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广大棚省力化养蚕技术

2014-04-05

四川蚕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省力化蚕座方格

徐 彧

(成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成县 742500)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以省工、省力、高效而备受蚕农青睐。2000年秋,由甘肃省经贸委牵头,考察学习山东泰安,引进了塑料大棚养蚕模式。2001年春季在红川镇韩庄村建起了全县第一座养蚕大棚。随着在生产实际中的逐步探索和各项技术的日臻完善,大棚养地蚕省力、高效、蚕病少,生产的蚕茧优势十分明显,并在全县迅速得以推广。

近年来,由于蚕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养蚕缺乏劳力,导致桑园出现荒芜,有的养蚕大棚长年闲置,养蚕农户陡减,但坚持下来的都是一些挚爱蚕桑的大户、专业户,他们桑园多,而蚕棚面积相对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中心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总结出了比较切合我县当前生产实际的大棚两层固定蚕台育模式,并配套省力化养蚕技术。

1 蚕台的制作及放置

1.1 制作蚕台

第一层蚕台距离地面1m高,且将顺着蚕台方向的蚕架做成双层,上下相距10cm,上面一层铺上竹帘作为蚕台进行养蚕,下面一层用来挂地面上蚕儿上蔟后的方格蔟。第二层距离地面1.8m,这层蚕台不养蚕,其作用是用来挂其下面蚕台上蚕儿上蔟后的方格蔟。蚕台宽为1.0m,为了增强蚕台的承重量,每隔2m左右应设一对立柱。两层固定蚕台,实际蚕架上只有一层蚕台用于养蚕。

1.2 蚕台的放置

顺着蚕棚的方向,依蚕棚的宽度而定。以8m宽的大棚为例,应按四排设计,最中间两排并在一起 (设计为双排),最边蚕台和中间蚕台间留出1.0m宽的两条通道,最边蚕台距大棚的墙80cm,蚕台两端与蚕棚墙留0.8~1.0m的距离。这样就形成蚕室内四周互通,便于操作,中间两条1.0m宽的通道,便于用手推车拉运条桑。宽度小于7m的蚕棚,宜按单独三排设计,要保证中间留出两条1m宽的通道,便于运送桑叶,两边与大棚墙的距离应不小于50cm。

2 省力化技术

2.1 少回育技术—减少给桑次数

在保持总给桑量不变,通过增加单次的给桑量、减少给桑次数来达到省力化养蚕的目的。每天给桑2~3回,与每天给桑4回的普通饲育比,可节约劳动时间约30%左右,由于给桑间隔时间长,桑叶每次几乎都吃尽,还可节约桑叶约10%。

由于给桑间隔时间较长,需要及时扩座、匀座,做到蚕头稀、蚕座匀,给桑量以下次给桑前基本吃光桑叶为度。同时,桑叶容易失水,特别是2014年秋蚕期,连续的高温干燥天气,就需要结合蚕病预防适时给桑叶喷药液补水,必要时可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以保持蚕体水分、减缓桑叶的萎蔫速度。

2.2 条桑育技术—给桑形式省力化

改片叶育为条桑育。传统喂片叶,养蚕主要用工在桑叶采摘上,尤其遇上阴雨天,采叶极为不便,而且喂桑速度慢、耗工费时。条桑育它不仅可以节省采叶时间,而且由于桑叶在枝条上,萎凋速度慢,桑叶保鲜时间长,还能使蚕座呈立体状,蚕座干燥、通气,有效减少了疾病,提高桑叶的利用率,还可大幅度提高养蚕工效。

运用条桑育,桑条要打颠倒均匀放置,保证均匀给桑,然后把过长的桑条根据蚕台的宽度剪短,两次给桑枝条最好按互相垂直方向交错使用,以保证蚕座平整,为自动上蔟做好准备。在蚕儿老熟前1天 (一般从5龄第7天起)要改喂片叶,以填平蚕座,防止熟蚕在蚕座空隙中结茧。

