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及训练方法
——与中国古典舞相比较

2014-04-03郭毅

关键词:拉丁舞古典舞腿部

郭毅

(山西中医学院体育部,山西太原030024)

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及训练方法
——与中国古典舞相比较

郭毅

(山西中医学院体育部,山西太原03002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比较法、实践考察法与专家访谈法,就拉丁舞与中国古典舞在表现力、基本功与身体素质训练、身体姿态与舞蹈技术、用力方式方面进行了对比,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用力训练方法进行了阐述,期望给拉丁舞学习者提供一个精确的学习资料和清晰的学习思路,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快掌握其正确的用力方法,同时也给拉丁舞教师教练及爱好者提供一种很好的理论依据。

拉丁舞;用力;训练;中国古典舞

拉丁舞是一个新兴项目,1960年列入国际标准舞的范畴,与摩登舞一起组成十项国际标准舞。一般人对拉丁舞知之甚少,提起国际标准舞都认为是摩登舞,虽然目前拉丁舞在社会上开展广泛,但大多数属于业余水平。一方面由于拉丁舞的师资水平有限,拉丁舞教师水平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拉丁舞是新兴项目,图像资料比较少,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够,加之又没有很深的拉丁舞的文化底蕴,尤其对初学者要把握住拉丁舞的本质特征是很难的,必须在大量的身体实践中不断的反复思考、总结,才能掌握其精髓。本文着重叙述了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和针对这些用力技巧如何进行训练,从中与我国古典舞进行了对比,期望给拉丁舞学习者提供一个精确的学习资料和清晰的学习思路,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掌握其正确的用力方法,也给拉丁舞教师、教练及爱好者提供一种很好的理论依据,在训练教学研究中做到有据可查。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分析综合法,实践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拉丁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概念界定

本文研究的拉丁舞主要指国际标准舞中的拉丁舞,国标里的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他是在民间拉丁舞的基础上运用芭蕾舞的形体训练方法,发展规范形成的竞技专业舞蹈,内容包括伦巴、恰恰、牛仔舞、桑巴、斗牛舞。拉丁舞的五项舞蹈各有风格,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的一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早期主要在宫廷及古老的戏剧中流传,富有独特的东方刚柔并济的美感,除有一套完整的基本功训练外,还有完整的系统身韵和身法训练,同时还有难度很高的毯子功训练,是不同于芭蕾舞的世界上最完整的舞蹈体系之一。

2.2 拉丁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本质差异

2.2.1 表现力不同

由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存在本质差异,中国传统舞蹈富含中国民族的特点——含蓄。以女性为例,在舞蹈表现上中国古典舞蹈常用幅度小且柔软的动作和弯曲多变的线条来表现中国女性特有的美,温柔、小巧、细腻。拉丁舞则表现为奔放、自然,多用身体语言展现欧美女性的独立和热情,用伸展的肢体演绎与男性相衡的自主能力。

2.2.2 基本功与身体素质训练侧重点不同

拉丁舞的姿态与身体技术特点都是吸收了芭蕾舞的元素形成的,所以他的基本功训练也采用了芭蕾形体训练,这种形体训练有着芭蕾的四要素“开绷直立”,并把这个要求贯穿始终。在这种方式训练下,形成拉丁舞选手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觉和所需的各种身体素质。而中国古典舞则有一套自己的基本功训练方法,他吸取了芭蕾形体中有用的一部分,还添加了芭蕾形体中没有的独特的内容,形成中国舞的基本功训练体系。

拉丁舞在芭蕾形体所要求的美的姿态下完成各种技术动作。首先需要柔韧素质,即身体各部位的软开度、肌肉韧带的弹性等要达到一定生理指标;其次需要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身体素质,力量中包括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及控制力量,还有跳跃、旋转、控制能力和身体的表现力等技术训练,并且要求男女舞伴节奏同步,默契配合。与中国古典舞相比较,拉丁舞的柔韧素质要求低,力量要求高,在跳动上不允许高跳,滚翻、旋转和技术训练少,但多了双人之间的默契配合训练和引带能力的训练。

