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卵巢机能障碍研究进展

2014-04-02武海玉赵冬琴刘国世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3期
关键词:黄体肌肉注射卵巢囊肿

武海玉,赵冬琴,王 梁,任 康,刘国世

(1.山西省农业厅,山西 太原 030002;2.北京博农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00095;3.北京市畜牧总站 100107;4.中国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100193)

奶牛卵巢机能障碍主要分为: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卵巢静止和卵巢萎缩,均是奶牛繁殖力下降或不能繁殖的异常生理状态。认识和了解各类奶牛卵巢机能障碍有利于奶牛养殖过程中及早发现和对症治疗,以避免长期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以上四个类型的卵巢机能障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广大奶牛养殖者参考。

1 卵巢囊肿

1.1 病因分析

卵巢囊肿常发于奶牛,发病率在6.7%~13.1%[1]。与正常奶牛相比,产犊间隔延长13~33 d,受胎率降低5%~25%,平均配种次数增加0.8次,淘汰率增加30%;每头奶牛在每个泌乳期因繁殖性能受影响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37美元[2]。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常见于成年奶牛,发病和胎次有密切关系,在第一个泌乳期过后,随着胎次的升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多发于4~6胎正处于产奶量最高阶段的奶牛,因此应当密切注意[3,4]。卵巢囊肿主要由环境和遗传两方面原因造成[4],其它影响因素还有:子宫健康状况、营养和矿物质不均衡、慢性生殖道感染、应激及激素的相互作用等。卵泡囊肿是由于这些因素致使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促黄体素(LH)不足或促卵泡素(FSH)分泌过多,而使卵泡过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当排卵后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和液体聚集,或者由于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的。卵泡囊肿引起奶牛持续发情,频繁发情,有时出现发情亢进的慕雄狂症状,从而造成不孕。黄体囊肿表现为不发情[5~7]。

1.2 诊断方法

1.2.1 外部表现症状

病牛多膘满肥胖,表现出无规律的频繁发情或持续发情,发情周期缩短,发情持续时间长,喜爬跨或被爬跨,表现为持续强烈的发情行为,出现慕雄狂。个别母牛表现为不发情,多见于产后60 d内。

1.2.2 直肠检查

直肠检查时,单侧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卵巢上有一个泡壁紧绷,内有波动感,且直径超过2 cm的非正常卵泡;有时触摸到多个小的囊泡,大小与正常卵泡相似,隔2~3 d再进行直肠检查,发现囊泡交替发育萎缩,但不排卵,囊壁比正常卵泡壁增厚,子宫角松软不收缩,而正常卵泡此时均已排卵,并形成初级黄体[8]。

1.2.3 血浆或乳汁中孕酮测定诊断法

奶牛血浆或乳汁孕酮水平的高低与黄体的机能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对血浆或乳汁孕酮测定来监测奶牛的妊娠和生育力,进而预防繁殖障碍。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血清孕酮临界值为1ng/mL,检测准确率可达70%~80%。持久黄体血清或乳汁中孕酮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每周测定孕酮水平两次,若两次均高于1ng/mL,间隔1周再测1次,仍高于1ng/mL,则可判定为持久黄体或黄体囊肿[9]。

1.2.4 超声波检测诊断法

卵泡囊肿超声影像呈黑色的无声区域,但体积较大,直径大于25 mm,膜厚度小于3 mm;黄体囊肿超声影像显示囊肿周围边缘有一个产生回声的界限,黄体囊肿内呈黑色的无反射结构,直径大于25 mm,膜厚度大于3 mm。两者主要区别在于,黄体囊肿周围边缘有一个产生回声的界限,而卵泡囊肿则没有。持久黄体根据病史和间隔1周连续2~3次B超检查,若黄体持续存在便可做出诊断[10]。用超声波检测法可以更精确区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黄体囊肿的诊断可精确到90%,卵泡囊肿可精确到大约75%[11]。

1.3 预防治疗方法

在预防方面首先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分娩后不久的卵巢囊肿是容易治愈的,所以发现异常时就应尽早尽快治疗。由于牛经常发生卵巢囊肿,所以在60 d左右必须进行妊娠诊断,这样就能尽早发现卵巢囊肿。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对于过肥的卵巢囊肿牛要停止或者迅速减少给予糠粕类及精饲料的量。对于高产、瘦弱的牛要改换低蛋白高热量的精饲料。

