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彩与伊犁

2014-04-03卢钟

新晨 2013年1期
关键词:伊犁版画油画

卢钟

或许,没有比油画更适合于描绘五彩纷呈的伊犁,而历史悠久、多元文化交汇、多民族共居的伊犁也为油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空间和创作源泉。

油画源于欧洲,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因此,中国美术界对于油画传入中国的途径大多称其为水路泊来。新疆油画的启蒙却来自我们的近邻——俄罗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随着沙俄客商在喀什噶尔、伊犁、塔城等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从事经商活动,部分油画作品开始传入新疆。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大批白俄贵族涌入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再一次带来俄罗斯油画,其中还有部分油画家来到伊犁定居,并以作画为生。这一次俄罗斯油画的输入,不仅培养了欣赏油画的社会基础,也成为欧洲油画在新疆的启蒙。尽管油画传入新疆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油画人物受当地宗教的影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风景油画与静物油画却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或许,这并不是一种巧合,新疆各民族服饰多样、能歌善舞、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更需要色彩斑斓的点缀和装饰,因此,油画以色彩逼真的特点首先在伊犁、迪化、喀什、阿勒泰、塔城受到青睐,以伊宁为主的一些城镇,还逐渐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风景画的套路。

1944年前后,更多的苏联油画原作及油画家进入新疆,他们带来了油画材料,在伊犁等地出售,并非常正规地传授油画技法。与此同时,一大批国内著名画家先后来到新疆采风,创作了大量反映西域风土人情的优秀作品,他们共同在新疆播下了油画的种子,自此,一批新疆本地画家涌现出来。

建国后,一批画家来到新疆,他们的到来与新疆原有的画家汇合,从此揭开了新疆油画创作的序幕。上世纪60年代,新疆油画达到第一次巅峰。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新疆油画便以绝不雷同的语言与形式特征引起关注,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创作集体。”著名画家及美术评论家徐恩存曾这样评论道,其中伊犁与乌鲁木齐、喀什、塔城成为新疆第一代油画家聚集之地。

出生在喀什的维吾尔族人哈孜·艾买提于1964年创作的揭露旧社会宗教制度的油画《罪恶的审判》以娴熟的技巧、宏大的形式、复杂的构思、剧烈的冲突与统一、心态各异的人物和繁纷的形象与刻画,轰动全国,成为新疆美术史扛鼎之作,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出生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画家崇志则擅长哈萨克族牧民迁徙的题材。而出生在新源县的阿曼·穆罕诺夫,是哈萨克族的第一代油画家,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中央美术学院艾中信教授评论阿曼·穆罕诺夫的油画:“构图严谨而简洁、色彩醇郁、耐人寻味、乐而忘返。”

辉煌的伊犁版画

此时,在伊犁河谷,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版画创作团体也悄然兴起。1957年6月,在托永寿、杨生丁、王宝柱的共同筹划下,组建了“伊犁群众业余美术组”,王柯、阿布都黑力力、李秀荣、何有根成为第一批组员。这是伊犁最早的群众业余美术组织,也是伊犁美术发展的开端。1958年,在托永寿的组织下,在原有“伊犁群众业余美术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新疆分会伊犁美术研究组”,版画在伊犁开始萌芽。

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一系列版画展在伊犁举行,一批全国著名版画家来伊宣传版画,尽管在这个特殊的年代,版画更多的是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但利用版画的特点和优势,伊犁版画家所创作的“红色版画”依然获得群众的喜爱。如韩惠民在文革期间创作的版画《忆苦思甜》,先后在伊宁县等地巡回展出,由于版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

上世纪70年代末,伊犁版画创作进入高峰期,1978年4月15日,《伊犁版画新作展》在乌鲁木齐首次展出,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贾那布尔在开幕式上高度赞扬了伊犁版画作品,他说:“应该把伊犁版画宣传出去,印出一本版画集,拍一部电视片。”以此为标志,伊犁版画进入长达十年的辉煌时期,作品多次入选新疆、西北和全国版画展,并形成沈邦富、薛周琦、乌拉孜等二三十人组成的一支版画创作队伍。

1985年11月,第三届《新疆好美术展览》在乌鲁木齐开幕,伊犁18幅版画作品入选;1985年12月,《新疆版画十人联展》在北京举行,伊犁版画作家关维晓、薛周琦的30幅作品入选;1988年3月22日,由伊犁41名各族版画作家创作的100幅版画精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人民日报》美术编辑室主任马克、《版画世界》副主编张克让对此次展出评价道:伊犁版画生活气息浓厚,带有边疆泥土的芳香,富有民族生活的韵味。

此次展出也受到国内外收藏界和旅游界的重视,30余幅作品被联邦德国柏林国立民俗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对外展览公司、民族文化宫收藏。

