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挠力河治理工程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措施

2014-04-03石瑾斌刘艳艳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堤防自然保护区鸟类

石瑾斌,刘艳艳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挠力河治理工程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措施

石瑾斌,刘艳艳

(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150080)

挠力河(含七星河)治理工程主要由堤防加高培厚工程、护坡工程、穿堤建筑物工程、堤顶道路工程、堤后盖重等工程组成,工程实施后,将使挠力河达到20 a一遇防洪标准。文章根据挠力河(含七星河)治理工程的建设特点,分析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兽类、鸟类及鱼类的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对本工程的建设以及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挠力河;治理工程;湿地自然保护区;影响;保护措

1 挠力河治理工程概述

挠力河发源于三江平原西南部七台河市境内哈达岭的黑山,由西南流向东北,流经宝清县、富锦市、饶河县,于东安镇附近汇入乌苏里江,全长596 km。

由于挠力河干流特殊的地形条件,两岸耕地排水基本以挠力河为承泄区。1992年挠力河干流堤防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到2004年干流堤防工程基本完成,穿堤建筑物大部分已完成。挠力河流域防洪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基本达到近期10 a一遇标准,对沿岸防洪保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洪涝灾害能够得以缓解,大多数堤防施工时没有碾压,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建筑物配套不完善,造成堤防往往留有缺口,对防洪非常不利。河道中的阻水建筑物较多。

挠力河(七星河)干流两岸堤防之间有多处自然保护区,按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工程建设应考虑对保护区的影响。

本次挠力河(含七星河)治理工程主要由堤防加高培厚工程、护坡工程、穿堤建筑物工程、堤顶道路工程、堤后盖重工程组成,工程实施后,将使挠力河达到20 a一遇防洪标准。

2 工程涉及湿地自然保护区

挠力河治理工程建设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势低平,该流域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近1/4,而其湿地面积要占三江平原湿地总面积的1/4强[1]。工程涉及5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宝清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东升湿地自然保护区。

3 工程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根据工程总体布置,位于保护区或者与保护区相邻的堤防工程为堤防的加高培厚,建筑物工程主要以维修加固为主。

3.1 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工程涉及的自然保护区均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施工将导致保护区内植被减少,但是不会破坏保护区内的湿地资源[2]。耕地的破坏在极小的局部范围减少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土壤微生物受施工车辆碾压或弃土掩埋将大量死亡,这些将减少土壤中分解者的数量,从而减缓物质循环速度。因此短期内施工区附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会受到影响,但施工结束后,这些很快会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因此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影响不大。

堤防的加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的流向、水量没有产生阻隔,对沿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决定性因素(水的因素)影响轻微,维持了原有保护区生态格局和景观,没有切断湿地的补水来源,相反,还通过涵闸为湿地进行了补水[3]。

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工程的建设期来说,施工时间较短,所以,无论建设和施工对其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均很小。

3.2 对兽类的影响

根据工程占地实物指标调查结果,受工程影响的生境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影响范围主要为加固堤防的区域和取土料场。

该区域的哺乳类动物主要为鼠类、草兔、蝙蝠和黄鼬等平原地带常见的小型动物,食物来源主要有树皮、树叶、植物种子和果实等,偶尔也会取食农作物。

由于哺乳动物的活动范围较广,食物种类丰富、来源广,规避风险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在受到工程施工活动影响后一般会自动向邻近区域的适宜生境中迁移,规避施工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工程建设仅暂时改变这些动物在施工区及外围地带的分布数量,不会对它们的生存和觅食产生明显影响。

工程实施后,随着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措施和耕地复垦等措施的实施,施工区地表植被将逐步得到改善,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兽类的种群数量也将逐渐恢复至现状水平[4]。

3.3 对鸟类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施工活动尤其是施工人员生产、生活及车辆运输噪声将对水禽等鸟类栖息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工程沿线湿地保护区主要有灰雁、大天鹅、白鹤、野鸭、红嘴鸥、燕雀、苍鹭等,除少数留鸟和冬候鸟外,大部分鸟类为夏候鸟和旅鸟。

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主要集中在其核心区,但近些年来由于保护区内生境破坏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原因,工程区附近有数年未见鹤类等珍稀鸟类栖息、驻留和繁殖[5]。