1.3.1 人工挤破囊肿:以前是发现此病时,才通过直肠挤破囊肿,但治愈率比较低,还可能并发炎症、出血粘连。产后20~40 d常发现直径在4~6 cm的大卵泡囊肿,检查过程中较易挤破。这时要挤破囊肿,挤破壁厚的黄体囊肿不宜过分用力。

1.3.2 应用促黄体素(LH):虽然此药是传统用药,但实践证明现在仍然是治疗牛卵巢囊肿的良药,应用LH肌肉注射100~200单位。

1.3.3 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现有国产制剂LRH-A、LRH-A3等,1次肌肉注射0.5~1.0 mg[12]。

1.3.4 应用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是另一种已经证明比较有效的治疗卵巢囊肿药物,需静脉或肌肉注射,一般10 000 IU肌肉注射或5 000~10 000 IU静脉注射,疗效可与GnRH效果相似,但是hCG 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hCG比GnRH贵;其次,产品中含有异种蛋白质(来自其他物种),重复注射可能导致过敏或治疗不良现象,因为当母牛重复使用hCG治疗时刺激机体产生抵抗异种蛋白质的抗体;第三,最近这种药已被划定为受控药品。然而hCG仍然是有价值的一次性使用药物,或是作为GnRH不起作用时的替代品[13]。

1.3.5 应用前列腺素(PGF2α):PGF2α可能是治疗黄体性囊肿的唯一药物,因为在囊肿内黄体化的组织尽管比正常的黄体小,但通常可被PGF2α溶解,并引起发情。很明显,单独使用PGF2α治疗是基于假定或知道囊肿是黄体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为临床上单独依靠触诊区分卵泡性和黄体性囊肿非常困难。所以,超声扫描或测定黄体酮水平对于确诊黄体性囊肿可能是必需的。这些辅助性的设施增加了治疗开销,所以常由于这一原因不予采用。测定牛奶中黄体酮水平可能是有用的,因为牛奶中低黄体酮水平的患牛用GnRH治疗,而高黄体酮水平的患牛用PGF2α治疗比用GnRH治疗的治愈率高。其他学者建议,对所有偶然发生的卵巢囊肿可同时使用GnRH和PGF2α进行治疗。然而,这一方法不如根据黄体酮水平测定的治疗那样成功。使用PGF2α对黄体性卵巢囊肿进行特效治疗的明显优点是较快恢复发情。因此,一些额外的花费(比如测定牛奶中黄体酮水平)可能是值得的[14]。

2 持久黄体

2.1 病因分析

持久黄体是指分娩或排卵(未受精)后,黄体超过正常时间而不消失。这种黄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与妊娠黄体和周期黄体没有区别,同样可以分泌孕酮,抑制卵泡发育,使发情周期停止,奶牛长期不发情,因而不能受孕。据报道,持久黄体在奶牛上的发病率大约在4.9%[15]。持久黄体会分泌孕酮抑制卵泡发育,使发情周期停止循环,使奶牛出现乏情而延长空怀期,最终导致养殖效益受损。

持久黄体的直接原因可能和前列腺素的释放量不足有关[16],因为前列腺素的作用正是溶解黄体。而主要原因则是饲料单一,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及运动不足等,这些因素可使卵巢机能减退。产乳高峰期的奶牛由于卵巢营养不良也易引起卵巢机能降低,使黄体细胞产生催产素不足及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导致黄体滞留;患有子宫疾病的奶牛也会影响黄体退缩而形成持久黄体[6,17]。

2.2 诊断方法

母牛发情周期停止,长时间不发情,直肠检查时可触到一侧卵巢增大,比卵巢实质稍硬,如果超过了应当发情的时间而未发情,需间隔一天进行一次直肠检查。若黄体位置、大小、形状及硬度均无变化,即可确诊为持久黄体。但为了与妊娠黄体加以区别,必须仔细检查子宫[18]。此外,也可参考1.2.3中血浆或乳汁中孕酮测定诊断法尝试对持久黄体的诊断。

