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公祭日:中国与世界反战

2014-04-03袁守千

世界博览 2014年6期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胜利

袁守千

导语:将一个民族的历史苦难中所蕴含的国际正义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世界历史记忆中的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和受难民族来说都是两利之事,国际社会需要反对侵略和法西斯复活的精神资源。

2月3日,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在街头演讲中公开声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他污蔑南京大屠杀是蒋介石政府的“任意宣传”,东京审判中南京大屠杀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美军为了抵消自己所犯的罪”。百田尚树此人与安倍晋三关系密切。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举得到国际舆论一致赞扬,有力地回击了日本右翼的言论。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引全球关注

江苏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民建江苏省委主委赵龙是首位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的委员。他在2005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手写的提案,这份短短的不到700字的提案,建议将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遗址举行公祭活动,国家领导人出席、社会各界人士、国际友人及外国政要参加,并且要用法律的形式将这种制度固定下来,让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

2012年全国两会,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再次提交了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每年在公祭日到来之时,在南京举行国家层面的悼念遇难同胞的活动。

到了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提案是由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程序向中央提出的。

对于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举动,得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肯定。

欧洲时报网发表评论说:“将一个民族的历史苦难中所蕴含的国际正义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世界历史记忆中的组成部分,对于世界和受难民族来说都是两利之事。国际社会需要反对侵略和法西斯复活的精神资源。中国拟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意义恰在于此。同以色列的犹太人被纳粹屠杀,亚美尼亚的亚民族遭奥斯曼帝国屠戮这两大世界历史悲情题材相比,中国人民遭受日本法西斯屠戮的历史一直限于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成为国际社会反法西斯复活运动的精神资源。”

“俄罗斯之声”采访了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拉林表示,中国政府的这一举措,不给日本为本国军国主义翻案的企图留有余地,支持了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并向世界表明,日本军国主义正重新抬头。

美国《商业周刊》称,中国政府通过设立公祭日找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正式场合,有利于揭露日本的战争罪行,并对日本安倍首相及其民族主义梦游造成了威胁。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说,中国用立法形式确立这两个纪念日,消息引来中国网络一片赞誉声,有人说这是理性爱国的开始。韩国《今日亚洲》27日报道称,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采取的实质性行动,目的是在历史问题上“以正视听”。奥地利《标准报》称,在历史问题上,中国正吸取教训,改变防御性的“被动角色”,更积极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意义非凡的世界各国公祭日

对于战争罪行及重大灾难举行公祭活动,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共有举措。波兰、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将1月27日设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二战屠杀中的死难者;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将德国投降的翌日设定为胜利纪念日,在这一天他们为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哀悼,并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包括联合国2005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国际上有许多类似的“公祭日”。

联合国将1月27日设立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1945年同日,苏军解放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这是人类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有大批犹太人、波兰人遭到纳粹屠杀。这个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是在2005年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的。联合国设立了这一纪念日后,有多国也将该日设为公祭日。最主要的是波兰和德国。波兰在当天会举办国家层面的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的纪念活动,会邀请外国政要和幸存者及其家属出席。德国设立此日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用以追悼被纳粹屠杀的死难者,总统府、总理府、各部委和下属机构都会降半旗,联邦议员会举行追悼会,德国总统、总理等政府首脑都会出席。

美国对于二战的公祭日是12月7日,1941年同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造成美国2300多名海军官兵伤亡,多艘军舰沉没或重伤。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2月8日宣布日本袭击珍珠港的日子为“国耻日”,并对日宣战。2011年12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珍珠港事件70周年时发表讲话,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纪念日当天全国的娱乐场所禁止营业。美国官方会举行悼念仪式。2011年的纪念仪式有美国政府、军方及退伍军人代表、普通民众约3000人出席。

俄罗斯设立的公祭日是5月9日。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翌日苏联官方宣布5月9日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独立后,保留该纪念日,并称之为“胜利节”,全国放假一天。“胜利节”是俄罗斯的重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莫斯科都要举行盛大集会,并在红场举行阅兵,国家领导人会前往红场的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同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的还有原来苏联的诸多加盟共和国,如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

以色列设立的“大屠杀纪念日”是犹太历桑月27日(每年4月7日至5月7日之间)。该纪念日设立的目的是纪念二战期间被纳粹屠杀的600万犹太人。以色列在1951年正式举行纳粹屠犹大屠杀纪念活动,1959年正是通过立法将纪念日固定下来。以色列的该纪念日,全国默哀、降半旗,全国所有电视台、电台都会推出相关纪念活动。以色列还有“阵亡将士纪念日”, 在每年的11月11日这一天,汽笛声在以全国响起,人们伫立默哀两分钟,即使在高速公路的司机也不例外。全国42个军事墓地开始举行正式追悼仪式。电影院、餐馆以及其他娱乐场所均关闭,学校也专门举行活动纪念阵亡士兵。endprint

新加坡设立的纪念日是2月15日,他们称之为“全面防卫日”。1942年2月15日,日军攻陷新加坡,随即以“检证”的名义,对华人华侨展开大屠杀。新加坡政府于1967年2月15日树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并将每年的2月15日设立为“全面防卫日”,以纪念日占期间死难的同胞。每逢纪念日,官方都会在“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前举行纪念活动,新加坡政府、警察部队、宗教团体、中华总商会、死难者家属代表等会参加悼念仪式。

设立公祭日有利于中国外交

有人认为,中国设立公祭日能有力震慑日本,但笔者并不这么看,也不相信此举能够促使安倍等右翼政客“反省”,但是国家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本身标志着中国人在国家层面对这段历史的最高确认,也有利于中国团结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有利于中国团结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正如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所说的那样,中国将9月3日设立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将与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同步,中国此前已经与就俄罗斯在2015年联合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活动达成一致。

通过合理合法的角度,出于正义和公理,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可以在国际上让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举动陷于孤立,有利于中国外交。对付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等行为,光光谴责和抗议没有用处。日本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国家,可以用美国人惯常用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来对付它,套用一句当前特别流行的美剧《纸牌屋》第二季的主人公的一句台词“说话口气要温和,但手里要捏着一块石头。”

除了设立国家纪念日和公祭日的方法外,中国还需要加强亚洲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战争罪行的研究,简而言之,对于日本战争罪行的研究,中国的学者要把目光放到中国以外的日本侵略国家和地区,不能光光研究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日本强征中国劳工、日本在中国进行细菌武器、日本在中国使用化学武器等问题,也要着眼于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受侵略国家,不仅要研究日本对中国平民和战俘的暴行,也要研究日本对其他亚洲杯侵略国家平民和战俘的暴行,以及日本军队对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战俘和平民的暴行。至少关于远东国际审判判决书上确认的日军远东三大战争暴行:南京大屠杀、缅泰死亡铁路、巴丹死亡行军,应该有专题的研究。对于后两种在国际上非常知名的战争暴行,国内基本上还是空白。

在共同面对日本二战期间侵略的问题上,中国与美国、英国等西方盟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都是盟国。加强日本侵略、加害这些国家的历史的研究,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动”,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抵制日本右翼势力对于亚洲安全的新威胁。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胜利
纪念日
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侨界寄哀思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结婚纪念日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