湿地鸟类主要有雀形目鸟类、雁鸭类及猛禽类,以水域鸟类占绝大部分,分布于核心区内,水域及其大小泡子是其主要栖息地,在堤防工程附近沿线分布很少。

根据雁鸭类等湿地鸟类的生活习性,喜栖息在沼泽、草原、沙滩及近水丘陵区域,一般在4—7月为繁殖期,在近水草丛或芦苇漂筏上等湿地内营巢、产卵,孵卵期一个月左右。

鸟类繁殖的这段时间对声音较为敏感,易受噪声惊吓而对其繁殖造成影响。施工活动将驱赶评价区内一些鸟类远离避开施工区,对其正常栖息产生不利影响,但考虑到这些鸟类主要栖息在靠近保护区的核心区范围内,本项目施工区距离保护区的核心区较远,在采取使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对机械设备和施工场界采取封闭隔声、施工人员生活区的设置应远离鸟类活动的集中区域等相关措施后,对鸟类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有限。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和人类活动减少,区内鸟类群落的种数和数量将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6]。

3.4 对鱼类的影响

工程临近河流水体段施工围堰、部分迎水面护坡建设等施工方式将搅动水体,使河流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浑浊度增加,不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破坏河流内鱼类的栖息生存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对挠力河和七星河的鱼类资源现状调查情况,由于受到近些年来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农药化肥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河流水质部分水期达不到功能区水体要求,目前能够统计到的鱼类仅有3目6科29种,主要以鲤科(Cyprinidae)鱼类为主,共计23种,主要的经济鱼类为鲤鱼、鲫鱼、鲶等。

根据相关施工资料,悬浮物沉降距离约在1 000~1 500 m,主要对施工河段鱼类栖息环境产生影响,影响范围不大,随着施工期结束影响逐渐消失。

挠力河(含七星河)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破坏河滩地上原有植被,增加施工范围内水土流失量,同时施工材料、临时弃渣、施工废水如果管理不善或受雨水冲刷进入挠力河、七星河水体,使水体浑浊和水质受到污染,改变水体理化性质,这些将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

3.5 工程运行对保护区的影响

本工程均为原有堤防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固培厚,无新建堤防,没有改变工程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堤防工程运行不产生任何污染,相反还能更加有效地保护保护区内的土地不流失,保护周边的耕地和人口,对保护三江平原地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堤防的加高培后,在遭遇洪水时,会使得进入堤内湿地的水量减少,造成湿地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堤内的湿地补水有一定影响。

4 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措施

1)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工程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及《关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环发[1999]1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工程应应对自然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划或者范围、界限进行适当调整,争得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建设。

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的项目,应编制自然保护区专题影响报告,通过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审查,给出是否建设及恢复补偿的措施。

2)加强工程涉及保护区堤段环境保护管理,从源头上实行污染控制。严格保护要求,增强保护意识。

凡进入临近保护区堤段的人员必须首先接受环保知识教育,要以短片、宣传资料、宣传栏等多种形式,介绍保护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普及科学知识,宣传保护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搞好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3)逐步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强化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的地位,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待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工程施工需要征得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的同意。

4)委托环保部门对湿地保护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及时改进保护措施。保护区堤段内施工应消除或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噪音超过国家标准的车辆限制进入区内;驶入区内的机动车辆,喇叭应符合噪音限制规定,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及消声器。

5)严格控制施工占地范围,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弃土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临时生活区。位于保护区内的工程,应在设置10m宽的作业带,施工车辆和人员必须在作业带内活动,严禁随意破坏周围植被、扩大扰动范围。

在施工区边界设置铁丝围栏、宣传警示牌,禁止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超越施工边界施工,最低限度的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等一系列影响。

6)在不损害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施工单位与保护区协商,合理规划,明确合理的施工时间,确定合理的运输线路和施工场地,在指定的时间、地点以指定的生产方式进行工程建设,严格控制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出入,防止对湿地景观和动植物的破坏。

7)施工期内加强对施工活动和人员的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随意出入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避免对自然保护区的景观和动植物带来不利影响。

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广泛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编制湿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等保护知识及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手册,进行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提高施工人员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严禁捕杀野生动物,尽量减少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人为活动,避免自然保护区环境的人为破坏。

5 小结

挠力河(含七星河)防洪工程实施后,将提高挠力河和七星河堤防全线的防洪标准,为沿江县、乡居民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为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虽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有一定影响,但通过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可以减轻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

[1]崔保山,刘兴土.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湿地生态特征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03):107-114.

[2]董红霞,李晓玲,王楠,等.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减缓措施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1(09):97-100.

[3]张炳臣,王波,马丽辉.挠力河干流地区水资源状况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32(03):81-82.

[4]时玉森,张国宝.加强挠力河湿地保护为绿色米都添彩[J].农场经济管理,2008(06):58-60.

[5]王波,管振范,朱莉,李贺林.三江平原挠力河近期治理工程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5,23(02):82-84.

[6]刘红玉,李兆富.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演变的累积效应[J].地理研究,2006,25(04):606-616.

TV85

B

1007-7596(2014)05-0057-03

2013-12-06

石瑾斌(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刘艳艳(1981-),女,辽宁新民人,工程师。

猜你喜欢

堤防自然保护区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鸟类的叫声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