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造纸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

2014-04-03江苏省造纸学会江苏南京210004

华东纸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江苏江苏省学会

景 宜(江苏省造纸学会, 江苏 南京 210004)

江苏省造纸学会2013年工作总结

景 宜
(江苏省造纸学会, 江苏 南京 210004)

2013年,在省科协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和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坚持“三服务一加强”,依靠广大会员有条不紊地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1 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1.1 组织和参加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全省造纸科技创新

2013年度由学会组织和参加国内外、大小型、多层次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有3次,学会会员单位直接参与者有225人次。

(1)品牌学术活动。2013年11月23日,学会在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学术年会,参会人数达120余人。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江苏造纸绿色可持续发展”,目的是努力为我省造纸行业提供一个技术交流与科技创新的平台,促进江苏造纸工业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一步提升江苏造纸大省强省的地位。本届学术年会共征论文84篇并印刷成册,评选产生了优秀论文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和优秀奖9名。学术年会的召开,有利于增进学会与会员单位的相互了解,交流学术观点,促进江苏造纸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实现“绿色造纸”提供动力。

(2)小型高端、前沿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学会邀请了浙江农林大学金贞福教授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江苏省造纸企业代表共同研讨了“低等植物木质素结构特性及其在植物进化中的演变”的相关问题。本次研讨会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了学习、交流本领域最新研究方向与最新研究成果的机会,有助于开拓他们的学术视野,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木质素在造纸行业应用。

(3)国际会议。2013年6月12日江苏省造纸学会委派宋君龙等代表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ISWFPC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生物质能源在制浆造纸领域的高效利用。

1.2 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1)建设“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为积极响应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的号召,与江苏大丰港管委会共建“江苏大丰港经济区造纸产业园协同创新基地”。 由江苏省造纸学会牵头,联合江苏大丰经济区造纸产业园、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研究所和江南大学,共同建设以推广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力量强、人才辈出的优势,根据学科特点、行业的发展趋势,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发挥“校企联合”的优势,形成明显的园区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满足大丰港造纸园区“大冶金、大石化、大造纸”临港产业发展目标,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轻化工程技术人才。合作开发造纸关键工业技术,以节能降耗、绿色造纸、实现造纸园区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互利双赢,合作共享,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

(2)服务企业新增经济效益明显。2013年,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开发中心向江苏金沃机械有限公司转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以独占实施许可方式转让,履行期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转让费为775万元,是建院以来成交额最高的一次专利技术转让;广东、福建、还有江苏2家,共4个企业应用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开发中心清洁生产技术成果后,新增利润14 974万元,新增税收11 369万元。

2 提升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

2.1 开展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为行业科学决策和技术创新服务

受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与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合作,学会李长林副理事长等参与起草、相关理事参与论证共同制定了《特种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等四项江苏省地方标准。

参与行业发展规划。学会顾问、李长林副理事长等参与起草、相关理事参与论证

理事长张辉教授参加了中国造纸学会组织的《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的编著,并承担负责“制浆造纸装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专题报告”内容的撰写。

2.2 创新科普工作

学会会同协会共同组织编写组,花费1年6个月时间,由79人提供信息资料、58人撰稿历经十多次的讨论、修改、完善,成功编写了《江苏省造纸简史》,并于2014年1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江苏省造纸简史》全面介绍了江苏省造纸业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是国内唯一一部比较系统的省一级造纸史书。研究和普及纸史,回顾记载江苏造纸史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了解纸史,促进谱写江苏造纸新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2013年度学会花费时间和经费最大的重点和特色工作。

3 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

3.1 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

加强会员结构调整,进一步抓好会员登记,推进会员规范、有效和严格的管理,做好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强化学会活动和发展基础。2013年吸收新会员数为13名,其中优秀研究生个人会员12名,团体会员单位1个。

学会积极响应省科协为深入贯彻《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号召,积极开展人才举荐和表彰。成功推荐南林大轻工学院吴伟兵副教授为“2013年度江苏省科技社团(学会)优秀青年人才”。

2013年12月向中国造纸学会推荐李忠正教授参加“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的评选。

3.2 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服务科技工作者

2013年5月1日,理事长单位为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继续教育服务,开设了高级培训班,培训时间为1年。