2.2.3 身体姿态与舞蹈技术不同

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拉丁舞和芭蕾有着相同的姿态要求,这就是舞者的姿态是舒展挺拔的,跳舞时始终要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肩放松、膝放松、大腿和臂部加紧上提,这种严格的身体姿态要求,符合体育美学结构层次(状态美),他是拉丁舞各种不同舞种的共同的姿态要求,也是为完成技巧所必须的姿态。而中国古典舞的姿态在身体中段往往有塌腰撅臀的特点,也有含胸动作,形成身体侧面的曲线,表现女性的柔美,不像拉丁舞总是强调身体的直立。

拉丁舞在应用脊椎时,一般以屈伸为主,并常常以“伸”形成固定轴,因而人体的后背直立能力及旋转的垂直感非常突出。中国古典舞在应用脊椎时,常常不仅有屈和伸,而且还要有回旋和侧旋。拉丁舞的所有脚位和手位都以“开”为根基,通过人体解剖来分析,他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脚位和手位则是以“开”和“关”为基础的,通过人体解剖来分析,他不仅具有上、下肢外旋的特点,而且具有内旋的特点,脚与手位是变化的,时开时关的,并且是开关结合、开关交替的。拉丁舞的舞姿、旋转、弹跳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所以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中国古典舞的舞姿、旋转、特技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速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拉丁舞的韵律线条清晰、单纯,其表现力要在下身以及上、下身的配合上。中国古典舞韵律的线条复杂、曲折,其表现力主要在上身以及上、下身的配合上。

2.2.4 用力方式不同

在民族舞中,身体每块肌肉的运动都可以是单独的、主动的,但在拉丁舞中,身体从纵轴和横轴开始被分成四份,每一个动作,都由左右或者上下相反的两组肌肉控制,就象扭毛巾或扭麻花一样,或象拉弹簧一样,当你动肩膀时,另外一边的身体要相反地拉着,形成反作用力。正因为这样,拉丁舞的动作往往是欲扬先抑,预左先右。例如,拉丁舞中当要做手部拉回动作时,手完全放松,用身体把手甩出去,然后用相反的另一边身体拉着,待动作完全静止后,再做拉回动作的开头时,才去做延伸,所以拉丁舞的延伸动作是在下一动作的开始时进行的。在中国古典舞中,延伸动作是动作的结束部分。例如,手部动作,当要拿起手时,力量一直控制在手上,慢慢抬起,然后向无限远延伸,动作完成。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要求整个身体肌肉在延伸的尽头是紧张用力的,不是松懈的,如果身体是松懈的就没办法用弹簧原理,身体就没有力量来源,导致在跳拉丁舞中上下身脱节问题。拉丁舞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各个肌肉不能随意乱动。

拉丁舞与中国古典舞用力方式相同的是近心端发力,从身体中端到四肢末梢,不同的是拉丁舞的用力具有被动的特点。拉丁舞的发力点在髋部或骨盆上,四肢在髋部或骨盆的带动下被动移动,这与日常生活的动作有很大区别,也与健身操、中国舞、芭蕾舞等有很大不同,这是拉丁舞最独特的用力方式之一。

另外一个区别是拉丁舞的四肢运动具有相反性,左腿要行进需要右髋进行挤压发力,要往前走时髋部要向后挤压,要往右行进需左髋向左后方挤压等等,所以每一个舞步关键用力点不在动力腿上,而在主力腿,在训练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动力腿,最容易忽视主力腿,这在拉丁舞的练习中是一个误区。

