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回红山嘴

2014-04-03朱月明崔建涛鹏斌

新晨 2013年1期
关键词:界碑红山边防

朱月明 崔建涛 鹏斌

最近,地处祖国西北的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红山嘴边防连迎来了50年前的第一代老兵,他们相聚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连队,见证着边防的变迁、见证着祖国的变化。

“快停车、停车......”在距离连队500米处,已是花甲之年的弓建民站长,不顾88岁的高龄,直喊着驾驶员停车。他和4名战友要将信念和坚守化作脚步,走进连队。

最近,地处祖国西北的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红山嘴边防连迎来了50年前的第一代老兵,他们相聚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连队,见证着边防的变迁、见证着祖国的变化。

重返边防哨所

这些老人、这些老兵、这些对边防有着特殊感情的一群人,他们是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红山嘴边防站的老战士和他们的妻子。五十年前他们正值青春年华,怀着对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奔赴西北边防,在这里建站守卡。

5名老兵一下车就被高矗的哨楼和红顶的楼房所吸引。“距离我们离开红山嘴边防站整整40年了,今天我们终于来了。”72岁的老战士王多仁边吃药边激动地说,“1962年7月19日建站时,我们从分区所在地爬了4天4夜才上山,那时没有房屋住地窝,没有粮食吃野菜,真不敢想象这里还能见到楼房。”

这是一次希望之旅,是一次信念之旅。

“重返边防哨所是多年的夙愿,为了这次上山计划了半年多。”红山嘴第一任报务员王祥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满含热泪地说:“我们这次来时,一位战友总认为边防还是住的石头房、吃的大白菜、喝的雪水。一直想回来看看,一次次决定,一次次因种种原因后推,他在患绝症后, 嘱托我们一定要回到第二故乡,带上一把泥士洒在坟茔上……”

正是这位战友唤起了他们对红山嘴边防站的怀念,他们几个战友最小的也有72岁了,一起商定不能再拖,特别是第一任站长弓老,从年初就准备上山,年龄都88岁了,还每天锻炼身体,就是等到这一天的到来,来到这里太激动了……

500米的路,在老战友心里是50年的一段边防情。

老战友们手拉着手,在官兵的簇拥下流着激动的泪走向连队,他们不时地拉拉战士的衣服,关切地问吃的是什么?烧的是什么?关切的话语让战士们感受到的是老一辈边防军人的眷恋,一种对国家边防变化的喜悦。

红山嘴也能种出菜

“这些蔬菜都是连队官兵自己种植的。”红山嘴边防连连长雷建平介绍说。

“红山嘴也能种出菜?”5名老战友都震惊了。

菜对平常人没有什么?但在红山嘴老战友心中比什么都重。提到蔬菜,老战友们又回到了那个激情守防的年代。

1962年红山嘴边防站建站的见证者,第一任军医王多仁,他回忆说:“连队成立之初的3年,没有种出一颗菜,冬天没有吃过一根青菜,最好的菜就是土豆,还冻的和石头一样,很多人吃的都得了肠炎……虽然条件苦一点,但我们心中装着祖国。今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韭菜、西红柿、生菜……如果不亲眼看一看,真是想都想不到。国家富强了,边防生活条件改善太大了。”

“快拿西瓜吃、快拿一牙瓜。”老站长弓建民不顾身体疲劳给每个官兵分西瓜。

这位1943年入伍的老兵,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大小战斗90多次,他随王震部队来到新疆,在阿勒泰守防14年,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他说:“那些年没有吃过一个水果,连香蕉是什么都没有见过。”

看到官兵正在宿舍上网,王多仁老人非常好奇:“你们都有计算机了?”“报告老班长,我们每个班现在都有微机, 还联通了全军政工网。连队网络室联通了国际互联网,我们可以浏览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已经与时代实现了同频共振。”战士李国帅高兴地拖动鼠标让老班长们一一观看。

王老感慨地说,刚建站的五年没有什么通讯工具,外面发上来的密码报只有站长知道,其他人只能听传达。找个对象,往往是半年通一次话,8个月写一麻袋信是常有的事,你们看这几张照片。