2013年7月,理事长单位为国际水平的、国内制浆造纸装备技术最先进企业 ——亚太资源集团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第三届“圆梦行动”78名制浆造纸专业新生举办开学典礼。已为亚太资源集团成功举办了两届“圆梦行动”活动,完成了125名面向先进制浆造纸生产线服务的专业大学生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62名BM12液体包装纸板原纸生产线的业务骨干培训,第一批大学生即将于2014年7月毕业。

4 严格规范组织管理,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4.1 理事会建设

(1)学会按照《章程》和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民主办会、依法办会,定期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议。2013年2月21日,在南京林业大学轻工学院召开五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会议主要围绕2012年工作总结和2013年工作计划及《江苏现代造纸史》(征求意见稿)进行讨论,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学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等作了充分研讨。同年8月25日,在轻工学院召开五届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会议主要围绕《江苏省造纸简史》征求对稿件的修改意见,研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进行调度协调。

(2)理事会团结和凝聚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领军人才、创新型人才。2013年3月12日,理事会组织召开了“轻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张厚民先生,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名誉理事长、原轻工部技术装备司、综合计划司司长胡楠教授,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李忠正教授,制浆造纸学科带头人张辉教授,其中还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等参加会议,对轻工业发展战略进行研讨。

(3)推动实施“党建强会计划”,理事会层面建立党的工作小组。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建立党的工作小组。学会严格按照成立党工作小组的程序,组成了7人党工作小组,由理事长担任党工作小组组长、副理事长担任副组长,党工作小组成员均来自各会员单位。

(4)理事长带头积极开展学会工作。亲自组织编著《江苏省造纸简史》。为贯彻实施好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8月22~24日,理事长一行五人赴学会会员单位进行调研。重点介绍省科协组织实施“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以科技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商谈学会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科技服务站”、向企业选派“首席专家”,开展技术服务与联合攻关等合作的意向,了解会员单位急需解决的科技难题,为企业出谋划策。成功组织召开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进一步加强学术能力建设,搭建多学科、综合性、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努力把江苏省建设成为造纸强省。

4.2 信息化建设

坚持高质量办好《江苏造纸》季刊(中文科技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学会网站建设,为广大会员、会员单位提供技术信息、行业发展信息、学会工作情况,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进言献策的窗口,为会员单位做好宣传、广告服务。

4.3 会员队伍建设

建有团体会员、个人会员、专家、科技成果动态数据库。

5 特色工作

编写并出版《简史》。江苏是沿海经济和社会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率先由传统造纸工业向现代化造纸工业转型升级的较早省份之一,已成为造纸业大省和强省。江苏造纸起源于三国时期,是造纸业起源和发展较早的省份,历史悠久,沧桑变化,起伏发展,但尚无一部较为完整的发展史。

研究纸史,回顾记载江苏造纸史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了解纸史,促进谱写江苏造纸新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借鉴前人经验教训,承前启后;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变革创新,由江苏省造纸学会、江苏省造纸协会和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通过大量调研和收集历史素材和信息的基础上,编成了本简史。

(1)编写《简史》的背景及过程。2012年2月3日,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时任学会顾问黄徳裕在会上再次提出了完善“江苏省造纸史”的建议,这个“发挥学会历史责任”的建议得到了学会张辉理事长、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会长牛庆民等的肯定和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支持。会议决定由江苏省造纸学会、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编写“江苏省现代造纸史(1949~1912)”,并1995年已发表的“江苏省古代造纸史、近代造纸史”一起系统地整合为“江苏省造纸简史”。其中,第一篇为“江苏省古代造纸史”,第二篇为“江苏省近代造纸史”,第三篇为“江苏省现代造纸史”。会议上原则初定了编写机构和相关人员,2012年3月起进入“江苏省造纸简史”编写工作第二阶段。

(2)第二阶段编写工作简况。2012年3月15日研究确定了以江苏省造纸学会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辉、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会长牛庆民等为首的编纂委员会和相应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写组成员。从此,开展了编写工作。编写工作坚持笃实、实事求是反映历史的原则。

《简史》编写过程中,主编召集8次相关人员会议,征求对稿件的修改意见,研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进行调度协调。经历了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先后进行了14次清稿,直至2013年9月脱稿交付出版社历时1年6个月。