2.3 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及训练方法

2.3.1 被动用力的训练

在拉丁舞的五种舞中基本步的用力方式都存在被动用力,下肢由腰髋带动大腿、小腿及脚进行运动,上肢由腰髋带动背部,背部带动肩关节,通过肘关节到腕关节,所以拉丁舞所有的舞步都是重心先到,然后脚和手才到。每走一个舞步都是髋部先通过律动发力,然后脚再动。在练习中脚不能很着急主动迈出,一定要有了髋部的挤压,力量传递到脚上才能动。在教授基本动作前,首先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思想上很清楚肢体是如何用力的,边放慢动作进行示范边进行讲解,讲解的重点放在动力腿的移动是被动的,被主力腿一侧的髋部挤压出去的,而不是动力腿主动发力迈出去的。教师应把正确的用力与错误的用力各示范一次,让学生在表象上清楚对与错。

教授与练习步骤为:第一步,练习左右或前后移动,两脚开立或前后站立,先让学生在主力腿上反复压髋,也就是压髋,还原,再压髋,但动力腿保持不动,而且动力腿还要保持尽量伸直状态,不能一压髋,膝干和脚踝就弯曲,这会使以后的舞步中腿部没有弹性和力度,并且总是伸不直;第二步,在1拍时压髋,2拍时移动动力腿,两拍间隔时间长一些,并稍有停顿;第三步,把1拍和2拍的动作连起来,但要求学生压髋挤压或拉动动力腿时,直到重心站不稳将要摔倒时动力腿才能动。每一种舞的基础舞步都按这样的步骤教,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形成被动用力的思维定势。

2.3.2 相反用力的训练

在拉丁舞的五种舞中,伦巴、恰恰与牛仔舞舞步,相反用力技术表现的明显一些。相反用力技术主要指下肢主力腿与动力腿的关系,动力腿的移动不是动力腿主动用力的,而是主力腿一侧用力。在讲解时让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主力腿这一侧,告诉学生关键在主力腿这一侧髋部或骨盆的发力上,注意力不要过多的放在动力腿上,出左腿要注意右侧用力,出右腿要注意左侧用力。在牛仔的基础舞步上也存在相反用力的现象,当右腿要提起时骨盆要向左边提起,并且是通过左腿的弹动实现的。在牛仔的踢腿技术上,一般人只会把注意力放在非常俏皮的踢出去的那条腿上,实际上主力腿的弹动才是关键,踢腿时不能太用力,往回吸腿才要用力,但吸腿的力量来自主力腿的弹动力量。

2.3.3 弹簧用力法和扭毛巾用力法的训练

拉丁舞中的每一个动作,都由左右或者上下相反的两组肌肉控制,就象扭毛巾或扭麻花一样,或象拉弹簧一样,四肢的动作和身体的左右动作在一个平面完成,可用弹簧原理解释。腿部动作的弹簧由一端点在髋部和另一端点在脚尖或脚掌组成的,上肢动作的弹簧由一端点在肩部和另一端点在手指尖组成的,身体的左右动作由左肩和右肩与髋部左端和右端两组弹簧组成的,上下体动作不在一个平面,可用扭毛巾的原理解释。上下体的毛巾是由一端点在肩部和另一端点在髋部组成的,右髋往后左肩就要往前。在学习拉丁舞的基础动作时首先要搞清楚哪个部位的运动弹簧在哪里,才能很好的进行发力。

2.3.4 腿部伸直的训练

弹簧用力法和扭毛巾用力法要求积蓄力量时,两根绳子都要拉紧,不能松懈。那就要求腿部从胯根到脚尖或脚掌必须伸的很直,每个舞步在不涉及用膝干弹动用力时都要伸的很直,尤其伦巴和恰恰两种舞要求腿部的线条在大部分时间是伸直的,这两种舞没有膝干的弹动技术和重心的升降,主要看腿部线条的细长和伸直状态,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腿部弯曲时间过于长或在移动前轻易弯膝干,这不仅显得腿很松没力度,还没有美感。腿部的直线条在斗牛舞中也体现的非常明显,当髋部向前用力时带动腿部向前移动,腿部也不能过早弯曲,当重心不能站稳时才能屈膝向前迈步。在桑巴的前进步迈步前也要求动力腿伸的很直,具体是指从主力腿的髋部一侧到动力腿脚掌。牛仔踢腿动作中踢腿时动力腿也是很直,为下一步的收缩积蓄力量。

