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势

2014-04-04

环境与生活 2014年7期
关键词:高线顺势电瓶车

这一期《环境与生活》杂志,里边有这样三个主题的报道,看似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暗含内在思维逻辑联系。

其中一个主题,说的是北京一些社区的便民摆渡电瓶车,因没有“路权”而被政府有关管理机构一纸公文叫停后,记者进行的有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调查采访;另一篇是讲述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故事,这“高线”原本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而有心的设计师完全利用本地自然生长的、不用花钱购买和维护的野花野草,在废弃的高架铁路上建成了一处深受民众喜爱的公共景观;还有一篇报道写的是位于山东烟台的大型民营企业南山集团,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因为大建工厂而毁林废地,反而让家乡越变越绿,在这个10万人居住的“村庄都市”,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没有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乱扔垃圾现象。

为什么说这三个不同主题的报道有内在逻辑联系?容笔者道来。

便民摆渡电瓶车被突然叫停引发居民纷纷投诉,就是因为居住小区到最近的公共交通站点尚远,对于没有私家车、依赖公共交通的居民来说,出行成了难题。这是不用多少智商就能了解的常识。有关管理部门在未能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之前就叫停摆渡车,看似依法,却罔顾了社情民意。如果理由是摆渡电瓶车不安全,那需要拿出数据来证明,有人统计过摆渡电瓶车的事故率高于小轿车、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吗?相信没有。当然,如果叫停的目的是为随后准备推出的微型公交车“净场”,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不知是否涉及垄断。中央政府多次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而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长期重经济、轻社会,重管控、轻服务。其实有些事情政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做,社区摆渡电瓶车的运营似乎就属于这一类事情。明明是便民的好事,为什么不来个“顺势疗法”,在科学设计路线的前提下,给确实有需求的社区摆渡电瓶车以合法路权呢?

同样,纽约“高线公园”的产生,正是顺势而为、遵循自然审美生态理念的结果。而南山集团所在农村环境的整洁,相信不是由于政府的直接管理,而是民企和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在社会管理的大舞台上,政府应该不怕“边缘化”,学会顺势而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无疑是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方’。”

心理学有个提法叫“心理群体”,意指具有相同心理特征的人。笔者认为,具有同样境遇的一群人往往会有相对一致的需求和想法,也可以称为“心理群体”。长期以来,我们的政府和执法机构很重视闹出一些事情的群体,所谓应对“群体性事件”。其实,如果我们能及时了解到社会生活中“心理群体”的一些潜在合理需求,顺势管理解决,至少不是简单剥夺,相信一些“群体性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当然,政府不能包医百病,而这恰恰给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以巨大的空间。

猜你喜欢

高线顺势电瓶车
“顺势而下”破解程序框图
把握节奏,顺势爆发
挡风玻璃
关于“三线交一”的思考
从“荒废铁轨”到“高空花园”纽约高线公园记行
丢车丢脸
涉及三角形高线、中线的欧拉不等式的加强
坚守『底线』与跃摸『高线』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创业即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