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月子文化的差异碰撞

2014-04-03乐乐妈

亲子 2014年2期
关键词:月子剖腹产老外

乐乐妈

在英国伺候月子,老妈虽然不算特别古板,也实在被老外大夫的理论给冲击得够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冲突就在这一个月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清洁:不洗澡,不洗头,不洗脚

我认为这就是月子里的产妇形容枯槁、心情不爽的罪魁祸首。试想:炎热酷暑,捂着棉被,汗流浃背,还不让洗澡,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身体虚弱的产妇呢?!

我生完乐乐的第二天就在医院洗了澡,你不去的话护士就拖你去。我没等她来拖,自己已经受不了了。邻房的叮叮妈第二天也洗澡了,趁着姥姥回家拿东西的空当儿。

朋友十二月隆冬剖腹产,生孩子时大出血,第三天也被护士拖起来洗澡。她没有中国家人帮忙,护士就在门外等着,防她晕倒。老外的例子就不用举了吧。所以,只要温度够,能保暖,一个字儿——洗!你痛快了,心情才好,月子才好,才能避免细菌滋生,让伤口尽快愈合。

关于行动:大人和宝宝不要出门

月子里我一共出门十次。去医院体检若干次,当过从家到地铁站的司机,冒着蒙蒙细雨买过外卖。满月那天,开车一个多小时去医院给乐乐做结舌手术,碰见一个只有17天的女娃也在检查。40天时,驱车往返三个半小时去薰衣草庄园玩儿。

怀孕初期,我在地铁里看见一老外,瘦弱的身形推着一个只有两周大的早产儿,当地铁铁轨带着刺耳的碰撞声呼啸响来时,我都替那个感觉还是透明的小人儿捏一把汗。我问她干什么去,她说带着宝宝走亲戚……

关于环境:室内温度和通风

产后第二天,midwife来家访,除了检查伤口和宝宝外,特别指出你们家太热了,这样下去你和宝宝都会生病的。当时室外28度,我们家室温26度,把骑自行车跑来的midwife热得够呛,她下令赶紧开窗开门。老妈虽然不会英语,脸上的不悦还是被她看出来了,她又搬出理论来教导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才走。

理论上,婴儿房应该是18~21度的恒温,冬天也是如此,不用裹着宝宝!夏天穿一短一长两件爬服,再加一薄睡袋,足矣。

关于静养:静卧不抱宝宝,陌生人禁止来访

midwife家访第二天,母乳喂养小组的Anita来了。当时我还没有下奶,Anita觉得我不下奶的原因是缺少婴儿刺激,肌肤相亲没做好。于是,好戏开演了。在我家客厅里,她让我坐在沙发上,把五天的乐乐扒个精光,我也光着膀子,抱着宝宝喂奶。奶没被刺激下来,我妈被刺激坏了,一直拿毯子往我身上盖。

Anita指导了一个多小时,我抱着娃都快坐不住了,因为伤口疼,还有顺产的痔疮疼。Anita临走还约我去生产中心找她进一步想办法,我当时只想你怎么还不走啊!隔一周,乐乐做检查的时候,我已经利用中国式下奶的办法(喝汤)保证奶量充足了,Anita在大厅里冰凉的沙发上教我躺着喂奶半个多小时,窗户开着,我虽然担心月子里受风,但没好意思说啥。事实再一次说明,产妇其实不那么娇气。

关于饮食起居:忌食生冷,不碰凉水

生宝宝那一天,midwife(助产士)担心我口渴,贴心地送来一壶冰水。我一看这不行啊,要亲命啊,兑着开水喝那是必须的。

生完了,咱们讲究吃红糖小米粥补血补气,我妈一趟趟地回家做好提过来。当然,英国的医院也是管饭的,一个刚做完剖腹产的产妇吃的食物是大块的土豆胡萝卜炖牛肉。老外的理论是,只要你心情好,吃肯德基都下奶。这个我在月子里没敢尝试,第一胎还是老实点。

我写这些经历,不是为了证明两种做法孰优孰劣,只是为了告诉孩儿妈们:其实,生宝宝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身体恢复是应该的,但并不是不按习俗做就不行了,只能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老理儿还没有与时俱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月子剖腹产老外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果树“月子肥”作用巨大,你知道不?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妊娠期糖尿病,月子里怎么吃?
老外自荐当“楼长”
牛的剖腹产手术
碘伏湿热敷对剖腹产切口护理的疗效观察
某院剖腹产率上升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