偶然与必然

事实上,伊犁历来是全国绘画艺术家眼中的一块创作热土,伊犁的山川湖泊、草原森林、风土人情,都让艺术家们心驰神往。2010年,中国美协曾组织美术家赴疆写生,伊犁为第二站。来到伊犁后,刚刚从英国、德国归来的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伟感触极深,他说:“无论是从自然风光还是人文精神,伊犁都远远在英国与德国之上。”

近年来,随着一批青年画家的涌现,伊犁油画同样进入百花争艳的春天。对此,自治区美协主席邓维东形容为:悄然崛起。

2012年9月20日,在“走进伊犁——最美还是我们新疆”美术作品研讨会中,他的记忆追随着一位叫努尔买买提·俄力马洪的伊犁青年画家回到了2004年。当年,努尔买买提的油画作品《情系故土》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作品银奖,28岁的努尔买买提成为获得全国美展大奖最年轻的艺术家。

邓维东说:“当时努尔买买提非常年轻,名不见经传,他送选的作品却有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作品送到北京后,评委一致推选为银奖。”

对于努尔买买提的这一次获奖,邓维东却认为其中一定有着它的必然性,因为伊犁有着很好的油画基础和领头人。

研讨会中,自治区美协副主席亚里昆·哈孜担也谈到了伊犁独特的优势,他说:“伊犁的空气就很别样化,它有色彩的洋气性,有色彩空间,很适合用油画来表现,而此次展出的30多幅作品都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伊犁的风土人情。”但他同时也认为,伊犁尽管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民俗资源优势,但优势不等于就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当一个优势资源用作品来表现时,人们更多地想看到的是作者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和文化底蕴。

对于伊犁油画界,必然正视的另一个事实:在新疆的油画版图中,伊犁并不是唯一的中心。

邓维东说:“尽管伊犁的美术事业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疆各个地州的美术事业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从新疆及全国美术展的入选率及获奖率来看,喀什、乌鲁木齐都在伊犁之前。伊犁的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伊犁版画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并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版画家,但毕竟这段辉煌已成为历史,需要伊犁的画家更加努力,才能后来居上。”

未来不远

新疆的绘画艺术作为中国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史以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貌,但与内地相比,新疆绘画艺术无论在题材的深入挖掘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还是在美学创新方面,作品更多呈现出的是民俗风情的描摹,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单一。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中,全国油画艺委会主任、著名油画家詹建俊曾对此谈道:“新疆是油画创作的宝地,这几年油画创作进步很快,有些作品在全国都有影响。新疆有丰富的艺术‘宝藏,但挖掘不够,特别是‘精加工不够。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多出作品、多出精品的问题。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地域辽阔,古丝绸之路迷人的人文景观、气势恢弘的雪山高原、神秘莫测的大漠戈壁、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这一切都给新疆风景油画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使艺术家‘眼花缭乱面临着‘身在此山中的困惑,而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市场环境、艺术品商品大潮猛烈冲击干扰着我们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市场审美局限的价格干扰,使我们的有些作品投其所好,被引入‘流俗倾向上去。我们的画家负载太重,承担了不应由画家和他们的作品承担的内容,失去了对风景油画艺术自身的研究,对生活本质的研究,缺乏艺术的追求和感情的升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于求成、浮躁的创作心态。”

在邓维东看来,画家除了具备全面的艺术修养外,还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业精神,倾力而作。“你画画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敬业了没有,敬业的画家什么事都可以放下,唯有画画不可以放下。”邓维东说。

另外,他还关注到绘画界一个不好的现象:“这些年来,新疆各项美术展览、采风、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很多画家却苦于没有展出的作品;另一些画家则只是为了参加展览才去画画,这应该引起画家们的思考。”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卓然木·雅森教授持有相同的观点,她说:“画画应该像做课题一样,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感悟、思考,多练多画、多实践、多研究,研究绘画的深层次内涵,研究绘画的选材,总之,绘画是一个细活,马虎不得。”

对于伊犁美术事业的未来,邓维东十分乐观,他说:“伊犁美术事业有着许多优势,首先,伊犁有着丰富的创作资源,是艺术家创作的天堂,而且画家特别热爱自己的故土,乐于表达和讴歌自己熟悉的生活。在中国美术界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国内学习国外,新疆学习内地,总有不自信的感觉,而伊犁的画家十分自信,我就画我熟悉的土地、我热爱的生活,并涌现出一批青年画家。其次,伊犁有高等学校,并开设有美术专业,这些都为伊犁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伊犁将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美术创作基地。”

猜你喜欢

伊犁版画油画
版画作品选登
伊犁放歌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油画去哪了
伊犁将军长庚
打伞的人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