在训练腿部伸直用力的技术时首先要采用芭蕾形体的训练方法,利用把杆擦地、画圈、小弹腿、小踢腿等方式和地面训练的勾蹦脚练习,地面踢腿、吸伸腿练习等对学生进行训练,先形成一个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觉,包括爆发力、肌肉耐力、控制力等,然后在训练具体舞步时放慢速度把腿部伸直技术加进去。

2.3.5 上肢用力的训练

拉丁舞的上肢发力来源由腰髋带动背部,背部带动肩关节,通过肘关节到腕关节,最后到指关节。上肢的训练首先用芭蕾形体训练让学生形成一个从近心端发力的习惯,不要用手主动发力;其次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无限向远处延伸的习惯,让学生感知自己的胳膊很长很直,这样动作很舒展很大方。但是当延伸到尽头,肩不能跟着手向侧方向伸出,肩部应该向相反方向拉着上肢,有两种相反的力把上肢拉的很长,一个在手指尖向远离身体的方向,一个在肩部,形成弹簧原理,为上肢往回收积蓄力量。前面已提过,拉丁舞的延伸动作,是下一动作的开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拉丁舞与中国传统舞蹈的本质差异:表现力不同,基本功与身体素质训练侧重点不同,身体姿态与舞蹈技术不同,用力方式不同。

2)拉丁舞独特的用力方式及训练方法:包括被动用力的训练,相反用力的训练,弹簧用力法和扭毛巾用力法的训练,腿部伸直的训练,上肢用力的训练。

3.2 建议

1)拉丁舞初学者一定要边通过实践学习边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不断总结,先理清思路,确认理解正确才去下工夫练习,切勿盲目练习,以免练错再纠正就很难了。另外一定要找专业的教师进行学习,专业教师在示范和讲解都比较规范。

2)拉丁舞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身体技术与讲解能力,能提供给学习者一个正规良好的学习环境。

[1]吴志刚,邓红妮.青少年掌握拉丁舞入门技巧的几点思考[J].体育师友,2007(3):39-40.

[2]刘多.浅谈拉丁舞技术的基础训练方法[J].科技信息,2011(12):271.

[3]郑小宝.芭蕾对体育舞蹈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6,13(1):117-118.

[4]赵煜,缪红玉.拉丁舞选手身体素质探究[J].科技信息,2009(33):96-97.

[5]何忠,许志琳.体育舞蹈基本功训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56-558.

[6]王曼,宋文利.略论我国体育舞蹈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3):18-19.

[7]宋文利,曲海英.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舞蹈水平对策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25-27.

[8]汲言昌,赵宏宇,赵环宇.浅谈提高我国竞技体育舞蹈水平的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125-126.

[9]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114-116.

[10]刘庆庚,段亮.山东省体育舞蹈项目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79-80.

Biomechanics Analysis and Training of Latin Dance-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GUO Yi

(Department of PE,Shanxi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yuan Shanxi,030024)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ocumentary analysis,analytical comparison,the practical form and expert interview,the Lat⁃in dance was compared with Chinese classical dance in performance,basic skills and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body posture and dance technique,and hard way,Latin dance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biomechanics,and it's described about hard training methods,including passive force training,opposite force training,the spring force law and hard law twisted towel,straight leg training, upper extremity force training.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precise learning materials and clear learning ideas to Latin learners.It is ex⁃pected to help learners master quickly the correct method of for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A good theoretical basis is provided to the Latin dance teachers,coaches and enthusiasts,so that training,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well documented.

Latin dance;force;training;Chinese classical dance

X703.5

A

1674-0874(2014)04-0085-04

2014-04-16

郭毅(1982-),女,山西临汾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舞蹈的教学及训练。

〔责任编辑 石白云〕

猜你喜欢

拉丁舞古典舞腿部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论拉丁舞中“技”与“艺”的发展趋势
一起来学拉丁舞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论拉丁舞中的引导和跟随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