺激增生,管壁变得更窄,血流变

慢,甚至停滞,导致血栓形成[2], 继而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所以应早期给予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其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栓形成、提高缺氧耐受力等作用[3], 其功效已被临床验证。在动物实验中,血塞通也被证实可以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对缺氧所致的血管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长春西汀是血管扩张药,可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人体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其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临床上使用广泛,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所接受。本组43例患者全部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和长春西汀治疗,对提高视力、改善预后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安全的药物。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光凝的目的是破坏病变区存在的、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并有明显代谢紊乱的视网膜组织,减少组织耗氧量,减少新生血管刺激因子,阻止眼底及虹膜形成新生血管,并促进已经形成的新生血管消退,防止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4-5]。同时可以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缩短病程。对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一旦发现有大片无灌注区,就要及时地进行光凝治疗,同时注意检查虹膜和房角,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只要视网膜无灌注区超过4DD的范围,就有可能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所以应及时进行光凝治疗[6]。同时及早行光凝治疗,光凝范围相对较小,从长远看减少了对视网膜的操作。光凝参数应根据屈光间质及光凝视网膜的不同部位而调整,以视网膜出现中度灰白色反应斑为准。

[1] 李元元, 高延庆, 戎智婷. 非外伤性玻体积血的诊治[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8): 188.

[2] 段毅琴, 朱小华, 王启常. 视网膜静脉阻塞致病机制浅析[J].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8): 1382.

[3] 郭涛.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86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20): 59.

[4] 杨学真.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联合疗法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0): 561.

[5] 王雯秋, 王泓, 姜媛, 等. 玻璃体腔内Bevacizumab联合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2, 14(2): 90.

[6] 张晓峰.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12, 12(1): 77.

猜你喜欢

光凝血塞通激光治疗
眼睛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采用雷珠单抗和光凝治疗的效果分析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联用血塞通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体会
HPLC法测定血塞通软胶囊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