2.3 预防治疗方法

预防持久黄体应消除病因,以促使黄体自行消退。为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改进饲养管理,或首先治疗子宫疾病。为了使黄体迅速退缩,可肌肉注射氯前列醇2 mL(0.3 mg),它是疗效确切的黄体溶解剂,可以诱导奶牛发情并促使卵泡生成、成熟并排卵[19]。应用氯前列醇,一般在用药后2~3 d内发情,配种即能受孕。注射氯前列醇还具有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减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等优点。

持久黄体的治疗总结为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两种。

2.3.1 西医疗法

①用前列腺素(PGF2α)5~10 mg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 d。

②用孕马血清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共注射2 d。第1天注射30 mL左右,第2天注射40 mL左右。

③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8 IU使用。每天注射1次,连用2次。

④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 500~3 500单位与25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

⑤用促卵泡激素(FSH)100~200单位与5~1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隔2 d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

⑥用20 mL胎盘组织液进行皮下注射,每次间隔5 d,4次为一疗程。

⑦用10~20 mg已烯雌酚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次。

⑧用黄体酮100 mg进行肌肉注射,1 d 1次,注射第2次和第3次时,要同时注射50 mg二丙酸已烯雌酚。

⑨用手伸入直肠,隔着肠壁抓住卵巢,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卵巢的韧带,用拇指在黄体的基部把黄体摘除。采取这一操作时,要注射维生素K防止出血。

2.3.2 中医疗法

①用松节油20 mL、鱼石脂20 mL,混进牛奶中一次灌服,每天服1次,连服6 d。

②用手插进直肠,隔着直肠壁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卵巢,把卵巢放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即可找到卵巢的韧带。在卵巢和黄体交界的凹陷处,用拇指挤压,把黄体压碎。然后再用手指按压5 min左右,防止出血。

3 卵巢静止

3.1 病因分析

卵巢静止又称为卵巢机能减退,是指卵巢机能暂时受到扰乱,处于静止状态,不出现周期性活动,或者奶牛有发情的外表症状,但不排卵或排卵延迟。卵巢机能长久衰退时,可引起组织萎缩或硬化。其病因主要是长期饲料不足或质量差,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缺乏,导致营养状况较差,机体长期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抑制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促黄体素(LH)脉冲性分泌,造成GnRH和LH分泌不足,降低了卵巢对LH刺激的反应性,抑制了优势卵泡的发育,使奶牛不出现周期性活动或者奶牛有发情的外部症状,但不排卵[20]。

3.2 诊断方法

母牛长时间不发情,阴道壁、阴唇黏膜苍白、干涩。直肠检查卵巢无卵泡和黄体。大小和质地正常,表面光滑,部分有很小的黄体遗迹。隔7~10 d再做直肠检查仍无变化即可判定为卵巢静止。由于直肠检查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因此诊断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研究者开始用B超仪进行卵巢静止的诊断,其B超仪分辨力为2 mm,一般可以探查出直径2~3 mm的卵泡[21]。

血浆或乳汁中孕酮测定诊断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孕酮含量,卵巢静止的孕酮含量都在5 μg/mL以内,且无周期变化,这说明卵巢中无黄体存在,也无黄体活动[9]。

3.3 预防治疗方法

本病重在预防。科学饲养,改善日粮结构,增加优质粗纤维供应,预防代谢疾病发生。加强管理,确保牛只健康,及时修蹄,适度增加运动是预防本病关键所在。

3.3.1 促卵泡素(FSH)200 IU加促黄体素(LH)100 IU一次肌肉注射。此方法治愈率高(情期受胎率85%以上),而且不会引起卵泡囊肿。

3.3.2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 000~1 500 IU一次肌肉注射。此方法治愈率高,但情期受胎率较上一方法低,而且容易引起卵泡囊肿。务必在发情后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 000 IU促进发情排卵,既可有效避免卵泡囊肿,又可提高情期受胎率。

3.3.3 三合激素:按照0.8~1.0 mL/100 kg的剂量,一次肌肉注射。此方法治愈率高,注射后3~5 d有85%左右母牛发情。其中70%以上卵泡发育正常排卵;25%左右母牛有卵泡发育但不排卵,这时肌肉注射hCG,可促其排卵。此法药费低廉,治疗效果很好。

