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2014-04-03周恩超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水利景区

周恩超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86)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周恩超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86)

水利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特殊观赏、娱乐、养生价值的旅游资源,常被作为各地旅游开发的主体。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哈尔滨市道外区更是具有城市湿地资源优势,水利旅游资源独特丰厚。文章分析了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其水利旅游的开发策略提出了建议。

水利旅游资源;湿地景区;滨水资源;道外区

0 前 言

水利旅游是指利用水利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水域、水工程及水文化景观开展旅游、娱乐、度假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总称。

水利旅游资源则是以自然水资源的美景和人工水利工程为主体,同时具有特殊观赏、娱乐、休闲价值的旅游资源。

人类一直以来都有“亲水”的习性,水利旅游资源又因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得天独厚、水文化源远流长而成为当今旅游产业开发的重点。

1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的优势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的优势主要有2项: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和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政策优势。

1.1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城区,区内有一江(松花江)、一山(天恒山)、两河(阿什河、马家沟河)。道外区乡镇的6 700 hm2草原、670 hm2养鱼垂钓水域、湿地、1 333.33 hm2果树、绿色蔬菜等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和利用价值。

1.2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政策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北方水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5大水系。因此,水利旅游是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的名片。黑龙江省政府2008年8月23日作出的“关于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水利特色产业,加强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河道、湖泊及湿地的优美景观和生态环境,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旅游区,打造水利旅游品牌”[1]。由此,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在省级层面正当其时。

2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道外区水利旅游项目发展定位、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道外区水利旅游项目发展定位

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紧抓当前省、市、区的发展机遇,三级政府合力造势,市、区共同建设,使之成为城市新名片和旅游新品牌,让哈尔滨“北有太阳岛、南有天恒山(月亮滩)”。

前期初级利用和后期深度开发并行,“一年运行”、“三年建设”、“五年成型”,建设具有北方寒地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成为国内一流的5A级旅游景区[2]。

2.2 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已经设计多年,在省、市、区三级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一期开发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开辟了6条1日游和1条2日游旅游路线,开展了湿地旅游文化节、湿地狂欢夜等活动进行旅游推广,接待游客1万余人。

2.3 道外区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道外区水利旅游具有先天优势,位于市区,交通便利,政策扶持,自然水利风景优美,水产品丰富,开发建设工作已取得成果,前期运营积累了经验,但在开发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

1)相对于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区域仍然较小。

2)旅游线路多为短程一日游,没有打造出内容丰富的多日游旅游品牌等。

3 对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产业的建议

因此,对哈尔滨市道外区水利旅游产业提出5点建议:将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作为景区建设的前提、将环境保护作为水利旅游开发的基础、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设计丰富的水利旅游主题项目和继续深度开发,打造品牌形象。

3.1 将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作为景区建设的前提

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且旅游规划必须在充分考虑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作出,即要在保证沿江堤坝防洪和滨江湿地蓄水作用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

应根据滨江湿地风景区的资源特点,作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具有防洪和生态保护作用的滨江湿地,在防洪和自然生态区域就要尽量少建或不建旅游设施[3]。

3.2 将环境保护作为水利旅游开发的基础

水利旅游资源存在并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水”,因此要想可持续发展水利旅游,

1)要加强水利风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做到环保用水、循环用水、节约用水,减少水体污染。

2)将水利资源的保护从水体本身,延伸到岸上,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同时,开发建设的设施要从风格、体积、颜色等各方面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水上原有生态和岸上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展现生态文明和历史文化内涵。

3.3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道外区水利旅游的总体规划是建设北国中央休闲区—大滨江生态旅游风景区。

其3大板块滨江湿地风景区、阿什湖风景区、天恒山风景区,是集水利、自然风景、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城市旅游品牌。

3.4 设计丰富的水利旅游主题项目

为摆脱水利旅游单一、重复的乘船观水这一形式,道外区水利旅游要在各方面丰富主题内容。春季游以旅游观光为主,夏季游以避暑休闲为主,秋季游以娱乐观赏为主,冬季游以竞技体验为主。

3.5 继续深度开发,打造品牌形象

继续深度开发,打造品牌形象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

1)通过各种活动,宣传景区。春季举办中国北方湿地旅游节,夏季举办北方“水之声”音乐节,秋季举办采摘节,冬季举办北方“冰之舞”舞蹈节(芭蕾舞领衔),以达到推介景区特色的作用。

2)发展高档次、高层次、高消费的旅游休闲、旅游文化的复合型产品,以此吸引高端消费,推动景区升级,打造品牌形象。

3)适时建设北方湿地博物馆,由此丰富景区内涵,提升科技品味,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4)进行深度市场调研,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大众的焦点所在,创新旅游产品的服务,塑造企业形象,形成品牌忠诚度,保证道外区水利旅游的长期竞争力。

[1]丁枢,黄江涛.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J].中国水利,2009(02):49-51.

[2]廖资生,张立杰.黑龙江省水利旅游资源及开发策略[J].水利发展研究,2011(06):79-83.

[3]胡卫华.湖库旅游深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水利经济,2005,23(02):45-46.

1007-7596(2014)12-0277-02

2014-09-10

周恩超(1982-),女,黑龙江鹤岗人,讲师。

F592.7

B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水利景区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摘牌』
“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