2.3 蚕台育技术—饲育模式省力化

采用固定蚕台育技术,既可解决为了增加养蚕数量但蚕棚面积不够的矛盾,还有饲育过程中不除沙的优点,相当于两层地蚕。充分利用了蚕棚立体空间,增加蚕座面积,且通风排湿良好,既可节省劳力、提高效率,又可节省蚕棚投资。

由于固定蚕台育不除沙,故要注意保持蚕座干燥,蚕台周围地面要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消毒液消毒,杀灭病原,要特别注意防治多化性蝇蛆、老鼠、蚂蚁等。

2.4 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上蔟自动化

蚕自然上蔟速度慢,且入孔率不高,费时、耗工,采用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可缩短上蔟时间,提高上蔟效率。自动上蔟通常配合使用蜕皮激素和登蔟剂 (鱼腥草或樟脑丸石灰制剂),整个大棚的蚕数小时即可上完。

使用自动上蔟,蚕儿发育整齐是前提,否则,必须提青分批,达到各批次发育齐一。用药时,宜在见熟蚕5%(蚕座内比较容易看到熟蚕)时,将喷有蜕皮激素的新鲜片状桑叶,于当天下午饲育1次,第2天早上连续再饲育1次,第2天中午即可完成自动上蔟。特别注意,药液配置必须严格浓度标准,喷洒要均匀,确保每条蚕都能吃到药桑叶。使用蜕皮激素后,发现蚕大量老熟 (达到90%以上熟蚕)时,立即将预先制好的登蔟剂均匀喷洒在蚕座上,随后立即将绑好的“双联方格蔟”均匀放置在蚕座上,待入孔率达到90%时即可将蔟挂起,提完后继续放上方格蔟,先放的先提,直到全部上完。

3 大棚省力化养蚕有关问题

3.1 蚕台的材料和形式

提倡经济实用,可用直径3cm以上的竹竿建造,也可用方木作为立柱,用竹竿做蚕台搭建,当然钢架结构最好。既可以做成两层,也可做成多层的,既可以做成固定蚕台,也可以做成活动蚕台,既可以按照蚕棚做成整体的,也可以做成组合的。具体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蚕棚的高度、主要用途和家庭劳动力情况而定。

3.2 蚕台的宽度与层数

蚕台宽度以1m为宜,太宽操作不太方便,立柱之间的距离在确保蚕台在使用过程中不下沉变形的前提下,间隔越长越好,距离太短操作不便,特别是在挂方格蔟的时候。蚕台的层数以蚕棚的高度和养蚕需要而定,固定蚕台每层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75cm(条桑育蚕座厚度可达10cm以上,方格蔟高度55cm),因此理论上最多为三层,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最上面一层太高,操作不便,通常都宜用两层。

3.3 活动蚕台与固定蚕台的优缺点

与固定蚕台相比,活动蚕台可以作4~5层,甚至更多,可以充分利用大棚的空间,一次养蚕多。但由于蚕台之间距离小,通风性不好,蚕病容易发生,而且饲养中还要除沙,至少需要两个人来完成,上蔟时要另绑上蔟架,要将上好的方格蔟搁挂到上蔟室的上蔟架上,需要较多的劳力;固定蚕台虽然使用面积相对较小,但蚕台之间距离大,蚕棚内通风好,因而蚕病少,且整个过程不除沙,且蚕架上有固定的上蔟架,上蔟时只需将棚内稍微进行遮光,上蔟后将方格蔟随手挂起即可,从而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3.4 综合运用各项省力化技术

省力化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桑生产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一项省力化技术只是针对蚕桑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同时综合运用各项省力化技术,才能达到省力化养蚕的最佳效果。当前的生产中,剪伐桑枝还是较重体力劳动,因此要实现全年条桑育,一些蚕农的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也正在积极想办法,如对部分养蚕专业户,配备省力化修枝剪,对桑园面积大,年养蚕数量多,但缺乏主要劳动力,且有特殊困难的蚕农补贴购置伐条机,争取达到蚕桑生产全程省力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省力化蚕座方格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方格里填数
方格里填数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夏秋养蚕有三早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分方格
分方格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