在历次的编写工作会议中,与会人员逐渐取得了一个共识:“这是我省第一部《造纸简史》,工程浩大,意义深远,耗时甚久,倾力众多,得之不易。期望编写过程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尽量少留遗憾”。为此,编写组及相关人员,常常绞尽脑汁,废寝忘食;退休人员带病查资料,坚持不懈地工作;有时往往为一个数据、一段时间、一条术语、一个单位、一位人物……的表述,写写,放放,反复进行文字的斟酌和推敲,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进行考证而后取舍再采用之,力求准确。

为了保证正式出版后内容的系统性,在第二阶段编写时,对原第一阶段编写的“江苏省古代造纸史”和“江苏省近代造纸史”的内容进行了校对并适当作补充和修改。

对于发表于“江苏造纸”1995年第3期上“江苏省古代造纸史”中“江苏省造纸业起始于公元220年”的表述,出现了距离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有100多年的时间断层,尚没有可见的史实资料,在第二阶段编写中科学客观地修改表述。至于江苏省造纸业的起始年份真实的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殷切期待后人有所发现和研究之。

1995年发表的“江苏省古代造纸史”和“江苏省近代造纸史”,至今已过去18个年头,“江苏省现代造纸史”时间跨度已经历了64个年头的沧桑。时过境迁,江苏造纸企业巨大的变化、人事的更迭、资料的散失,倘若再过若干年进行“江苏造纸史”的编写工作将更为困难。此次学会顾问黄徳裕再次提出完善纸史的建议,学会理事长张辉等决定组织实施并创造编写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筹集出版经费,他们同时在编写过程投入了大量精力,对《简史》得于出版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3)编写过程所基于的素材和资料的来源。

①有关各管理和服务部门、院校所、科研设计单位、造纸企业等所提供的资料。至成稿为止,获得4个管理、服务部门,5个院校所设计单位,31家造纸企业(其中内资企业20家,外商投资企业11家)总共40个单位提供的翔实资料。其中,包括了详细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企业的发展、进步和兴衰的三本企业厂史。

②许多老领导、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他们所经历的珍贵历史纪实。共有56位特约撰稿人协助搜集资料并撰写成文字材料。

③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咨询知情人等方式,搜集或核实史料。其中有95岁高龄的老专家,原轻工部(局)老领导及其家属;有原上海市造纸公司、原江苏省造纸印刷包装工业总公司、原南京市造纸印刷包装工业公司的老领导;有八旬高龄的企业、院校老领导、老教授;有中国造纸学会的现任领导等共有79人提供了相关信息和资料。从而,补充完善和考证了编写内容。

④查阅了15部《中国造纸年鉴》、《江苏省志·轻工志》、《中国造纸工业六十年》等权威资料。“江苏省造纸现代史”中数据,除有标注外,均摘录于原“江苏省造纸印刷包装工业公司” 和“江苏省造纸协会”的有关统计报告数据。

⑤上网查阅,摘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政府部门的文件、专业技术标准以及企业与个人简介等。

虽然尽了多方面努力和较广泛地搜集资料,但仍有若干企业(如淮阴东风造纸厂、常熟造纸厂等)简介没能征集到,至少还有已知的6部造纸企业简史没有收集到,留下了欠缺和遗憾。

《江苏省造纸简史》是对江苏省造纸业发展过程较完整的历史记载。谨以此对先人其愿作为告慰,并期盼后人能永续谱写之。在此,也对曾为编写江苏省古代造纸史、近代造纸史起重要作用的编委全体成员敬意。

在编写过程中,承蒙省内各制浆造纸及其相关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和设计院所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珍贵的史实;得到了原有造纸企业和管理、服务机构的老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等提供的翔实资料;并对南京林业大学领导的关心及众多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6 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2013年,学会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被省科协授予“先进省级学会”。但学会工作仍有提高的空间,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新的一年,继续团结和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参与实施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能力计划为契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凝聚培养激励人才,更充分发挥团体会员单位和会员个人的积极性,提高办会水平和学会的竞争力,为提升学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江苏江苏省学会
数读江苏
江苏省交通图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学会分享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