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2014-04-02行书丽张华果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件多媒体

行书丽,张华果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

随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上的逐步开展和广泛应用,河南医学高等科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开设了《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这门课程。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合理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教学内容上,笔者把教材分为三大模块: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子生物学基本检验技术和最新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应用。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模块主要介绍基因组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肿瘤相关基因等,本模块的内容和生物化学内容有重复,两个学科之间虽有交叉重叠但不能划等号,研究内容各有侧重,故教学内容应明确本门课程的重点和目标。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两门学科的教师应该经常沟通和交流,以免在教学过程中同样的内容重复讲解,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分子生物学也要和细胞学、遗传学几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分工,做好课程间的衔接贯通。第二模块着重介绍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本技术和最新技术,强调基本技术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重要性,同时新发展起来的技术方法对学生今后在临床检验工作和科研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RNAi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第三模块主要介绍用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对一些疾病例如肿瘤、感染性疾病、遗传病等的研究和诊断的方法,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充分的了解。

此外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材的更新速度却严重滞后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介绍新的技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多媒体教学等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一直以理论深奥、内容抽象、晦涩难懂[1]、难教难学为特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单纯的理论灌输也易增加学生畏难厌倦情绪,从而对学科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笔者不断尝试、探求新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方式,以期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2.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具有新颖性、交互性、形象性、灵活性的特点,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量,利于学生较清晰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加工转换过程[2],故多媒体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理论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实用性。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将诸多知识点的层次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在多媒体课件中充分体现出来,表现出条理清晰,知识点清楚易懂,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例如,酚抽提法是本门课要学习的第一个技术操作。讲授时,教师首先讲解酚抽提法的原理以及加入的各种试剂的作用,同时借助流程示意图将其原理和过程更形象化地展示给学生。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酚抽提法的操作录像展示给大家,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变枯燥为生动,从而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制作出高水准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本人应加强学习,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图文编辑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说明的是,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接受服务的,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不可盲目地用多媒体教学代替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强化师生互动,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多媒体工具的关系,否则多媒体变成课堂的主体,而教师照着屏幕上的字符念一遍,如此教师则成为辅助工具[2]。

2.2 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枯燥难懂,讲授这门课时,要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讲,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肿瘤相关基因这章之前,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资源,通过当时媒体热播的新闻来导入新课。例如日本发生的大地震,由于大量放射性核素的释放,其长期的危害是会增加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及白血病等的发病率,让学生边听边看图片边思考,为什么放射性核素会引起肿瘤的发生,从而导入本章节要讲述的内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肿瘤的发生机制。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讨论式、辩论式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加深知识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3]。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由无趣变成了有趣,没有死记知识点的压力,而将注意力集中在思考问题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训练了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故如何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加有效地结合,如何合理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本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3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医学教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医学知识,还要学到与患者沟通的社交能力。教师应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对生命尊重的态度、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敢于怀疑、大胆求证的创新意识等,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4 考核方式

考试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和重点、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同时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选修课,高职高专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学习自觉性欠佳,平时不注重总结和学习,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通过考试,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创造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3]。为此笔者采用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30%,主要是针对一章的内容教师出一些简答和选择题,帮助学生把握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用开卷考试,主观题比重大于客观题,主要是思考分析题。这种考核方式引领学生在平时善于总结、理清知识脉络,而不是死记硬背和记笔记,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医学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针对学生特点和医学工作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真正的医学高素质人才。

[1]周 静,高丽枫,刘青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203-204.

[2]吴 红.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7,23(4):104-106.

[3]陈献忠,王正祥.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47-177.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课件多媒体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