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操作体会

2014-04-05胡朝线吴素青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消毒机戊二醛消毒剂

胡朝线,杨 忆,李 雪,秦 兰,王 兴,吴素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重庆400700)

医院管理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操作体会

胡朝线,杨 忆,李 雪,秦 兰,王 兴,吴素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重庆4007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检查及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内镜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因需突破黏膜屏障,故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等,因此内镜消毒问题已经成为保障患者健康和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问题之一[1]。我们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在清洗消毒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制定出内镜中心有关规定和措施,并严格抓好落实使内镜清洗消毒全部达到标准,有效地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现总结如下。

1 内镜消毒存在问题[2]

基础设施薄弱。诊疗室面积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达到20m2,无专用清洗消毒室,胃镜、肠镜共用一室,清洗、消毒、检查、接诊均在一狭小房间进行,致使正规消毒方法无法实施。

清洗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清洗时未加酶,不用专用刷子或用非流动水清洗,导致清洗不彻底,有机物残留,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选择不当,作用时间不足,消毒后冲洗用水不正确,消毒剂有效浓度未做到每日监测,使用期过长。

未正确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欧美消化内镜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内镜,在将内镜放入自动清洗消毒机前,要进行手工彻底清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有机物的污染。国内采用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内镜缺乏手工清洗这一步骤,只在病例之间行简单擦拭,即放入清洗消毒机,未去除阀门和抽吸按钮,难以清洗管腔系统。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前未进行彻底的手工清洗是导致自动清洗消毒机消毒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

内镜及附件保存不当。主要是对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消毒后未充分干燥内通道,镜体未垂直悬挂,储镜柜受污染等,而在次日使用前未经班前消毒或灭菌。

工作人员自身原因。工作不够认真,缺少慎独精神,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为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使用工人代替护士完成内镜清洗工作,因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少医学知识,难以保证清洗质量。

2 应对办法及策略[3-7]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照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简称《规范》)颁布后,我院感染科护理部比照《规范》要求逐条查找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北碚中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管理规定》及《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使管理规范化。

规范内镜室的布局。由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内镜室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其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种功能诊室具有科学性,预防感染可操作性强。内镜室物品摆放固定、合理、有序。

加强内镜室护士的培训。为了医院感染的控制和就诊者的就医安全,必须提高内镜室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组织医师、护士外出培训,使内镜消毒人员充分掌握内镜清洗消毒知识和操作流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适应内镜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加强个人的防护意识,在进行内镜消毒时,穿戴好防护用品。

配备相应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按照新《规范》要求,我院加大消毒设施投入,对原有的内镜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引进内镜清洗工作站,做到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各自独立。胃、肠镜诊疗和清洗消毒各自独立。在硬件环境及设施设备上保证内镜在使用前达到相应消毒要求,确保内镜诊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程序。内镜清洗消毒应按照预处理—侧漏—流动水清洗—酶洗—水洗—消毒—冲洗—干燥程序操作,以保证消毒或灭菌的时间,确保消毒灭菌效果。特殊内镜附件常需超声波清洗消毒处理。使用计时器控制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灭菌时间,以保证使用前能达到相应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

正确彻底清洗。生物膜能最大限度地潜在生长,阻碍消毒剂的穿透,导致消毒失败,所以在消毒灭菌前必须对内镜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时凡能拆卸的部件均应拆下,单独浸泡,机械清洗不能全部代替手工清洗,对于某些通道、精细仪器和较难清洗部位必须手工清洗,清洁刷应一次性使用或每次用前进行清洁和消毒或灭菌。清洗后要充分干燥内通道,因清洗后的内镜腔内存有8~10mL水,积累下来会造成消毒剂的严重稀释。清洗时应加酶,酶能有效地清除粘附于内镜管腔及附件上的有机物,增加内镜的洁净度,从而提高清洗后的消毒效果。酶洗液应现用现配,并且每清洗1条内镜更换1次,对于严重污染的内镜应加大浓度,以保证酶洗有效。

正确选用消毒剂。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协会和我国消毒技术规范推荐用于内镜消毒或灭菌的消毒剂主要有戊二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邻苯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2%戊二醛是我国目前内镜首选的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主要制剂有酸性和碱性两种,碱性戊二醛是加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7.5~8.5时杀灭微生物活性就会大大增强,受有机物影响小,并且对金属无腐蚀性,不损坏内镜、橡胶和塑料,但激活后自由基丢失,浓度下降,有效期一般为14天。新的戊二醛复方克服了稳定性差的缺点,使用效果得到延长。由于戊二醛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因此器械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漂洗,以清除器械上残余的戊二醛。

正确选择消毒方法。采用我国5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规定的内镜消毒方法。软式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浸泡时间为:①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不少于10min;②结核杆菌、分枝杆菌等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min;③灭菌的内镜必须浸10h;④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需消毒内镜,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min;⑤每日诊疗开始前,必须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min。⑥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擦拭消毒。内镜附件:有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内镜附件必须一用一灭菌。首选方法是压力蒸汽灭菌,也可用环氧乙烷或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灭菌。弯盘、敷料缸等应当采用压力蒸汽灭菌[6]。非一次性使用的口圈可采用高水平消毒,如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min。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内镜的保存。消毒后内镜管道用75%酒精冲洗、干燥,垂直悬挂于专用洁净柜内,贮柜应保持清洁、干燥,灭菌内镜及附件按无菌物品要求储存[7]。

加强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在使用前监测并做好记录。消毒后的内镜每季进行生物学监测1次,灭菌后的内镜,每月监测1次。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处收集。合格标准为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1件20cfu,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的内镜无细菌生长。

3 讨 论[8]

内镜消毒不到位可能导致医院感染。消毒灭菌工作主要由胃镜室护理人员具体执行,对胃镜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3],将会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医疗安全。在内镜诊疗过程中必须强化职业道德,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清洗消毒,切实做好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

由于内镜的材料特殊,精密度高,使用后消毒灭菌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其价格昂贵,医院购置数量有限,这样就会给内镜的消毒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医院应增加必要的投入,配备规范的清洗消毒设备,为医疗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每天定时用化学试纸监测戊二醛和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以确保有效消毒液浓度并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做好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是极其重要的,如不按照《规范》去做,就可引起交叉感染。医务人员必须彻底有效地清洗及严格的消毒,定期监测清洗消毒效果,强化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切实做好清洗消毒工作,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 楼玉英,张周娟,蒋月芳.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16-1117.

[2] 胡必杰,何礼贤,沈坤雪,等.支气管镜与胃镜的消毒抽样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32-134.

[3] 魏宗赛,曹方余.加强护理管理减少医院感染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0(7):4786.

[4] 刘俊霞,王欣淼.消化内镜医源性感染的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58-59.

[5] 宁瑞花,殷积美,于宏影.多酶清洗剂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的合理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2):1536-1537.

[6] 万雁雁.特殊科室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98-408.

[7] 李六亿,巩玉秀,武迎宏,等.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0):901-903.

[8] 中华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71-75.

R187

B

1004-2814(2014)06-0573-02

2014-01-20

猜你喜欢

消毒机戊二醛消毒剂
发热门诊低温等离子空气消毒机的预防性维护和常见故障分析
基于电解食盐水的蚕用自动消毒机设计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心脏瓣膜假体中戊二醛残留量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李健设计作品
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Meta分析
饲养场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