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2014-04-01姚月霞

河北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耕层节水作物

姚月霞

发展无公害农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档次,有利于冲破国际市场中正在构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增加出口创汇。同时,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既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发展无公害农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双赢”事业。为此,如何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我们农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赤城县近年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实践浅谈一些看法。

一、基地的选择是关键

基地的选择要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资源和光热等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测定和监控。以赤城县为例,该县属东亚大陆性季风中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6.5℃,无霜期128天,降水量417.7毫米。水质检测在河北省多次排名第一,全县无工业污染企业,总之水质、空气、土壤的环境质量均佳,无废水,废气污染,生态环境优越,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以及日后基地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基地基础设施要加强

基地应配有办公楼,集科研、试验、示范、信息、经营、开发为一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技术咨询及经营管理。赤城县在近年来的创建活动中,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已经认定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个,面积3万亩,认证合格产品122个。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成为现实。

三、采取先进的农艺措施

1、深松、深耕、浅耕相结合措施

深松、深耕可以加深耕作层,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生长环境,更好的接纳和利用降水,使土壤耕层变成良好的“土壤水库”。

2、垄作与覆膜结合措施

目前,我省垄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垄种植,另一种是小垄种植。垄作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耕作程序少,动土量少,所以土壤水分散失少,保墒抗旱效果好;二是人为地造成土壤的微地形差异,在此基础上,采取高田低作的方法,降低播种部位,便于有效地利用耕层贮水;三是创造“虚实相间”的耕层构造,解决耕层土壤蓄水与供水之间的矛盾,便于有效地利用耕层中有限的贮水。四是能提高出苗率,培育壮苗。由于垄作能分开干土层,调整种子播种部位,把种子播在较湿的土层里,种子发芽快,出苗齐全。据试验,小麦垄作比平播能早出苗1天,在同样播量下,基本苗可增加2—4万。在基本苗相同的条件下,冬前单株分糵增加0.7个,次生根增加1条。五是增温保墒。垄作土壤水分散失少,沟底还可以接纳秋冬季雨雪,增加土壤水分。同时还可以减少太阳光能的反射,增加土壤温度。

3、种植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合理轮作

旱作区在作物布局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要特别注重选用抗旱节水作物和品种,以最大限度减少干旱造成的危害。在作物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因地制宜,适合什么作物就种植什么作物,不搞一刀切。

4、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1)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以虫治虫。

(2)平衡施肥技术

赤城县旱地较多,缺氮贫磷,氮磷比例失调是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旱地增施化肥,要以氮磷配合为主,对高产旱作地块要使用一定量的钾肥,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

(3)以覆盖为主的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具有保墒、增温、节水、增产效果。目前,我县地膜覆盖种植面积约为8余万亩。地面覆盖,改变了土壤-植物-大气间的能量交换和水分传输过程,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创造了作物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环境,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节水增产效果。特别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首选技术。

猜你喜欢

耕层节水作物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