3.3.4 中药疗法:有报道“促孕灌注液”专门治疗奶牛卵巢静止,由益母草、红花、淫羊霍等中药制成,使用方便,效果很好。用常规方法进行奶牛子宫内灌注,一次灌注20~30 mL,一般灌注一次母牛即可在两周后发情,输精受孕。少数无效者,隔10 d后再灌注一次即可见效[22]。

4 卵巢萎缩

4.1 病因分析

卵巢萎缩主要是由于气候与温度的影响,配种季节天气冷热变化过大时引发此病。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特别是维生素A不足可能与此病有关。

4.2 诊断方法

卵巢萎缩的诊断常采用直肠检查,如发现卵巢体积变小,并且奶牛发情周期停止,长时间不发情,可确诊为卵巢萎缩。

4.3 预防治疗方法

预防上主要通过科学饲养,加强管理来防止该病的发生。

治疗中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主要应用FSH和PMSG以及GnRH类似物进行治疗。也有人通过应用聚乙烯吡咯酮(PVP)与FSH相结合,利用PVP可以对FSH起包被和缓释,延长FSH在动物体内半衰期这一特性,进行奶牛卵巢萎缩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近几年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胚胎生物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因此疾病因素已经成为引起上述奶牛卵巢机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做好预防,对症治疗,选好药物成为了防治奶牛卵巢机能障碍的关键。此外,有必要建立奶牛繁殖档案系统,制定牛群繁殖动态监控系统,从而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增强牛群的健康水平,减少不孕症,提高繁殖率。

[1] 高树,吴为明,张晓燕,等.奶牛卵巢囊肿的研究进展[J].中国奶牛,2013,19:35-39.

[2] 杨恒,刘贤侠,高树,等.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病调查与临床诊断[J].中国奶牛,2013,3:41-46.

[3] Bartlett PC,Ngategize PK,Kaneene JB,et al.Cystic follicular disease in Michigan Holstein-Friesian cattle:incidence,descriptive epidemiology,and economic impact[J].Prev Vet Med,1986,4:15-33.

[4] Hooijer GA,Lubbers RB,Ducro BJ,et al.Genetic parameters for cystic ovarian disease in dutch black and white dairy cattle.Dairy Sci,2001,84:286-291.

[5] 赵德明,沈建忠.奶牛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庞书琴.奶牛不孕症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J].华北农学报.2005(20):209-211.

[7] 曹波.奶牛不孕与子宫和卵巢超声形态学变化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8] 蒋朝龙,王文昆,黄世友,等.奶牛卵巢囊肿的诊治[J].畜禽业.2005(1):54.

[9] 牛建荣,杨国林,王玲.母牛卵巢性不孕症几种常见诊断方法概述[J].中国动物保健,2003(6):17-19.

[10] 顾红兵,詹国英.用超声诊断仪检测牛黄体的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01(5):36-37.

[11] Garverick HA.Ovarian Follicular Cysts in Dairy Cows.Joumal Of Dairy Science,1997(5):995-1004.

[12] 朱河水.奶牛卵巢囊肿[J].动物门诊,2006(5):21.

[13] Rensis F D,Bottarelli E,Battioni F,et al.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with ovarian cysts after synchronizing ovulation using GnRH or hCG during the warm or cool period of the year[J].Theriogenology,2008(69):481-484.

[14] 高纯一,祁永锋.奶牛卵巢囊肿的研究进展与治疗[J].河北畜牧兽医,2002,18(3):30.

[15] 罗瑞卿,谷新利.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疾病引起不孕症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456-457.

[16] 张忠诚.动物繁殖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7] 刘青,冯东来.浅谈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和防治[J].中国奶牛,1998(2):31-32.

[18] 张庆伟,董海燕,门玉臣,等.母牛持久黄体的防治方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6):12-113.

[19] 岳奎忠,曲晨,庞生,等.应用PMSG、氯前列烯醇药物提高奶牛场奶牛繁殖效率及缩短奶牛产犊间隔[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3:16-18.

[20] 王凌燕,王树迎,侯衍猛,等.哺乳动物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7):8-11.

[21] 高树,杨恒等,胡路锋,等.口服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静止的B超影像学研究[J].中国奶牛,2013,6:15-21.

[22] 康晓冬,吴韶儒,范春梅.奶牛产后卵巢静止的诊断与治疗[J].黄牛杂志,2005,31(6):30.

猜你喜欢

黄体肌肉注射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