王老拿出发黄的照片,指着上面的几位战友说,他们在巡逻途中因道路太窄而滑入水中牺牲。这几位战友是6月份下山送信发生雪崩而牺牲……

听着老战友的介绍,看着一张张发黄的照片,又一次被过去边防官兵不屈不饶、前赴后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震撼。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发扬老战友的优良传统,守好边戍好防,让祖国放心,让人民放心。

重走边防巡逻路

“界碑前走一走,看看我们的边防线”是老战士们共同的心愿。在他们心中,界碑最神圣,是边防军人永恒的信念。

“虽然老了,也要为界碑增色。”说话间,老人弓建民拿起笔为17号界碑描红,泪眼汪汪地说:“过去边防没有界碑,双方经常发生争执,走在巡逻路上是生与死的考验。但我们以巡逻执勤为荣,大家都争着去,是因为祖国的国土,必须由我们来守卫。”

战士唐正奎说,老战友们“三峰骆驼一口锅、爬冰卧雪住地窝”的守防精神,值得我们新一代红山嘴边防连官兵学习和传承,更激励我们守好边、戍边防。

落日下,新老官兵重走在边防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72岁的第一任翻译裴国良说,我还年轻不用搀扶,挺着腰板往前走。同去的干部乌拉赶紧扶住了老兵。在老兵心中,自己永远是一名勇敢的边防兵。

这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条河、每一颗树都对这群老战士有着更特殊的感情,这就是祖国。守住这里的一切是对新一代官兵的嘱托。

连长雷建平介绍说,现在边防有铁丝网,还有摄像头监控,管边控边的手段有了新的提升,基本杜绝了人畜越界问题。

老战士们听后,心里非常高兴。科技管边代替了人走、马巡的模式,与过去那个年代今非昔比。

在红山嘴边防站第一任报务员王祥的提议下,新老官兵在这里合影留念、向界碑深深地敬一个军礼。大家唱起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嘹亮的军歌在祖国边防线上久久回荡。

落日下,新老官兵重走在边防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72岁的第一任翻译裴国良说,我还年轻不用搀扶,挺着腰板往前走。同去的干部乌拉赶紧扶住了老兵。在老兵心中,自己永远是一名勇敢的边防兵。

相关链接:

红山嘴边防连每年封山8个月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山嘴边防连常年驻守在阿尔泰山脉中段南麓,与中、俄、蒙三国交接,担负着中蒙338公里的边境守防任务,冬季大雪封山,最低气温达零下52摄氏度,每年的10月至来年6月封山,封山期长达8个月之久,是全军封山期最长边防连队之一。8月底,赶在大雪封山之前,红山嘴边防连的官兵第三次踏上了西线巡逻征程。西线巡逻最艰苦,在巡逻路中,崇山峻岭,山势陡峭,路途艰辛,夏季洪水汹涌、泥石流多发,人迹罕至翻越2500米以上的雪山26座,跨越39条河流,5座冰大阪,往返行程约800公里,执勤条件异常艰苦,虽然路途艰险,风餐露宿,但巡逻官兵一路不畏艰难困苦,迎难而上,充分发扬了连续吃苦、持续炽热的战斗精神,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直至巡逻任务的顺利完成。西线巡逻是全团所有边防连队巡逻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的一次巡逻,有时两三天不见人迹,随时可能遭遇山洪和猛兽的袭击,在巡逻中饿了,啃干囊,渴了,喝雪水,累了躺在地上小憩。要完成长途巡逻,必须除了具备强健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吃苦精神。边境地区气候寒冷,早晚温差大,在9月份都穿了绒衣绒裤,但是还是感觉寒风刺骨,手脚被冻得僵硬。吃苦奉献是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艰苦的执勤环境,要求边防军人必须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和勇气。

猜你喜欢

界碑红山边防
界碑
红山蚁的仆人
红山蚁的伏击战
金鸡山上守边防
“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开展
“新时期”边防“新特点”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界碑去哪了
歌颂老边防
红山玉鹰石造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