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油田影响水平井开发地质因素分析与研究

2014-04-02韩晋伟汪茂彭莲李学志青海油田采油三厂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沟镇816400

化工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水平井油藏储层

韩晋伟 汪茂 彭莲 李学志 (青海油田采油三厂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沟镇 816400)

基于油田影响水平井开发地质因素分析与研究

韩晋伟 汪茂 彭莲 李学志 (青海油田采油三厂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花土沟镇 816400)

水平井主要指的是井的透水段(透气段)滤管呈水平放置的抽(注)流体的集水建筑物,用于低渗透、薄煤层地区煤层气的开发。当前,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要想充分的利用水平井实现预期的产能,就必须深入细致的分析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各类因素。本文主要以低渗透油田水平井为主,首先概述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现状,其次对影响水平井开发的地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适应于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

油田;水平井;开发;地质因素

水平井开发具有压力梯度高、井筒周围的压差低、钻遇垂直裂缝的机会多、注入能力高以及能有效保护油层等优势特征。利用水平井能够扩大井筒和油层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能耗,其在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开采效果较好。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从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现状为着手点,分析了影响水平井开发的地质因素并提出适应于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

一、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现状

1.低渗透油藏特点

低渗透储层实际开发时具有较大的渗流阻力、自然产能效果差、地层发生注不进,采不出的情况,等。造成上述种种情况出现的根本性原因是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性所决定,也就是产生了大量的微孔隙结构与晶间孔,极大的削弱了储层渗透率,此外,孔喉结构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细孔、细喉为主,存在巨大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加剧了固液界面上的表面张力、微毛管及电化学作用,最终使得低渗透储层实际遵循的渗透规律和中高渗透储层遵循的渗流规律不相一致。

2.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应用情况

出现水平井技术的时间是在1928年,投入实际使用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项技术被美国、法国等国家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现阶段,水平井工艺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了油田开发中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水平井现在被广泛的应用于薄层油藏、含有水锥与气锥的油藏以及天然裂缝油藏等中。

3.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的认识

首先,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采用水平井技术实践操作可行,不过该项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部分风险问题的存在,所以相关人员必须系统全面的评价油藏地质条件,明确相应的油藏,确保预期开发效果的实现。其次,倘若油藏实际不具备足够的天然能量,那么低渗透油藏开发项目就会赢得成功。开发过程中,因低渗透储层物性不好和缺乏充分的天然能量,为了保障水平井的产能,要做好地层能量的补充工作,强化地层压力,不断提升可采储量。

当前,水平井技术已经成为了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最理想手段,能够保证勘探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且还进一步增大了生产井段与地层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生产压差,实现预期的产能,其今后在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

二、影响水平井开发的地质因素及适应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

1.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工艺因素、开发设计因素等众多的因素均会影响到水平井开发效果,本文以下就地质因素对水平井产能造成的影响展开了论述。

首先,单因素影响;主要对储量控制程度、钻遇砂岩长度、标准厚度及渗透率等各方面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实践得出,所有单因素和水平井产能间并无太大的关系。在对单因素进行分析后看到,水平井产能实际中不会被各单因素所限制,制约水平井产能提升的因素各种各样,必须通过多因素联合分析方法对影响其核心因素进行分析(见下图:储量控制程度与水平井初产的关系、标准厚度与水平井初产的关系)。

其次,多因素联合分析;流度K/u的影响:通过一番细致的分析得出,流度会显著的影响到水平井产能,当流度不断提升时,水平井产能也随之提高。如果流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平井产能就处于低水平状态,总之,水平井产能会随着流度的增强而增强。地层系数和粘度比K H/u的影响:在分析地层系数和粘度比K h/u的影响时还观察了油层厚度、原油粘度及渗透率存在的影响。K H/u也较为显著的影响着水平井产能。如果K H/u达不到3x10-3μm2·m/mp·s,那么水平井产能就会下降,而如果K H/u高出6x10-3μm2·m/mp·s,水平井产能则得到提升。

2.适应水平井开发的储层参数界限

从以上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具体涵盖了油层厚度、地层系数及流度、K H/u,当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时,会使得水平井产能存在差异性,其中,I类(效果好的井,和附近直井增产倍数>5,初产>10 t/d;)水平井开发效果较佳,能够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它的K H/u值实际高出高出了6x10-3μm2·m/mp·s,Ⅱ类(效果中等的井,和附近直井增产倍数3—5,初产5--10t/d)水平井开发效果要比I类储层差一点,不过通过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同样具有较高的产能与经济效益,它的K H/u值高出了3x10-3μm2·m/mp·s,Ⅲ类(效果差的井,和附近直井增产倍数<3或<5 t/d)水平井开发效果不够理想,通过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并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它的K H/u值达不到 3x10-3μm2·m/mp·s。所以,凡是 K H/u值高出 3x10-3μm2·m/mp·s的储层均能够通过水平井技术进行开发,不得将水平井技术用于K H/u值低于3x10-3μm2·m/mp·s的储层中进行开发。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对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水平井产能不受单一参数的控制,两者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适合通过多因素联合分析方法开展相关分析;围绕单一参数的分析结果,掌握了解了对水平井开发效果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在综合分析各因素后,明确了地层系数在所有因素中是影响水平井产能最显著的一环;深入分析水平井开发地质影响因素和水平井产能两者间存在的关系,确立了K H/u>3x10-3μm2·m/mp·s这一水平井开发区块优选标准。

[1]张建军,赵宇渊.张南军.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分析.石油钻采工艺,2009.

[2]麻成斗.某油田低渗透薄油层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水平井油藏储层
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
基于边界探测技术的储层识别与追踪
低渗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挖潜技术
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
基于模糊数学的油藏干层识别研究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海上低渗储层防水锁强封堵钻井液技术
基于水平井信息的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识别
一种计算水平井产能的新方法
注CO2混相驱候选油藏筛选评价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